2008-02-24 01:34:56嘉頓 Garden

回憶在這一刻的你—譚詠麟《愛的根源》(1984/2008)

「這次錄音是一場奇妙的旅程,這是緣份的魔力。」——這是譚詠麟這對這張25周年重新演繹經典大碟《愛的根源》的感想。由陳輝陽監製,他堅持保留八成的編曲,是因為舊的錄音留給了我們的情懷,新的錄音帶給了我們的回憶。

生於90年的新一代,可能對《愛的根源》不太了解。1984年,《愛的根源》一碟就有兩首「愛的根源」和「愛在深秋」同時入圍第七屆十大中文金曲,也獲最佳唱片監製獎。碟內曲風多元化,情歌、舞曲、改編、電子快歌也兼顧到。在一遍日文改編歌熱潮之下,阿倫唱的「酒紅色的心」,唱腔絕不比玉置浩二遜色,也有個人風格。在多首改編曲屯屯的圍住下,大碟內原創的「誰可改變」和「誰可改變」仍可突圖而出——由顧嘉輝、鄭國江雙劍合璧為電劇集《天師執位》打造的主題曲「誰可改變」,至今仍是不少電視迷最愛的主題曲;而由陳斐立和林敏聰創作的地道情歌「愛的根源」,歷久不衰,更於1997年被選為十大中文金曲的最愛金曲。從1984年這張《愛的根源》,足見當時香港流行樂壇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

繼之前「復黑王」和「演奏廳」系列的成功,環球唱片2008年第一擊以譚校長重新現場演繹的經典大碟《愛的根源 The Best Sound Ever Reborn》,確是上上之策,一方面繼續擦亮「演奏廳」的金漆招牌,另一方面又讓阿倫及多年來黑膠唱片歌迷樂透。今次的製作實而不華,,今次選址在香港屯門大會堂音樂廳,架起為DSD最高像灌錄唱片的「外景」設備,與譚校長及他的「校長管弦樂團」於2008年1月8日晚一take過作現場錄音,更廣發英雄帖邀傳媒及樂迷見證此歷史時刻。是次方式比以往「演奏廳」的事前準備上需花更多功夫,而當晚製作時間上異常的緊湊,是一次藝高膽大之舉。
在欣賞《The Best Sound Ever Reborn》CD時,感覺上猶如譚校長crossover「港樂」,阿倫的現場演唱仍然令人感動。至於編曲,可能原曲太過經典,當聽「夏日寒風」中的琵琶與「愛在深秋」的笛聲,中樂部分略為太過著績。值得驚喜的是,再聽碟內十首舊作時,令筆者愛上了當年不太留意的兩支曲——「我愛雀斑」(OT: I like Chopin)和「觸電舞」(OT: Monroo Uooku)——前者林敏聰的詞簡單直接,後者盧永強的詞也抵死風趣,是時下再難復見的廣東歌詞。至於DVD,高清影像可觀,看阿倫的現場演繹仍有少許瑕疵,但老實說,事隔逾廿載的譚校長仍如此投入演藝事業,人老歌不老,才是最重要。

008年,娛樂圈接二連三的惡耗,偶像純真沒落,肥肥沈殿霞離世,當香港娛樂圈中一個又一個流行icon相繼離我們而去,儘管譚詠麟「年年25歲」的形象雖漸漸退色,而近年來出碟也大不如前,但已在1996年獲金針獎獲獎音樂人的校長,那種樂壇長青樹的感覺始終如一,難得。

正如這張碟的序所言,對於25年前曾擁有過譚詠麟的《愛的根源》黑膠唱片,這張《愛的根源 The Best Sound Ever Reborn》會是一種回憶。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