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8 18:47:01極地牧羊童

觀賞雙面翻譯的感想─以倫理為中心

November 9, 2005


法律倫理學要交的報告,就拿來濫竽充數吧:P

觀賞雙面翻譯的感想─以倫理為中心
法律倫理學期中報告 王寶蒞老師授課
在電影雙面翻譯中,女主角提及曾經遭受家人慘死的傷痛,男主角問他是否恨兇手時,女主角回答:「在非洲,庫族人相信只有以德報怨,才能真正走出傷痛。如果有人慘遭謀殺,一年的服喪期過後,我們就舉行淹死兇手儀式。村民在河邊徹夜狂歡,日出時兇手被放進一艘小船,划到河中央把他丟進河裡。他被五花大綁無法游泳。被害者家屬必須做一個抉擇─讓他淹死或是把他救活。」「庫族人相信如果家屬讓兇手淹死,正義得以伸張,但他們將永遠活在悲傷。如果他們救了兇手,他們將領悟到以德報怨的精神,而從悲傷中解脫。」

這樣的民族習俗讓我想到,在近代深受西方罪責文化影響的法律制度中,是否也應該多包含進一些博愛與慈悲?

在日本的法思想中,致力於調解佔有極深的意義。在這裡重要的不是歸罪;因為在人與人之間的糾紛,很難有一方完全是無過錯的。事實上的重點應該是和解,以能相互寬宥而恢復不再緊張的關係。衝突在西方被視為魔鬼的作品;因為它與理想的人類社會不相配。因此當任何時候一有衝突發生時,則被認為至少其中必有一個可以被揪出、並且加以懲罰的罪人。(1)

不論大陸法系、英美法系,西方的法庭中,總是以勝敗為結果、總是一翻兩瞪眼。正如前述,既然很難有一方是完全無過錯的,何必定要有一方”敗訴”、”有罪”?法律作為社會上共通有力的規範,進而發展成一貫徹法理念的法秩序,這可稱為法權社會。而這樣的社會中,其倫理價值,勢必受到法律的極大影響。所謂「倫理」,不同於指涉個人內心品德修為的「道德」,而指涉群體的行為規範,是自由意志體所組構社群對外在環境的互動制約。(2)
質言之,既然法院對於社會價值有深刻的影響,那麼吾人即可對之有個期待─法院能改革社會。如果說,想要對於現下如此衝突對立四起的社會有所改革,那麼在執行法律工作時,不忘納入更多的博愛與慈悲,似乎是法律人應該有的自我警惕與期許。

---註----
1.當代公法新論(上),頁1017,歐洲地區與華人地區之正義象徵,林明昕譯。
2.法律倫理初探─以律師倫理為例,黃建輝,法令月刊50卷11期,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