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0 16:45:11QQQ
紅毛港文化園區網頁問題
台灣史沒有「明末」這種名詞。
台灣史:「清領時期」是指1684年台灣納入清帝國版圖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台。
中國史:「清朝、清代」是指1644年滿清入關後至1912年民國成立。
「清朝、清代」和「清領時期」有時間差,相差超過半世紀。
「清初」和「清領初期」有時間差。
中國史:「清朝、清代」是指1644年滿清入關後至1912年民國成立。
「清朝、清代」和「清領時期」有時間差,相差超過半世紀。
「清初」和「清領初期」有時間差。
請更正紅毛港文化園區網頁問題
「清代稱紅毛港庄,1920年改名紅毛庄」改為「清領時期稱紅毛港庄,1920年(大正9年)改名紅毛庄」
「1945年(民國34年)國民政府來台以後」改為「1945年二戰後」
「約在明末」改為「約在十七世紀初期」
「根據荷據時期1662 年《手繪台灣海圖》<北港圖>。所示」改為「根據荷蘭時期1662 年《手繪台灣海圖》<北港圖>所示」
「紅毛港自清朝以來」改為「紅毛港自清領時期以來」
「最遠追溯至清代以前就開始」改為「最遠追溯至清領時期以前就開始」
「廟內留有明朝年間之香爐和英國蘇格蘭船鐘(廟中做為晨鐘之用) 各一座」改為「廟內留有鄭氏時期之香爐和英國蘇格蘭船鐘(廟中做為晨鐘之用) 各一座」
「放置在鳳林宮的這一船鐘應是1916 年左右所製造的」改為「放置在鳳林宮的這一船鐘應是大正5年(1916 年)左右所製造的」
「清朝初年,臺灣剛剛納入清朝版圖」改為「清領初期,臺灣剛剛納入清帝國版圖」
「官方對大陸內地和沿海人民渡海到臺灣開墾經營買賣的政策放寬了許多」改為「官方對內地和沿海人民渡海到臺灣開墾經營買賣的政策放寬了許多」
「在清朝康熙丙子年一月二十九日丑時出生於大陸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四十五都溪東鄉石古埠」改為「在清康熙三十五年一月二十九日丑時出生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四十五都溪東鄉石古埠」
「1895 年中日甲午之戰失敗」改為「1895 年清日甲午之戰失敗」
「前往大陸唐山訂製手工刺繡九龍綢緞梁傘乙支前來叩謝」改為「前往中國訂製手工刺繡九龍綢緞梁傘乙支前來叩謝」
「立即命人去飛鳳宮邀請尊王到後壁林為林 台灣光復後」改為「立即命人去飛鳳宮邀請尊王到後壁林為林?二戰後」
「李順能生於1924年」改為「李順能生於大正13年(1924年)」
「民國12 年(日治大正12 年)庄內漁民出海捕魚時」改為「日治大正12 年(1923年)庄內漁民出海捕魚時」
過去與現在
「荷蘭據台時期即有活動跡象」改為「荷蘭時期即有活動跡象」
「居民自清代以來皆以內海養殖」改為「居民自清領時期以來皆以內海養殖」
台中市政府
「臺中縣、市」在清領初期 ( 1684~1723 )隸屬於福建省臺灣府諸羅縣轄域。
國史館
http://www.drnh.gov.tw/Content_Display.aspx?MenuKey=95
李登輝(1923-),臺北縣三芝鄉人,日本大正12(1923)年1月15日生
雲林縣政府
明治三十五年日本人由於當地抗日事件之激烈乃廢之設斗六廳及至二戰後
是為中國集體移民登陸臺灣本島墾殖之始。荷蘭時期
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後
永康區公所
地方沿革
來源是十七世紀初期戰國時代的日本
鹿肉做成乾脯輸往中國
日治時代在永康「埔羌頭庄」設永康事務報委員
二戰後實施台灣省鄉鎮市組織規程
北一女中「台灣史教學網站」
所謂『大陸』之不當: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可是台灣有許多人硬把中國稱為「大陸」,然而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國名叫做「大陸」,台灣卻用「大陸」來代稱中國,表面上雖不承認人家、不尊重人家,實則卻貶低了自己,因為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大陸」,無異是承認台灣是大中國的一部分,意即這個大中國有「台灣」地區,有「大陸」地區。如果我們承認咱台灣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的話,相對地也必然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相對等的獨立國家,而不該稱之為「大陸」。把中國稱為「大陸」的結果,發生一個很好笑的現象:每次我們台灣有運動隊出國比賽而碰到中國隊時,台灣的媒體經常會將中國隊叫做「大陸隊」,而把台灣隊叫做「中華隊」,結果造成真正的中華隊不叫中華隊,不是中華隊卻叫中華隊,而自己的台灣隊卻不見了,全世界要找到這麼弄不清楚自己身份的國家還真不容易。更好笑的是,我們自己名不正言不順,卻還責怪國際社會不尊重我們的國格。我們不能自尊尊人,如何要求別人尊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