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6 05:04:54吳思鋒
最後的生命之旅《在世界的房間》
日期:2006‧3‧25‧1930
地點:文山社教分館兒童劇場
製作團隊:沙丁龐克劇團(http://www.wretch.cc/blog/DeLaSardine)
藝術總監:馬照琪;戲劇指導:戴君芳
製作人:莊增榮;戲偶設計製作:石佩玉
舞台監督:林岱蓉;視覺總監:黃美清
舞台設計:陳瓊珠;燈光設計:王天宏
音樂設計:余奐甫;服裝設計:陳建文
彩妝設計:黃元蓓、謝夢遷;平面設計:黃志勳
攝影紀錄:林勝發;執行製作:楊喬安
演員:馬照琪、薛美華、黃紹雯、魏雋展
去年12月此作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上演時我因故錯過,前些日子進了兩廳院售票系統,無意點進「親子」類別,沒料想此劇竟將在文山社教分館重新演出,且票價少了一半。
改編自法國作品「最後十二天的生命之旅」,一名小女孩面對死亡將盡,不願虛擲地度過最後十二天的時光。故事簡單,因而落實到敘述就會有厚度的問題,如何透過各元素的設計、演員表現,積累戲劇本身的敘事,顯然地成了首先的考驗。
「死亡」在七十分鐘的戲裡沒有被提起,一切彷彿只是一場夢境般的遊戲,引人發笑的動作、聲音、言詞交換,在一場哀傷的戲碼輕化了哀傷。導演巧妙地將死亡的主題以象徵的手法悄悄擺置,又或者運用喜劇的方式「聲東擊西」所謂的死亡。可愛的大風吹遊戲,同樣輕巧地點出醫院病友們各自患有的疾,以及陪伴與離開等和死亡其實有關的子題。
依然運用小丑的扮演,顯示死亡裡的生與死,小丑本身即是喜和悲的綜合,而馬照琪與操縱著偶的演員們,如果不是那麼素質整齊、默契良好,恐怕也只是流於表面。
從馬照琪第一部導演作品《異境詩篇(莎妹製作)》和這一齣戲看來,馬照琪已經找到了自己在劇場的獨特路數,但《在世界的房間》稍嫌單薄的改編,及後段的喜到悲的轉折之處不夠分明,減失了敘事的厚度,喜與悲的對照,也因此微弱了一些。
地點:文山社教分館兒童劇場
製作團隊:沙丁龐克劇團(http://www.wretch.cc/blog/DeLaSardine)
藝術總監:馬照琪;戲劇指導:戴君芳
製作人:莊增榮;戲偶設計製作:石佩玉
舞台監督:林岱蓉;視覺總監:黃美清
舞台設計:陳瓊珠;燈光設計:王天宏
音樂設計:余奐甫;服裝設計:陳建文
彩妝設計:黃元蓓、謝夢遷;平面設計:黃志勳
攝影紀錄:林勝發;執行製作:楊喬安
演員:馬照琪、薛美華、黃紹雯、魏雋展
去年12月此作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上演時我因故錯過,前些日子進了兩廳院售票系統,無意點進「親子」類別,沒料想此劇竟將在文山社教分館重新演出,且票價少了一半。
改編自法國作品「最後十二天的生命之旅」,一名小女孩面對死亡將盡,不願虛擲地度過最後十二天的時光。故事簡單,因而落實到敘述就會有厚度的問題,如何透過各元素的設計、演員表現,積累戲劇本身的敘事,顯然地成了首先的考驗。
「死亡」在七十分鐘的戲裡沒有被提起,一切彷彿只是一場夢境般的遊戲,引人發笑的動作、聲音、言詞交換,在一場哀傷的戲碼輕化了哀傷。導演巧妙地將死亡的主題以象徵的手法悄悄擺置,又或者運用喜劇的方式「聲東擊西」所謂的死亡。可愛的大風吹遊戲,同樣輕巧地點出醫院病友們各自患有的疾,以及陪伴與離開等和死亡其實有關的子題。
依然運用小丑的扮演,顯示死亡裡的生與死,小丑本身即是喜和悲的綜合,而馬照琪與操縱著偶的演員們,如果不是那麼素質整齊、默契良好,恐怕也只是流於表面。
從馬照琪第一部導演作品《異境詩篇(莎妹製作)》和這一齣戲看來,馬照琪已經找到了自己在劇場的獨特路數,但《在世界的房間》稍嫌單薄的改編,及後段的喜到悲的轉折之處不夠分明,減失了敘事的厚度,喜與悲的對照,也因此微弱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