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4 09:17:01吳思鋒

我從哪裡來,就往哪裡去:短評《練習曲》

《練習曲》並不是一部從一位單車聽障行者出發的勵志故事,也不是導演陳懷恩那攝影美感的展示組合;或者說,絕不僅僅包含以上兩者。

《練習曲》,毋寧更像是一部感嘆傳統與現代的文化衝突而發的呼籲信,或說乃導演面對幾十年生活經歷而攝的社會觀察筆記。這一趟單車行旅,其中最重要的隱喻便是「單車」,它與節能減碳、狄西嘉統統無關,而是取其「慢速」的單元,從片中另一位單車騎士的話語中,借用、呼應,因為騎的是單車,才能看見更不一樣的東西。

換言之,如果騎的是機車,可能就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變為一種「革命前奏」式的走向;如果是開汽車,那麼往往便向家庭或情侶關係的內爆行進。

而《練習曲》將第一天放在最後一段,不僅是形式的安排,實則對應了「我從哪裡來,就往哪裡去」的關鍵句。因為如此,我們通過電影獲得的力量,可以是從今而後好好認識這片生長的土地,但重點不在於學主角騎單車,而是貼近「土地」背後的「文化之根」何在的作為。
薛西 2008-08-06 17:42:05

瞇,

走的也很好,
非常好。

2008-08-05 00:17:20

還有用走的。

我的身體記得很清楚,走在太魯閣裡的感覺。

還有,去太魯閣如果天氣好的話,騎機車很棒。因為坐在車裡,根本感受不到大自然的威力。

薛西 2008-08-04 16:01:44

瞇,

是啊,開車跟騎車大不同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