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7 00:54:26Demi

我錯過了我的告別式

 

有人會錯自己的告別式?嗯,這句話聽起來很有語病,應該沒有人會錯過自己的告別式吧?雖然他是以不同的「身分」參加。其實,我錯過的是電影「請來參加我的告別式」。朋友好心給了我一張首映會的票,印象中是星期五,於是準時來到信義華納威秀,票一拿出來,才看到日期是星期一,告別式,我是說電影已經演過了,真的想看,就要等到正式上演。摸摸鼻子(太冷的緣故),轉身往捷運站走去。

許久沒有來到信義區了,雖然是星期五,街上並沒有想像中的人潮,各大百貨公司的燈光依舊閃爍,來來往往的人,男的沒什麼特別看頭,女的倒是個個穿著整齊,不見得標新立異,但看得出來依然有符合流行的潮流。而我,一臉素顏,背著一個皮製大背包,再平常不過的衣著,唯一趕上潮流的,大概只有腳上的那雙NB的球鞋吧。背包裡還有一小捆早上心血來潮買的蘆筍,踽踽行走在熱鬧的市區,穿過一群又一群忙碌地不知要往何處的人群,前頭總有邊走邊講手機、永遠走不快的女生。

經過名女人開的百貨公司BELLAVITA,還真有點自形慚穢起來。特地不靠近這間低調奢華的百貨公司,免得警衛以為我是提早卡位的流浪婆。

這種氛圍好伍迪艾倫,一切是那麼真實,又是那麼虛幻。是不是我宅太久了,見到人,反而會怯生?

那齣無緣的電影「請來參加我的告別式」,描述的是獨自隱居在森林裡的老人,突然有一天心血來潮,要為自己辦一場葬禮。據說,還是根據真人真事編寫的,當年那場葬禮吸引了一萬多人,從美國各地趕來參加。那位老兄只是想知道,別人眼中的他,到底是什麼樣子?

這是個不錯的點子。中國人常說蓋棺論定,問題是:被論的是死去的人,定的卻是活的的人,死人不能再爬起來表示意見,於是所有的榮寵貶毀都必須概括承受。能在活著的時候,聽聽別人的想法,或許還有反駁的機會吧。

說到告別式,立刻讓人聯想到幾年前舉行過生前告別式的曹又方,柏楊說,曹小姐的生前告別式讓他「既難過、又很嫉妒」。

是啊,能夠在活的時候,就能親眼看到好友們前來送行,的確不枉此生。然而,我卻是主張連告別式也省了。何苦把親朋好友關在一個臨時的廳堂裡,讓不想來的人非來不可,讓傷心的人再痛苦一次?如果是生前告別式,除非是想測試自己在旁人眼中有多少份量,否則受邀的一定是至親好友,至親好友能說出什麼不好聽的話嗎?結果成了一邊眼睜睜地檢視至親好友的深情表現, 一邊享受情誼的感動,想想,好不自私啊!

與其刻意的把人聚在一起,何不好好珍惜活著時候的每一天?如果財產還沒處理,趕快處理一下。如果有夢想還沒完成,趕快去做,能做多少算多少,有做總比沒做好。如果你覺得身邊的人很棒,現在就告訴他;珍惜你們相處過的每一刻,豈不是更美好?

有人問海倫凱勒:「你怎麼度過一天?」海倫凱勒說:「我把每一天當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一樣珍惜。」

我寧願把每一天都當做是告別的那一天,趁著明天天亮以前,善意對待周圍的人,加緊把該做的、該還的,做完、還完,不要等真的那一天來臨時留下遺憾。另外,也不需要特別邀請誰,所有在我生命中出現過的,不論你我是否認識,你們都在未被邀請的情況下,參加了我的告別式。

望著一車的乘客,彼此都是過客。如果他們知道,此刻正參加某人的告別式,不知會做何感想?如果此刻伍迪艾倫也在現場,他會怎麼說呢?也許,他會說:

 

「歡迎參加我的告別式。」

上一篇:藝術治療

下一篇:海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