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1 14:55:43不良

華僑中學的白濫考題(轉載)

看完考題,讓我覺得媒體報導的角度好像值得再商確

中廣 :
愛不愛台灣的爭議在政壇吵得不可開交,現在連高中校園都免不了。國立華僑中學高一國文科考卷就出現不少爭議,除了考試名稱被加註﹝中國﹞文考試之外,包括公投、軍購、拍馬屁也通通入題,甚至還要學生考試過程中起立、立正、作希特勒敬禮姿勢,高呼用珍奶、買軍火、愛台灣、挺阿扁口號就可以送十分,

考題:
第一單元:選擇題
4. a世人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稱許孔子積極救世的精神。
「台灣第一次,世界都在看」的「公投」,已經否決了購買軍火一案,而今政府卻如火如荼地推動「6108億」的軍購案,我們也可稱扁政府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b政府不知拚經濟,以照顧小老百姓的身衣口食,卻花大把鈔票去買毫無用處的老舊軍火,以抱美國老爸的LP,難道扁政府的大小官員都沒讀過《論語》?孔老夫子不是早就告誡我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嗎?(按,俗稱洋人為鬼子。)

c據傳扁總統曾力邀某在野黨人士入閣,而遭婉拒。此有風骨之人,我們可以用「辟人之士」來稱呼他。

d《康熙版教科書》說:「中唐時代的士人,普遍存有諂媚逢迎的惡習,不喜歡從師問學」,依照《教科書》這種理論,我們試觀今日的三寶學校、凱達格蘭學校、李登輝學校等等,無不是門庭若市。由此熱中「從師問學」的風氣看來,可知國人略無唐人諂媚逢迎的惡習,真是家國之幸啊!

以上「古語今詮」的論述 (A)只有第一則正確 (B)只有第二則正確 (C)只有第四則正確 (D)至少有兩則是正確的。

5.以下對於古人的嘉言,加以批判及印證,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a韓愈以為「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三大職能,雖是不刊之論,但以今日觀之,或恐不夠周延,宜再加「成家、立業」兩項。當朝駙馬爺的老師,不正是此中最佳的表率嗎?駙馬爺有此「至聖鮮師」,直令天下莘莘學子垂涎不已。

b賴注醒曾揚言要撲殺總統,結果被逮而判刑。至於「319」槍殺總統的兇手,卻可逍遙法外,安然無事。由此可知,古人所謂的「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卻是所言不假。

c阿扁總統道德高喪、意志堅定;行事善於權變而不泥古,頗有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特質。因此我們可用「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來歌頌他。

d雪山隧道總共舉行七次的貫通典禮,對於這批浪費公帑、好大喜功的扁政府官員(不含勞苦功高的工程人員),我們可用「伐善施勞」來形容他們的行為。

以上另類的解讀,你認為合理的有(A)一則(B)二則 (C)三則 (D)四則。

18.暗示,有意在言外、委婉含蓄的效果。用來批評指責、稱頌阿諛、傾訴衷曲等,往往會得到意料之外的收穫。

a外交部發言人,力挺部長出口之穢言,以為是親民之舉,他說:「部長在接見中南部鄉親時,用他們最熟悉的本土語言陳述,並無不妥。」發言人這番話,似乎在暗示:中南部的民眾,多是低俗下流之輩。

第二單元:非選擇題

一、美言寫作:

1.韓愈不諳馬屁文化,而直言不諱,活該被貶,同學當引以為戒。
2.如今是馬屁文化當道的時代,做奴才比做人才有有出息。試觀今日位居要津的高官權貴,何者不是個中高手?因此阿諛奉承,是有出息的正港台灣囝仔所必修的課程。
3.拍馬屁時,最好能使用烘托、映襯、譬喻、象徵等手法,要做到含蓄而不露骨、誇張卻不離譜、受用卻不肉麻,能夠賓主盡歡,才是最高的境界。
4.例如拍某高層馬屁,有人說「天縱英才」,有人說「鴻福齊天」;某夫人炒股票,有位部長就稱頌說「活絡股市」。諸如此類世紀名言,不能殫記。至於某副秘書長嘗言:「民主時代,讓官邸那隻『小安安』,都沒有自由的活動空間。」則是馬屁拍到馬腿上,同學要以此為鑑。
5.可愛的僑中小朋友,請你也發揮一下台灣人固有的本土智慧,施展出你的語言魅力,好好歌頌一下閱卷老師,讓他甘心樂意地將本題的分數(12分),全部送給你。
6.文詞以精練為要,但不得少於三十字。

二、換個角度拗拗看:

1.教育部長曾教導國人要「換個角度看台灣」(也就是將地圖旋轉九十度,就可讓台灣踩在中國的頭上),這種阿Q式的自慰法,足足讓正港台灣人,暗爽了好一陣子。
2.文章寫作,以「領新」為貴。杜部長這番極具創意的言論,正式吾人構思為文的最佳典範。以下有兩個角色扮演的命題,請你也換個角度去思考,並以最勁爆、最火辣、最另類的言語做答。

a假如你因作弊而被逮,你會用什麼言語,使「作弊」合理化,來為自己脫罪。

b假如你的謊言不幸被戳破,你會用什麼言語,使「說謊」成為高尚的行為,來為自己脫困。

三、析字練習:

1.最近網路流傳一則測字秘訣:姓名中有「銘」的男子,宜娶姓名中有「妤」的女子為妻。因為「銘」可析為「金」與「名」;「妤」可析為「女」與「予」。也就是說,男子可經由裙帶關係,而獲取名和利,至少可以少奮鬥三十年。
2.以上僅是笑話一則,不要信以為真。但這種離合文字行與義的技法,在修辭學上稱為「析字」。
http://www.ettoday.com/2004/10/20/327-1701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