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5 23:23:08alianlin

一籃子貨幣制度下人民幣的調整法則

2005/07/22 經濟日報

■ 李紀珠

人民幣放棄釘住美元,改採一籃子貨幣為基準的匯率制度。本人長期以來即建議大陸應採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或以此作為匯率調整的參考指標。亦曾與大陸人行官員及學者就此交換意見。

大陸經濟規模大,釘住美元易造成貿易向美國集中,且讓人民幣與其他非美元貨幣的匯率承受國際波動,既不能真正穩定人民幣匯率,亦使人民幣匯率無法反映其與各國經貿變化;但若改採浮動匯率,以大陸缺乏匯率避險機制,且包含金融機構在內的業者,都無因應匯率過度波動的能力,也不適合。因此,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應是較佳的選擇。

惟由於最適合一國的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理論上,有其應依循的基本原則,若完全依照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算出的匯率調整,易為套利者所預測,故一般在採行時,多會以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下算出的匯率做參考基準,再以匯市供需調節,惟一般在平均值上,不會允許與一籃子貨幣匯率算出的水準偏離太遠。

所謂一籃子貨幣貨幣匯率制度是指一國將其與主要貿易夥伴間的貨幣,依經濟密切程度予以加權,換算後得出該國與貨幣籃內各種貨幣的匯率水準。由於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設計時已考慮與主要貿易夥伴的密切度,在匯率調整上,較能反映一國真實對外經貿關係的變化。

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設計,涉及籃中貨幣種類的選擇、籃中貨幣權數分配、加權方式及基期選擇。一個好的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在貨幣選擇上,一般是將與該國貿易往來較密切的國家依序放入,且貿易額占比最好超過70%。基期則以該國貿易收支最接近均衡時期為佳。在權數分配上,則依籃中各國(區域)與大陸經貿的密切度,一般常以各國貿易占大陸外貿比重分配。若依此基準,大陸設計的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中,至少需涵蓋的幣別及權重,依序為日圓、美元、歐元、港幣、韓元及新台幣等六種貨幣。

筆者去年在台灣經濟學會舉辦的研討會中,就個人設計的人民幣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分析人民幣可能升幅,且得出結果與大陸宣布幅度差異不大,惟認為其後人民幣仍有緩步升值空間,其原因在於一個適合一國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設計,有其理論上的基本原則,故若該國愈遵守一籃子貨幣所建議的匯率,其能被預測的準確度愈大。

由於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是將籃中貨幣相互波動情況,帶入設計公式予以加權平均後算出,因而在本質上不會出現太大波動;此外,因其仍會依每日匯市供需調整,故可預見以每日為單位來預測可能會偏誤,但一段時間的平均值,不會偏離一籃子貨幣匯率所建議的基準值太遠。因此,預期未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雖會因國際間匯率波動而調整,惟波動不會太大,而在趨勢上及變動幅度上,仍有其可預測的準確度,故廠商只要日漸熟悉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的特質,在因應人民幣匯率波動上應不致有太大困擾。

(作者是政大經濟系教授、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