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4 09:29:08K.C

台商在大陸創業的故事 一


[內容速覽]他們來自臺灣,在祖國大陸。成為了身價億萬的商人。他剛到大陸投資時,隱姓埋名不敢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她直言不諱,初到大陸,她的想法就是打、帶、跑、好奇、嘗試、緊張。台商投資祖國大陸的序幕拉開了。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台商開始以較為低調的方式進入祖國大陸投資。由於兩岸關係尚處於對抗時期,臺灣方面對兩岸經貿往來限制嚴格,更未開放台商投資,因此台商對大陸還處於試探期,北京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謝坤宗先生,1984年,第一次來到祖國大陸考察投資時,心中充滿了忐忑不安,甚至連自己的真實姓名都不敢透露。
  採訪:因為我很怕臺灣政府知道我回來投資。回去如果你被他知道你來了,他就會干擾你。甚至有的是被禁止一年不能出境,有這種處罰的情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呢,我就改名換姓,我叫姓王,跟了我母親的一個姓,然後叫王承勇。我進了大陸的時候,改這個名字。
  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一些台商開始率先進入祖國大陸,尋找生存和發展的機會。由於兩岸長期缺乏有效的溝通,再加上臺灣當局對祖國大陸的刻意醜化。初涉大陸的台商,內心往往充滿了緊張和焦慮。台商黃海波先生回憶起剛到大陸時的情景。感慨萬千。
  採訪: 男:我剛進來的時候,我是從北京的機場,然後因為我自己在臺灣是當過軍人,從小受的這個教育,當我經過北京機場,我看到解放軍同志後,心裏面多少還會發毛的。
  打帶跑,原本是棒球運動中的一項專業術語,意思就是打擊球的同時,運動員還要跑壘。而這樣的專業術語卻成為了一些台商早期投資大陸的經營理念。意思變成了嘗試到大陸投資的同時,也做好立即抽身離開的準備。元祖企業的創始人張秀琬女士直言不諱的說,早期她的經營理念就是打帶跑。
  採訪:不瞞你說,早期的台商,包括我個人在內,都有一點打帶跑。因為有一種不安,畢竟我們是在臺灣長大,我們對在國外開拓事業的話,大陸雖然不能叫國外,總是離鄉背井,感受到我需要有一點不安的準備,所以早期有一點打帶跑的味道。
  缺乏認同感,顧慮重重是早期台商投資大陸的真實寫照。雖然祖國大陸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雖然勞動力成本低廉。可是,改革開放究竟能夠維持多久,大陸經濟能否持續增長。在台商看來,還只是一個未知數。
  採訪:年代初台商的投資基本上都是投石問路的,但是對整個中國的發展,其實心裏都沒譜,會很好嗎,改革開放會到什麼樣的程度,但是心裏都不知道,都是一個問號。
  賣八元一碗的小吃,他一天賺到六萬元人民幣。
  100元的生日蛋糕,她一天賣出去500個。
  他們曾經日金鬥金,體驗過經濟爆發帶來的高速成長。
  九十年代初期,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政策激發出的強勁發展勢頭,為台商前來投資營造了其他地方難以企及的軟環境,廣闊的空間、巨大的市場、無盡的商機,再加上持續的高速發展,祖國大陸為台商提供了一個充分施展身手的舞臺。台商在大陸的投資也開始初見成效。1992年,在上海四川北路上,張秀琬的第一家元祖蛋糕店成立了。店面不大,主要銷售當時上海還很少見的鮮奶油蛋糕。儘管價格比市場上普通的奶油蛋糕貴了一倍,但其新鮮的口感,獨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包裝,還是征服了上海的消費者。一時間,購買元祖的鮮奶油蛋糕成為當地人的一種時尚消費。
  採訪:我們有一個店在過年的時候,一天畫了500個蛋糕。一圈人一字排開,沒有辦法,在門店的那個櫥窗裏頭畫,就必須在廠裏頭完成半成品,到那裏來做最後的修飾。一天一個店要畫500個蛋糕,那是相當大的量。一個100塊,算一下。
  張秀琬生意的火爆。只是早期台資企業一個縮影。 1993年李俊卿在上海的第一家維納斯婚紗影樓開業了,開業當天,維納斯影樓就出現了火爆、熱鬧的場面。兩個月裏,維納斯的消費價格由最初的398元一路攀升到1000多元人民幣。儘管這樣的價格是當時上海同行業收取價格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可是“擠破門”的現象還是常常出現。
  採訪:我記得有時候,碰到禮拜(星期)六,禮拜(星期)天,可能拍照拍得很晚,而且要拍照的一些新人,他可能要拜託,透過關係去拜託維納斯裏面的一些員工,排到後面拍不下去,就“走後門”,一定讓我插進去。
  採訪:那個時候,簡直可以說火爆那個櫥窗,櫥窗我們是透明式,開放的都是人,都爬在那裏看,然後許多新人都絡繹不絕 到我們店裏來 那個時候我們的工作人員好像都站在那裏接待客人,那個時候客人進來就是我選擇300多的 還是選擇600多的,還是選擇800多的 就這樣而已,不像現在還談什麼內容,你要給我優惠什麼 都沒有。
  沒有競爭對手、求大於供的市場。台商在大陸度過了一段幸福的“蜜月”期,也使得一些台資企業在大陸站穩了腳跟。企業成功了、壯大了,不僅自己賺了錢,也讓更多的台商看到了祖國大陸的商機無限。大千美食林的負責人黃海博先生說,那時他經營的餐飲企業,簡直可以用日進鬥金來形容。
  採訪: 我們剛開張第一天,我大概準備了兩個禮拜的食物,結果到了下午五點鐘的時候,已經是全部銷售一空了,像搶一樣,搶購一空。我光是其中有一個叫蜜豆冰的。然後這個冰當時我們一碗是賣了八塊錢,我一天就可以賣到八千碗。我的員工光是銼那個冰,銼的手都起繭子,都凍僵了。擱了半個鐘頭就換人來銼,一天算下來,光是一個這樣的賣冰的小鋪子,就是可以做到六萬多塊。我整棟大樓的話,整個餐飲加起來。我最高可以做到(每天)八十幾萬。
  八十年代中、後期進入祖國大陸的許多臺灣中小企業大都賺到了錢,這主要取決於他們的膽識和魄力,然而,爆發式的成長來得太快,一些台商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管理上。並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爆發式的成長反而成為了制約他們發展的瓶頸,甚至導致經營失敗。
  採訪:因為一種爆發式的東西,會誤導了老闆對這個市場的判斷。因為它畢竟是一個短期的現象,任何一樣的爆發,它都會產生一個跟進。那跟進以後,它就擾亂了這個市場。不管是價格也好、品質也好,或者對這個市場本身的一廂情願,或者這種很火爆的狀況也好,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爆發式成長,盲目擴張,讓他負債累累,功虧一簣。
  缺乏法律保障,他32 家永和豆漿店不得不更改店名。
  管理漏洞,監守自盜。使他年利潤百萬的企業瀕臨倒閉。
  台商在大陸的發展由企業擴張轉向了規範管理。
  改革開放初期,一些台商經歷了爆發式的成長。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正從逐漸走向規範,暴利行業越來越少,微利時代已經到來。企業爆發式的成長,對於台商來說,既是機遇也是危機。因為盲目帶來的躁動,往往會影響台商做出理性決策。1993年,李俊卿在上海開設的維納斯婚紗影樓,開業不到三個月,就收回了投資成本。並且在上海最繁華的淮海路上,開設了第二家分店,每年僅房租就高達一兩百萬元人民幣。接下來的一年裏,李俊清開設了12家分店。創造了婚紗攝影行業的紀錄。不到四年的時間,維納斯影樓迅速在北京、蘇州、杭州,甚至包括烏魯木齊在內20的多個城市相繼開設了50多家連鎖店。
  採訪:當初的一個想法說,這個婚紗影樓在祖國大陸確實一個非常大好的一個市場潛力。那麼大。所以當初就心裏很急,很著急。想多開幾家,而且那個時候的心態就是說,趕快在全國各大城市、各個角落能佔領據點,佔領每個市場。
  採訪:你看哪個城市比較那個,拿幾百萬入個股,大家一起看。有的時候協議其實從開店一直到結束,協議也沒有定,他連那家店都沒有去過,從開始到關店,他連去都沒有去過。朋友只要提到,那馬上開一家店了。
  很快,盲目擴張帶來的危機出現了。由於市場競爭激烈,管理方法不當。維納斯的營業額一落千丈,首先出現200萬元的虧損資料的是北京維納斯加盟店 而接下來外地分店紛紛倒閉。企業從年營業額一億多人民幣,到最後變成了負債1500萬元。甚至連員工的工資都無法按時發放。最後,李俊卿不得不關閉了40多家連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