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1 13:46:05alleyli

因為不乖才懂學生的苦

在台北市松山工農,有一位「創客(maker)界」無人不知的老師蘇恆誠,他的樣子就像鄰家大叔般親切,如果不說,你一定猜不出他有哪些本事,包括年少時學過功夫、做過水電工,現在當了資訊科老師,什麼機器到了他手上被「調教」一番,都變得服服貼貼......形容他「對學生就像對機器一樣用心」,完全不是貶抑,而是種發自內心的讚許Hong Kong Scholarship

 

蘇恆誠自己寫過一篇「青年武俠生活回憶」,說到「我在彰化小村聚落長大,打殺是很日常的生活互動模式,人們隨身帶刀械,學生書包藏扁鑽,有的人甚至報紙包一包就帶上街了。

 

人們的身手都相當矯健,由於家裡開理髮廳,位置就在派出所對面,所以在騎樓下寫功課,不時可以看到當街開打的場景,非常生動有趣香港投資移民條件。」

 

在這樣環境長大的蘇恆誠,為了自保,當年念彰化高工時毫不懷疑,參加校內跆拳道社團,因此學了一身功夫,但過程中也被打得很慘。

 

畢業後理所當然的,他找到了一份水電行的工作,原本打算認命的在故鄉做下去。直到一位家族長輩看出他有「可以讀書」的潛質,主動帶他上台北補習了一年,才考上彰師大,走上了從沒想過的「老師」這條路。

 

或許因為不是典型的「好學生」吧!蘇恆誠始終認為自己不乖,勇於衝撞體制是他的特色。他身為教師會代表,批判力十足,對於技職教育存在的學用落差,以及降低畢業門檻可能造成學力低落等現象,他都重砲抨擊,「每次去教育部開會,只要我一進場,室內溫度就瞬間下降了5 度」,他苦笑著自我解嘲。

 

「正因為自己不乖,才能理解學生痛苦」,蘇恆誠分析,學生痛苦的原因在於對科系認識不清和選擇不多。他舉例,很多學生來念了資訊科才發現誤會大了,原本以為可以一直玩電腦、打電動,但實際上這科被歸類在電子類群科,課程中很高比例學的是電子元件的組合。所以資訊科老師在高一那年,經常得花時間處理學生因認知落差帶來的失落感,有的人甚至會休學或轉學Dermes 脫毛

 

喜歡動手設計、組合、修理各種物品的蘇恆誠,希望「盡量多給一點彈性空間,讓學生面對自己」,所以他在松山工農資訊教室這個實驗基地,每天從早到晚開著,除了固定上課時間外,學生只要有興趣、有意願,都可以來做東西,也可以找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