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5 23:03:54吳思鋒

重現生命歷史 激發社會複音 熟齡劇場在台灣


日前,在台南聽藝評人楊美英演講〈臺南現代劇場發展概說〉,介紹到台南人劇團,提到呂柏伸導演的《終局》曾找魅登峰劇團的李秀(已逝)與吳煥文飾演年邁雙親NellNagg,「因為其他年輕的演員很難展露歲月的痕跡吧」,美英認為。

這麼一說,說到探討老人劇場的重點了。老人在舞台上或扮演或述說自我,要的絕不是台下觀眾如我們,勵志般的同理、鼓勵,讓我們既看到老的智慧,甚至看到老的「年輕」。尤其在演員幾乎一到成家立業的年歲,就非得往電視電影去攢錢、發光發熱,導致總要年輕人扮老又老不起來的台灣劇場舞台上,能在劇場看到老人,其實有種安神作用。

魅登峰是90年代初,由當時獨立預算、獨立運作的台南市文化基金會決議創設,設定團員年齡至少55歲,徵選者眾,最後淘汰不少。據說那時不少從事劇場、喜愛劇場的人,看到魅登峰有長期的專業表演訓練課程可上,羨慕之餘也想入團,不過年齡不符就是年齡不符(就像現在各項藝術資助計畫幾乎都定在35歲以下,給許多人帶來的打擊罷)。因此,魅登峰創團作《鹽巴與味素》便是經過近兩年訓練而生的產物,也從一開始就被攪進台灣小劇場南北交匯的時空裡。負責表演訓練的卓明是與金士傑齊列的蘭陵兩位主要創作者,《鹽巴》的導演彭雅玲是蘭陵訓練班學員、方圓劇場導演,魅登峰接下來兩年的作品《似水年華》、《甜蜜家庭》則由臨界點劇象錄的田啟元導演。

《鹽巴與味素》戲如其名,講的就是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種從生活情境出發的作品取向,成了魅登峰往後創作的主要基調,我倒也在十餘年前的百達文教中心看到一齣名為《落聲影》,通俗劇似的,透過四組家庭的愛恨情仇探討生死輪迴與十二因緣,依隨死亡經驗展示,進一步掀開生命底層的心境。那股談生死輪迴的底氣,只有他們才抵得住。彭雅玲執導《鹽巴》的隔年,在台北創立歡喜扮戲團,走向她以口述歷史為中心的老人劇場實踐結合歌仔戲、陣頭、那卡西、客家山歌等本土文化形式表現,《台灣告別》系列早把現今我們議論不休的「台灣」,於詞語內部透過差異化的個體生命敘說,撐開更寬廣的歷史想像。此系列十多年來,一共訪談了福佬、外省族群、客家族群,進而製作出十多齣系列作品。這兩年討論得熱烈的紀錄劇場,或也可在歡喜扮身上找到些許對應。雖然歡喜扮已於2012年休團,不過它所累積的口述歷史劇場創作,不會隨著時間煙消雲散。

再把老人劇場撐開,當我們把眼光投向原住民,老人於舞台上的現身更是不可或缺,2004年成立於港口部落的Cepo'(者播)劇團,即一支堅持以阿美族母語演出、傳承部落文化為職志的藝術隊伍。港口部落偎秀姑巒溪出海口之處。Cepo',阿美語,即出海口之意。團長舒米.如妮,即電影《太陽的孩子》中那位毅然決然返家復耕水稻田的母親的原型。私底下流傳的介紹方式,港口部落有四大女高音,而她們都曾在Cepo'的作品登台演出。那彷彿從靈魂深處湧出的歌謠,如此古老,能把沉埋於地洞的歷史喚醒。

位於台東馬蘭部落的杵音文化藝術團,十幾年來默默採集長者們吟唱的「複音」,自由對位的吟唱,就像大自然一般自有其和諧共處之道,聆聽時,彷彿各式各樣的「不經意」如水流般交匯。甫獲台新藝術獎五大的《牆上。痕Mailulay》,許多長者從家中的牆回溯生命記憶,幾張空缺的椅子表徵文化斷裂的危機,以及紀念數年來陸續離世的族人,簡單的自述、複音的吟唱及舞動,如此的「空缺考」豈不就是老人劇場給出的美學提示?

「長期以來跟長輩在一起,他們的身上都散發著故事,無論他們在唱歌,無論他們在講話,都是幾十年來的淬鍊。」杵音的團長高淑娟在一段影像報導說道。在這裡,劇場的「故事」已非現代意義下「劇本」,而是普遍在社會失落的,各種被忽視、被排除的,亟待發現、挖掘、紀錄、保存的,關於時間的生命文本。這些是社會的複音、異聲,有了這些,這個社會才不會趨向單一價值的社會。

刊於PAR表演藝術280期(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