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1 01:13:24YY
北京(一)
中國,一個去過很多次的地方,但是始終沒有到中國的首都「北京」,這次終於有機會去瞧瞧了!
一下飛機真是有點失望,這個大國的首都機場居然如此寒酸,一點氣魄都沒有,可惜了!出了機場更令人失望了,到處都在施工,眼見所及都是「人」,這是一個塞滿了人的都市,天空看不見藍色,灰灰的、空氣也是混濁的,令人窒息。這次出來我還是跟往常一樣,只是空空的來,什麼行程都不太清楚,總是傻傻的就跟著來了,一切就跟著TY走吧!我總是有這種勇氣,連幾號出發、幾點的飛機、去哪裡、做什麼都不太知道,就出發了。反正就是去看看不同的世界吧!去體驗不一樣的文化生活。
TY和學長們把一切都打點得很好,在北京住的旅館是「友誼賓館」,挺舊的旅館,但是「舊」往往是「傳統、文化」的同義詞,這個旅館是以前中共為了接待俄國貴賓所蓋的招待所,因此從外觀上來看還是相當雄偉壯麗,但是房間就不行了,走起路來地板還會嘎嘎作響。其實在北京所住的房間設備好不好並沒有太大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外面奔波,行程排的好滿,第一天下午到,晚上就跟人民大學的教授吃飯,這頓飯足足吃了三個小時,也是聽了三個小時的演講,教授口才真好,聽說常上電視演講,不過言語中「統戰」的意味可濃,動不動就說「台灣人要聰明一點呀!不要以為共產黨不敢打!他們是相當慘忍的呀!說打就打!」我聽了哭笑不得,坐立難安,表面上他是不斷在批評中共當局的腐敗與不民主,但是他的言詞又是充分的反證,不民主還能讓你這麼大鳴大放嗎? 做了一整天的飛機,本來以為可以放鬆了,沒想到一下飛機就開始上課了!不過,傻傻的我還沒想到這場演講只是暖身動作而已,接下來幾天可更精彩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跟人民大學社會系幾位老師交流,我是空白的出發,沒有任何準備,以為只是帶著眼睛、耳朵、嘴巴來體驗生活,根本沒把腦袋帶來,沒想到居然還要參加研討會ㄟ。結果是一片空白,整個過程無法參與討論和發問,這讓我有深深的體悟和反省,沒帶任何問題意識進入田野的結果往往是沒有任何武器可以發掘答案,或許田野也是一種發現研究問題的過程,但是在學術討論中,資料的準備和研究問題、架構的釐清是參與對話討論的前提,很遺憾的是自己並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慶幸的是在座談的過程中還是得到許多收穫,看看中國的社會學者究竟關心些什麼問題?他們對自己的社會發展經驗、前景如何診斷、分析與期待。中國的崛起是舉世可見的事實,這條巨龍的翻身下一步將會是一躍而起還是失足而倒?這是全世界都在看、都在猜的話題。這些學者的立場主要大致分成兩派,一種是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為中國政府有能力、有時間一步步解決社會體制轉型所產生的各種經濟、社會問題,包括利用各種福利措施來解決三農問題與貧富差距不斷增加等現象。另外一種是抱持悲觀的態度,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一旦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到某些階段便會觸發政治上的轉型,當局執政的合法性會受到社會、經濟體制轉型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不斷受到挑戰與質疑,目前的穩定只是一種過渡表面的現象,未來的發展受制於更深層的結構性因素的影響。
很有趣,這兩種說法都把共產黨政權的穩定等同於中國未來發展的成敗,卻忽略了或許中國發展最成功、最令人驚嘆的奇蹟就是共產黨的和平失敗卻不影響中國的社會、經濟穩定。這樣說法也過於武斷有失謹慎,但有時候簡化就是理解事情的捷徑,為了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點不得不如此。中國未來的發展是一種結構論、小鋼珠論、還是測不准理論?面對這麼龐大複雜的國家,多元的社會,社會學者更是充滿了無力感,現實的發展更突顯出理論學術的侷限性,從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更多的敬佩與同情,也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與無知。
一下飛機真是有點失望,這個大國的首都機場居然如此寒酸,一點氣魄都沒有,可惜了!出了機場更令人失望了,到處都在施工,眼見所及都是「人」,這是一個塞滿了人的都市,天空看不見藍色,灰灰的、空氣也是混濁的,令人窒息。這次出來我還是跟往常一樣,只是空空的來,什麼行程都不太清楚,總是傻傻的就跟著來了,一切就跟著TY走吧!我總是有這種勇氣,連幾號出發、幾點的飛機、去哪裡、做什麼都不太知道,就出發了。反正就是去看看不同的世界吧!去體驗不一樣的文化生活。
TY和學長們把一切都打點得很好,在北京住的旅館是「友誼賓館」,挺舊的旅館,但是「舊」往往是「傳統、文化」的同義詞,這個旅館是以前中共為了接待俄國貴賓所蓋的招待所,因此從外觀上來看還是相當雄偉壯麗,但是房間就不行了,走起路來地板還會嘎嘎作響。其實在北京所住的房間設備好不好並沒有太大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外面奔波,行程排的好滿,第一天下午到,晚上就跟人民大學的教授吃飯,這頓飯足足吃了三個小時,也是聽了三個小時的演講,教授口才真好,聽說常上電視演講,不過言語中「統戰」的意味可濃,動不動就說「台灣人要聰明一點呀!不要以為共產黨不敢打!他們是相當慘忍的呀!說打就打!」我聽了哭笑不得,坐立難安,表面上他是不斷在批評中共當局的腐敗與不民主,但是他的言詞又是充分的反證,不民主還能讓你這麼大鳴大放嗎? 做了一整天的飛機,本來以為可以放鬆了,沒想到一下飛機就開始上課了!不過,傻傻的我還沒想到這場演講只是暖身動作而已,接下來幾天可更精彩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跟人民大學社會系幾位老師交流,我是空白的出發,沒有任何準備,以為只是帶著眼睛、耳朵、嘴巴來體驗生活,根本沒把腦袋帶來,沒想到居然還要參加研討會ㄟ。結果是一片空白,整個過程無法參與討論和發問,這讓我有深深的體悟和反省,沒帶任何問題意識進入田野的結果往往是沒有任何武器可以發掘答案,或許田野也是一種發現研究問題的過程,但是在學術討論中,資料的準備和研究問題、架構的釐清是參與對話討論的前提,很遺憾的是自己並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慶幸的是在座談的過程中還是得到許多收穫,看看中國的社會學者究竟關心些什麼問題?他們對自己的社會發展經驗、前景如何診斷、分析與期待。中國的崛起是舉世可見的事實,這條巨龍的翻身下一步將會是一躍而起還是失足而倒?這是全世界都在看、都在猜的話題。這些學者的立場主要大致分成兩派,一種是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為中國政府有能力、有時間一步步解決社會體制轉型所產生的各種經濟、社會問題,包括利用各種福利措施來解決三農問題與貧富差距不斷增加等現象。另外一種是抱持悲觀的態度,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一旦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到某些階段便會觸發政治上的轉型,當局執政的合法性會受到社會、經濟體制轉型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不斷受到挑戰與質疑,目前的穩定只是一種過渡表面的現象,未來的發展受制於更深層的結構性因素的影響。
很有趣,這兩種說法都把共產黨政權的穩定等同於中國未來發展的成敗,卻忽略了或許中國發展最成功、最令人驚嘆的奇蹟就是共產黨的和平失敗卻不影響中國的社會、經濟穩定。這樣說法也過於武斷有失謹慎,但有時候簡化就是理解事情的捷徑,為了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點不得不如此。中國未來的發展是一種結構論、小鋼珠論、還是測不准理論?面對這麼龐大複雜的國家,多元的社會,社會學者更是充滿了無力感,現實的發展更突顯出理論學術的侷限性,從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更多的敬佩與同情,也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與無知。
「最令人驚嘆的奇蹟就是共產黨的和平失敗卻不影響中國的社會、經濟穩定」,這一句話寫得真有見地。有一群人研究的稱做「比較社會主義轉型」就是在探索這件事背後的原因。答案如果由我提供,就是鄧小平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