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5 17:42:27Ame.
曾幾何時的讀書方法
很長的一篇呢。因為某人要我寫所以才寫,說到底都是私伙的不能隨便告訴人的,希望對人有所幫助。
考試不是臨考前一天才溫、平時要做筆記且留心、回家要常複習等都是聽到厭的廢話。其實我6年前是如何溫習的,就如此。
1.聽書
其實上課時不單止用心聽,而且要想,和老師同步的去想。因為這樣會更加可以根深柢固、有助明白老師所講的知識。當然,首先要學會聽明老師所講的。而且先一步去發現問題可以發問。不過,如果做不到的話請先預習並劃下不明白的地方。
2.有技巧的抄筆記
做筆記是要有技巧的,不是剩抄而要將重點圈起來,例如算一條數,老師一定會說那一部份是全題的要點,運用了那一種公式解答等。〈其實算術都大同小異,人家之所以計數好是因為要運用的公式都已一一記好;就好像庖丁解牛一樣,對於任何問題,都可以遊刃有餘的應付,其實所有高中的數學等都大同小異〉一邊做筆記要找出自己複習時須注意的問題,這樣比較快。
而且有些人很會抄筆記,可以參考人家的,同時做筆記而是增加概念的一種方式。不過寫字慢的人遇著講書快的老師,我情願你用心的聽然後影印抄得好的筆記算了。〈我在說你呀,某人〉
有時亦要將老師重點說明但又沒有寫出來的都要抄下。
3.溫習
老實說,天底下只有3種人會經常溫習的。第一種是真正勤力追求知識的人,相信世界剩下100個都未必有;第二種是虛榮=虛偽的人,為了向上爬入好大學,繼而追求金錢、名譽和地位而努力的人,相對於第一種人,這種人差很多,因為他們很在意結果;第三種是不想有麻煩的人,因為他們不想考試時傷神,但又不太介意結果,只要是跟平常一樣就好,不想要有任何負擔的那種人就是他們。
再另外說說呀,通常我覺得高中生考前溫習溫到半夜真的過火了,有的還說:「我只睡了兩小時。」一看就知這些人很重視結果,而且我覺得,高中的課程沒必要弄至如此吧。但我認為其實做上述第三種人其實是最好的,起碼做人很輕鬆。正如舍妹溫習逹旦,雙親都說她比我勤力,我只好心裡應一句:「神經病!!」〈爹娘,請問我還品學兼優的時候你們有沒有見我這樣讀書的?〉
入正題,至少按測驗的量以及時間〈因為可能一周有數科測驗〉而決定何時溫習,早一步溫習發現問題是必要的;因為每一次溫習、每一次的思考都會有問題,可以及早解決及問老師;而且、對於非過目不忘者,至少要溫兩次!!因為我會利用考前的早上作最後的複習〈即是略為再看一下,注意自己經常犯錯或記不好的地方〉,然而到考試那天你都未溫完的話,算了,就隨他去吧。
而且,平時測驗的溫習比考試的重要得多!!因為測驗的內容較少,是一個讓你牢記好知識、將基本的東西記好的機會。所以測驗的溫習是很重要的,而且可以把握該章節的重點,到考試時因為沒時間讓你細嚼慢嚥的唸,然而有了之前測驗的概念,考試時重點式溫習,才可以溫得完。
考試測驗前一定要睡得夠,會使人頭腦清醒之餘且心情亦比較穩定?如果說,我還沒讀完也要睡嗎?至少,想睡便睡,反正一個想睡的人根本溫不出什麼來。但要明天早一點起床〈最早早上五時半吧〉,雖然睡得少但至少休息過,都比較精神。因為有些人為求心安,其實明知什麼都記不下去還要開夜車的人很傻。
我自己溫習的時候一定會將所有內容串聯起來思考。因為我喜歡,笑。並將相仿的內容加以對比,例如讀中史,當你讀到清朝外族統治,就要和元朝的外族統治作出比較;找出異同、成敗之處,有助自己的想像並且有很多老師喜歡將一些問題加以連貫來問的。
例如:就己學過的元朝而言,為什麼同是外族統治為何清朝可以統一中國逹二百六十多年之久?
所以說,老師説考這一章並不是不考之前的內容。有時列表可以更清楚,我會將生物所學的不同網目的生物列表逐點說明其不同之處。
4.舊卷
不要死背,舊卷可以當做練習,亦可能是該次測驗的重點。雖然有些老師會出同一的考古題,但很少見。可以留待溫好筆記及課本才看,或者時間緊迫亦可對照著課本筆記溫習。
等我再想到的話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