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4 23:02:21saki-yui

竹炭與備長炭的差異性

 

之前與朋友拼命的辯論竹炭與倍長炭的分別
而且還是用電話~"~在一家店裡大肆爭論
因為朋友說備長炭是苦時候生物死亡後所提煉出來的東西~~所以珍貴!
但我覺ㄉ他講ㄉ就是煤礦壓~~他說就是那樣
我是認為就是木炭~跟竹炭是一樣的的東西......
講到最後~~他堅持他ㄉ~~我堅持我的
因為我認為哪有這麼多這些東西可以這樣賣~~
賣ㄉ還不貴....石油都快用光了~哪有這麼多?!
只是後來我就懶ㄉ再爭了~~
 
決定回家一定要找出差異性在哪?!
只是後來我忘記ㄌ好幾天....
今天突然想到就去找看看~~~
 
以下節錄至"南投縣炭雕藝術博物館"       http://www.charcoal.org.tw/page/page01.htm
 


  人類自4.5萬年前便開始使用木炭,早期以木材直接在火上燒烤燻黑稱之【軟炭】,後因木炭漸漸成為民生必需用品,便開始有人從事製炭的工作,首先挑選有高低落差的小山丘,修整為半圓形或饅頭形,如土方不夠就從別處運土來填補,填補上的土要澆水壓實,以前的土方法就是利用牛隻在上面不斷繞行踏實,為防牛隻頭昏,聽說要將牛的眼睛蒙上。等外貌輪廓已差不多,土堆又很踏實時,接著由底處開一小洞進行掏空手續,亦即要將這一饅頭形的土堆掏空為一座中空的窯洞,窯洞的外殼厚度大約在一尺左右,為防塌陷,有的人會在木炭窯四周砌上磚牆予以穩固。至於炭窯的大小尺寸,全賴環境而定,沒統一規格。


  白炭的起源,根據古籍記載,在中國唐、宋時期便開始利用,當時是一種朝廷貢品,古人多用於御膳食物的保存及燒烤,是呈給皇帝享用的特別聖品。而中國最早外銷的國度並非日本,而大不列顛國(英國),出口時間約在明末清初年間。至於何謂白炭及備長炭,其實兩者是一樣的,只是稱謂上的不同,因為在日本最早是由名叫備長者發現白炭有許多好處,於是專注研究,進而發揚推廣,後人為紀念此人的用心精神,便取名為備長炭。構成白炭與黑炭的材料的原木並不同。白炭以堅櫸木、枹樹等材質堅硬的樹木為主。有名的備長炭是以櫸樹類中最堅硬的姥芽櫸(老目櫸、馬目櫸)為原木作成的白炭。


  「備長炭」是一種木炭,原產地是日本和歌山縣,十分堅硬,與鋼的硬度差不多,用普通鋸是鋸不斷的。烘成的木炭體積只有原木的三分之一。日本人認為備長炭是他們創造的木炭傑作,但實際推究起它的歷史,其實是平安時代(西元八○○元年)弘法大師從中國傳入製炭技術,在今天的和歌山縣各地推廣。當時因地命名,有熊野炭、日高炭、新宮炭、田邊炭等。直到西元一七○○年時,一位住在田邊,名叫:「備中屋」長左衛門的商人,加以發揚光大,將備中屋的「備」,加上長左衛門的「長」,合成商店名,販售的炭就稱為「備長炭」,從此打響了這個名號,所以現統稱「備長炭」。


  由於竹子收成容易,早期竹炭運用在燃燒及活性炭上。因備長炭原樹種越來越少,因此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工研院,大力輔導農民從事竹炭二次高溫精鍊。希望能取代備長炭,稱之竹備長炭。竹炭則由於氣孔數是木炭的2倍,吸附力是木炭的10倍,因此使用上更受到日本大眾喜愛。竹炭是採用3-5年生孟宗竹,於600-1000度高溫窯燒下,歷經月餘燒製而成的(加熱約14天,冷卻約需20-30天)。


一般傳統上所使用的活性碳為粉末狀或顆粒狀,近十年來美、日、蘇等先進國家之後研發出第三種型態的活性碳稱為活性碳纖維(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CF ),因為吸著脫著時內外部的擴散阻力較小,以及可經由二次加工,成為不同型態的氈狀、布狀,相較於傳統顆粒碳,具有較快的吸脫附速率及更便利的操作維護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環保、化工、工安、醫療等相關用途。

 
 
 
 
果然~~我想ㄉ沒錯....
都是植物燒製而成的~~~~~
很無聊ㄉ爭論...
其實當下只是為ㄌ要買
含有竹炭成分ㄉ洗髮精還是備長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