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7 03:29:00吳思鋒

關於《看不見的城市》的幾點隨想

一度有種錯覺,以為這是黎煥雄繼〈地下鐵〉、〈幸運兒〉之後的第三部音樂劇,只是音樂沒那麼多而已。


這不是一個「互補」的導演組合,除卻陳立華(因為不熟)之外,其他三人皆善長於「意象」的經營。沒錯,黎煥雄作品的台詞是很多,但他更善長在台詞充滿之中展示意象,展示魔幻。


這不是一場文學與戲劇(四名劇場導演v.s四位文學作家?)的碰撞,而是一場關於戲劇的文學性(或稱文學性的戲劇)的展示。


我看見鴻鴻、黎煥雄、魏瑛娟、陳立華,我沒看見郝譽翔、阿芒、蔡逸君、成英姝。


要在台灣看一齣演員水準很好的戲果然很難,而我還沒有習慣接受這樣的事實。


舞台的設計輕盈而多變,輔助了文本有效的表達。


進劇院的人不可恥,蓋劇院的人才可恥。
薛西 2007-05-18 20:09:04

馬雞,

其實我會把影像的部分當作Bonus
但概括來說
這次的影像還是起到加分的作用

我認為即便專注在影像上也無妨
至少表示這作品有吸引你的地方
至於它是否太過技術以致轉移焦點
我自己覺得倒不至於

馬雞 2007-05-18 00:56:00

投影那幕,因為製作效果太粗糙,消減導演的意圖,反倒讓人專注在投影的&quot製作技術&quot上,拿掉這段,會是加分還是減分呢?答案如果是不加也不減,那是不是說明投影的徒勞無功… 

酷月 2007-05-09 13:36:29

我也曾有你第一段所說的那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