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14 05:03:54飛天豬
台灣的成長競爭力 意義被高估了!
台灣的成長競爭力 意義被高估了! 【整理 林孟儀 攝影 翁挺耀】 商業周刊
台灣高科技業看來亮眼,卻無法從「製造型」走向「研發型」;必須要結合「產學研」三方合作,才能突破瓶頸,殺出一條活路!
以代工起家的台灣高科技業,面對全球競爭,已淪為高產量、高投資卻低毛利的「組裝業」。
十二月二日,總統府國策顧問、仁寶電腦集團特別顧問蔡清彥,應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孫運璿講座」邀請,探討「台灣高科技產業大未來」。他認為,現在台灣的高科技業毛利急速萎縮,和二十年前的製鞋業沒兩樣,高科技業發展已走到了死胡同。
如何幫台灣高科技產業從「製造型」走向「研發型」,蔡清彥認為,必須破除對於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上的迷思,以合理的資源分配及育才政策,進一步尋求產學研三方缺一不可的合作,才能靠研發殺出一條活路!以下是演講內容摘要:
問題
產能過剩,台灣毛利降低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全世界都認為非常亮眼,而我們主要的兩個基礎產業,一是以個人電腦為基礎的資訊科技產業,二是晶圓代工的半導體產業,這兩個產業是台灣過去由勞力密集產業,步入資本與技術密集的產業代表。
其中,我們占世界產量第一的產品非常多,例如筆記型電腦,產值早就上兆。所有電腦的零組件、系統整合的製造,台灣都是第一名。另外一個半導體,台灣在代工製造上也是世界第一,因而帶動的IC(積體電路)設計,則是世界第二。
但是現在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卻出現了幾個問題。第一,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生產製造中心都已經移到大陸,在台灣只剩下業務和研發。例如,筆記型電腦四大天王:廣達、仁寶、英業達、緯創,今年底已有九成製造移到大陸,明年底則是全部走光了!
第二,大陸崛起,大陸因為人力成本很低,又有廣大市場,可以打自己的品牌。
第三,高科技產能過剩,加上市場競爭激烈,即便如廣達營收三千億、仁寶營收兩千億,但這些筆記型電腦大廠的毛利,卻從十年前的五○%,降到現在已經是「保五(%)」、「保六(%)」的地步了。
而這五%是經營力很強的結果,因為只要稍有閃失就虧本,業者經營得非常辛苦。如庫存太多、匯率變化,動輒就損失幾十億元;像最近台幣升值,只要企業外幣管理不恰當,五%的製造毛利就不見了!
資訊產業已跟二十年前製鞋業沒兩樣!變成資本密集、低附加價值的組裝業,這是台灣最大隱憂!
雖說二○○三年,外國企業在台灣採購了新台幣一‧六兆元,但是採購歸採購,製造還是在大陸製造。四年前,台灣資訊硬體的產值,還多過大陸,今年已經有八成以上的產品在大陸生產。
一九九○年代,美國把製造委外,給了台灣高科技產業茁壯的機會,靠製造的優勢起來。同樣地,參考美國經驗,轉型往研發設計與系統整合,打造品牌,是台灣必須走的一條路,也是機會所在。
迷思
台灣專利,不是前瞻技術
不過,台灣高科技產業要從「製造型」轉向「研發型」,首先必須打破台灣競爭力成長的一些迷思。
台灣的「成長競爭力(編按:「世界經濟論壇」今年全球競爭力排名中的成長競爭力項目)」全世界排名第四,僅次於芬蘭、美國、瑞典。其中,台灣的「創新力」則是世界排名第二,這是因為台灣在美國獲得的專利非常多,總量是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則緊追在台灣之後。
就台灣經濟研究院統計指出,二○○二年,台灣的「專利生產力(專利件數除以百萬人口數)」是世界第二,意即台灣每一百萬人口,一年從美國獲得的專利有三百件,僅次於美國的三百四十二件。
但仔細分析,這絕對是個迷思。首先,台灣在美國獲得的專利主要是企業界拿到的,其中,台積電、鴻海、工研院、聯電依序所得到的美國專利是最多的;所以專利是企業界拿到的,學校沒有。
但在美國,加州大學一年六、七百件專利,比台積電一年四百件專利還要多,可見美國的大學教授獲得許多專利,台灣的大學教授沒有什麼專利。
第二,台灣的專利是製程改善,不是前瞻性技術專利。被前瞻性學術文章引用的專利,是比較有價值的。二○○二年,美國每項專利平均被四‧四六篇的前瞻性學術文章引用,以色列也是四篇以上,歐美國家都在兩篇以上,台灣則是○‧二一篇。
也就是說,台灣獲得的五項專利裡面,有四項專利是從未被前瞻性學術文章引用過,因為台灣的專利都是製程上的改善,不是前瞻的技術,自然不會被科學性文章引用。
另外,若以技術輸出除以技術輸入,大於一即為技術輸出國,可賺進技術轉移費。美國、日本是二以上,為技術輸出國,台灣是○‧二五,是技術輸入國,亦即台灣高科技產業輸出一項技術、同時卻輸入四項技術。所以台灣的製造生產,用的多是國外的技術,所以生產得越多,要付出去的技轉費也越多,創新研發仍有很大空間。
原因
學、研投入不夠,轉型難
因此台灣的成長競爭力,並沒有表面數字那麼高!問題出在哪裡?
根據二○○二年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調查,若以台灣政府所花的科技研究經費占GDP(國內生產毛額)二‧三%,比起美國二‧八%、德國二‧五%,事實上政府投入科技的研發預算頗高。尤其政府喊出科技預算將以每年一○%繼續成長,二○○六年希望研究經費占GDP三%,追趕美國的水準。但是誰花掉這些經費?
OECD調查指出,二○○二年台灣所有用於科技的研發經費中,企業界占六成。而政府花掉的研究經費占二成五,其中如工研院、中山科學院、中央研究院、國科會等機構,約花費新台幣一千億元,大學院校則花掉六百億元。
在研發人力上,台灣每一萬個工作人,有六十一個從事研發工作,日本則是一百零五人。台灣研發人數不低,人力結構也碩士為主,研發總經費也不低,但台灣的總研發人力,卻有六成在企業界,政府研究單位占二三%,大學占一六%。
再看研發人力素質,大學院校研發人員,擁有博士學位的占六八‧九%,政府研究單位則有二○‧八%,企業界只有一○%。
亦即,台灣專利獲得的主力來自企業界,企業界自己拿錢出來做研發,花費占全台灣研發經費的六成,研究人力也占六成,但人力素質卻只有一○%的博士,人才水準比較差。
因此,政府研究單位和大專院校,拿了政府所有的研發經費,也擁有最好的人力素質,但是卻對產業界沒有什麼幫助。專利反而是產業界的研發人員在拿的,不過拿到的專利又不是那麼前瞻,是製程的專利,這是台灣的大問題。
台灣要轉型的一個關鍵契機,就是產學研三方的合作,顯然,「學」和「研」投入得不夠。
工研院一年拿政府兩百億元的研發經費,但賺取的技轉費用只有五億元,占比只有二‧五%,還不如史丹佛大學,賺取技轉的費用占政府給其研究經費的一成。工研院成立目的在協助產業界,早期非常成功,像台積電、聯電,完全是政府支持,人才也來自工研院,但近二十年就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那大學院校對產業更沒有幫助了,大學技術轉移出去所賺的錢,與史丹佛大學相較,更是不成比例。台灣所有大學一年在國外申請到的專利總共只有三十多件,相當不重視專利研發;但在美國,單是加州大學,一年六、七百件專利,就贏過台積電四百件的專利數量。
未來
靠別人技術,走向死胡同
我的總結是,台灣若只靠別人的技術,大量生產毛利低的產品,最後是死胡同。產業界缺乏高素質人力,在市場上競爭都來不及了,也沒有時間做前瞻研發。而工研院與大學院校對於業界在研發上的支持不夠。台灣高科技產業一定要靠產學研三方合作,要靠工研院和大學教授來做前瞻研發,光靠企業是絕對走不出去的。
大學院校的問題在於教授缺乏研發、申請專利的誘因。例如政府規定大學教授到企業界去,最多可以拿八千、一萬元薪水,把教授當成公務人員來管束,而且教授的技術轉移給企業界,換取企業的股票不能超過一○%,怕教授持有企業一○%股份時,會產生利益輸送的事情。
我在政府做了一件事,就是對大學教授管制少一點,也就是公教分離,讓教授薪水分兩半,一半是本俸,學術研究費可以是本俸的兩倍。另外,教授如果跨到產業界服務,最多可以再領十萬三千元薪水,我也希望未來教授升等,不只看發表的學術文章數目,或許可以加上申請專利數目。
但這些絕對還是不夠,因為大學教育出來的人才跟產業需求不平衡。每年年底統計一下,都有一半當年畢業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但產業界卻找不到人,問題出在哪裡?供需不平衡。
很多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的科系一直存在,但好的科系不能增加師生,因為教育部實施總量管制,每所大學每年所能招收的學生數量固定,不能增加,怕增加以後,後面的學校招收不到學生,這觀念非常錯誤,其實應該多給好學校培養學生的機會。學生會找不到工作的科系,也不必廢除,但是這種科系一年畢業十個學生就好啦!
總之,工研院一定要多跟企業合作,大學則要提供教授研發的誘因,並彈性調配科系學生人數,才能達到產學研金三角的合作,幫助台灣高科技產業轉型,走向創新研發之路。
*********
這篇文章最後面很奇怪,連'我'都出現了!這是一個學生的報告嗎?就算是,"我"這個字也應該要避免出現在學術性的文章裡的。
台灣高科技業看來亮眼,卻無法從「製造型」走向「研發型」;必須要結合「產學研」三方合作,才能突破瓶頸,殺出一條活路!
以代工起家的台灣高科技業,面對全球競爭,已淪為高產量、高投資卻低毛利的「組裝業」。
十二月二日,總統府國策顧問、仁寶電腦集團特別顧問蔡清彥,應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孫運璿講座」邀請,探討「台灣高科技產業大未來」。他認為,現在台灣的高科技業毛利急速萎縮,和二十年前的製鞋業沒兩樣,高科技業發展已走到了死胡同。
如何幫台灣高科技產業從「製造型」走向「研發型」,蔡清彥認為,必須破除對於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上的迷思,以合理的資源分配及育才政策,進一步尋求產學研三方缺一不可的合作,才能靠研發殺出一條活路!以下是演講內容摘要:
問題
產能過剩,台灣毛利降低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全世界都認為非常亮眼,而我們主要的兩個基礎產業,一是以個人電腦為基礎的資訊科技產業,二是晶圓代工的半導體產業,這兩個產業是台灣過去由勞力密集產業,步入資本與技術密集的產業代表。
其中,我們占世界產量第一的產品非常多,例如筆記型電腦,產值早就上兆。所有電腦的零組件、系統整合的製造,台灣都是第一名。另外一個半導體,台灣在代工製造上也是世界第一,因而帶動的IC(積體電路)設計,則是世界第二。
但是現在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卻出現了幾個問題。第一,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生產製造中心都已經移到大陸,在台灣只剩下業務和研發。例如,筆記型電腦四大天王:廣達、仁寶、英業達、緯創,今年底已有九成製造移到大陸,明年底則是全部走光了!
第二,大陸崛起,大陸因為人力成本很低,又有廣大市場,可以打自己的品牌。
第三,高科技產能過剩,加上市場競爭激烈,即便如廣達營收三千億、仁寶營收兩千億,但這些筆記型電腦大廠的毛利,卻從十年前的五○%,降到現在已經是「保五(%)」、「保六(%)」的地步了。
而這五%是經營力很強的結果,因為只要稍有閃失就虧本,業者經營得非常辛苦。如庫存太多、匯率變化,動輒就損失幾十億元;像最近台幣升值,只要企業外幣管理不恰當,五%的製造毛利就不見了!
資訊產業已跟二十年前製鞋業沒兩樣!變成資本密集、低附加價值的組裝業,這是台灣最大隱憂!
雖說二○○三年,外國企業在台灣採購了新台幣一‧六兆元,但是採購歸採購,製造還是在大陸製造。四年前,台灣資訊硬體的產值,還多過大陸,今年已經有八成以上的產品在大陸生產。
一九九○年代,美國把製造委外,給了台灣高科技產業茁壯的機會,靠製造的優勢起來。同樣地,參考美國經驗,轉型往研發設計與系統整合,打造品牌,是台灣必須走的一條路,也是機會所在。
迷思
台灣專利,不是前瞻技術
不過,台灣高科技產業要從「製造型」轉向「研發型」,首先必須打破台灣競爭力成長的一些迷思。
台灣的「成長競爭力(編按:「世界經濟論壇」今年全球競爭力排名中的成長競爭力項目)」全世界排名第四,僅次於芬蘭、美國、瑞典。其中,台灣的「創新力」則是世界排名第二,這是因為台灣在美國獲得的專利非常多,總量是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則緊追在台灣之後。
就台灣經濟研究院統計指出,二○○二年,台灣的「專利生產力(專利件數除以百萬人口數)」是世界第二,意即台灣每一百萬人口,一年從美國獲得的專利有三百件,僅次於美國的三百四十二件。
但仔細分析,這絕對是個迷思。首先,台灣在美國獲得的專利主要是企業界拿到的,其中,台積電、鴻海、工研院、聯電依序所得到的美國專利是最多的;所以專利是企業界拿到的,學校沒有。
但在美國,加州大學一年六、七百件專利,比台積電一年四百件專利還要多,可見美國的大學教授獲得許多專利,台灣的大學教授沒有什麼專利。
第二,台灣的專利是製程改善,不是前瞻性技術專利。被前瞻性學術文章引用的專利,是比較有價值的。二○○二年,美國每項專利平均被四‧四六篇的前瞻性學術文章引用,以色列也是四篇以上,歐美國家都在兩篇以上,台灣則是○‧二一篇。
也就是說,台灣獲得的五項專利裡面,有四項專利是從未被前瞻性學術文章引用過,因為台灣的專利都是製程上的改善,不是前瞻的技術,自然不會被科學性文章引用。
另外,若以技術輸出除以技術輸入,大於一即為技術輸出國,可賺進技術轉移費。美國、日本是二以上,為技術輸出國,台灣是○‧二五,是技術輸入國,亦即台灣高科技產業輸出一項技術、同時卻輸入四項技術。所以台灣的製造生產,用的多是國外的技術,所以生產得越多,要付出去的技轉費也越多,創新研發仍有很大空間。
原因
學、研投入不夠,轉型難
因此台灣的成長競爭力,並沒有表面數字那麼高!問題出在哪裡?
根據二○○二年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調查,若以台灣政府所花的科技研究經費占GDP(國內生產毛額)二‧三%,比起美國二‧八%、德國二‧五%,事實上政府投入科技的研發預算頗高。尤其政府喊出科技預算將以每年一○%繼續成長,二○○六年希望研究經費占GDP三%,追趕美國的水準。但是誰花掉這些經費?
OECD調查指出,二○○二年台灣所有用於科技的研發經費中,企業界占六成。而政府花掉的研究經費占二成五,其中如工研院、中山科學院、中央研究院、國科會等機構,約花費新台幣一千億元,大學院校則花掉六百億元。
在研發人力上,台灣每一萬個工作人,有六十一個從事研發工作,日本則是一百零五人。台灣研發人數不低,人力結構也碩士為主,研發總經費也不低,但台灣的總研發人力,卻有六成在企業界,政府研究單位占二三%,大學占一六%。
再看研發人力素質,大學院校研發人員,擁有博士學位的占六八‧九%,政府研究單位則有二○‧八%,企業界只有一○%。
亦即,台灣專利獲得的主力來自企業界,企業界自己拿錢出來做研發,花費占全台灣研發經費的六成,研究人力也占六成,但人力素質卻只有一○%的博士,人才水準比較差。
因此,政府研究單位和大專院校,拿了政府所有的研發經費,也擁有最好的人力素質,但是卻對產業界沒有什麼幫助。專利反而是產業界的研發人員在拿的,不過拿到的專利又不是那麼前瞻,是製程的專利,這是台灣的大問題。
台灣要轉型的一個關鍵契機,就是產學研三方的合作,顯然,「學」和「研」投入得不夠。
工研院一年拿政府兩百億元的研發經費,但賺取的技轉費用只有五億元,占比只有二‧五%,還不如史丹佛大學,賺取技轉的費用占政府給其研究經費的一成。工研院成立目的在協助產業界,早期非常成功,像台積電、聯電,完全是政府支持,人才也來自工研院,但近二十年就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那大學院校對產業更沒有幫助了,大學技術轉移出去所賺的錢,與史丹佛大學相較,更是不成比例。台灣所有大學一年在國外申請到的專利總共只有三十多件,相當不重視專利研發;但在美國,單是加州大學,一年六、七百件專利,就贏過台積電四百件的專利數量。
未來
靠別人技術,走向死胡同
我的總結是,台灣若只靠別人的技術,大量生產毛利低的產品,最後是死胡同。產業界缺乏高素質人力,在市場上競爭都來不及了,也沒有時間做前瞻研發。而工研院與大學院校對於業界在研發上的支持不夠。台灣高科技產業一定要靠產學研三方合作,要靠工研院和大學教授來做前瞻研發,光靠企業是絕對走不出去的。
大學院校的問題在於教授缺乏研發、申請專利的誘因。例如政府規定大學教授到企業界去,最多可以拿八千、一萬元薪水,把教授當成公務人員來管束,而且教授的技術轉移給企業界,換取企業的股票不能超過一○%,怕教授持有企業一○%股份時,會產生利益輸送的事情。
我在政府做了一件事,就是對大學教授管制少一點,也就是公教分離,讓教授薪水分兩半,一半是本俸,學術研究費可以是本俸的兩倍。另外,教授如果跨到產業界服務,最多可以再領十萬三千元薪水,我也希望未來教授升等,不只看發表的學術文章數目,或許可以加上申請專利數目。
但這些絕對還是不夠,因為大學教育出來的人才跟產業需求不平衡。每年年底統計一下,都有一半當年畢業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但產業界卻找不到人,問題出在哪裡?供需不平衡。
很多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的科系一直存在,但好的科系不能增加師生,因為教育部實施總量管制,每所大學每年所能招收的學生數量固定,不能增加,怕增加以後,後面的學校招收不到學生,這觀念非常錯誤,其實應該多給好學校培養學生的機會。學生會找不到工作的科系,也不必廢除,但是這種科系一年畢業十個學生就好啦!
總之,工研院一定要多跟企業合作,大學則要提供教授研發的誘因,並彈性調配科系學生人數,才能達到產學研金三角的合作,幫助台灣高科技產業轉型,走向創新研發之路。
*********
這篇文章最後面很奇怪,連'我'都出現了!這是一個學生的報告嗎?就算是,"我"這個字也應該要避免出現在學術性的文章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