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19 10:33:37寄居蟹

【在現在與傳統之間】一個終點與起點

前幾天剛完成了一篇【台灣民主化與國家認同---一個形象互動學派的解釋架構】,晚上與個朋友討論了後,再寫下了一些想法。

文章寫完了,其實這大概可以說是十幾年來一直想的問題,這幾個月才能夠比較清楚地釐清楚了個頭緒。文章寫好了,算是一個終點,但卻覺得,這才是我自已學術研究的起點,有個比較清楚,發現了個不同的世界的感覺。

就貼上來,其實我想還是不容易看得懂,一來沒有整篇文章,而就算有,也還有很多很多得再深入說明、舉例,才能掌握理論的價值。貼上來,就只是很簡單的,當作是這研究筆記裡的里程:一個終點與起點。

****
文章我試著不要用「族群動員」,連上「國家認同」,再接上台灣的民主化。這有二個原因,其一,是我覺得本質性的論述,將是政治死結,無力於解釋台灣在民主化過程中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的轉移。其二,我覺得我文章有個很重要的,是要解釋傳統/現代,解釋,為什麼有一大堆本省人,仍然認同中國(親民黨)、中國統一的價值。

傳統的理論,是現代化理論與政治動員(菁英派系)理論,來解釋民主化。現代化理論講「政治社會化」,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地步,就會有社會動員與政治改革。問題是,為什麼「就會」?如何解釋民主化的「時間點(Timing)」?菁英動員是談政治社會中的菁英派系的分裂,而其分裂是經濟因素,對經濟政策的認定不同。但實際上經濟政策的效果,也很難說會有一定的效果,如果菁英本身都不確定,那麼如何動員群眾的支持,這當然就使得他們對於民主化,會出現民主化的「不確定性」很高的現象。簡單說,「不確定性」高,是因為理論對於現實的穿透力不足,如果我們可以很確定地知道菁英的立場,也掌握社會的分歧點,那麼,不確定性自然就會大幅減少。

在這樣的脈絡下,我提出了「國家認同」作為分歧點,這個分歧不只是政治體制的,也是民間社會的分歧點,是這樣的分歧,一方面連結了國家與社會,了解此間的動員與正當性的來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釋台灣民主化的動線。就這一點來說,使得即使我討論了很多派系之間的鬥爭、合縱連橫,但仍是與菁英動員理論不同的地方。

而也從「國家認同」從70年代出現的外交危機,找到了時間點,解釋台灣的民主化,這點又是與強調社會累積的政治社會化與現代化理論不同的地方,這不只可以呈現出「時間點」,而且也可以連結上國家與社會同步性的「民主化」胎動,不會有現代化理論那種「想當然爾」的民主化。

台灣威權時期的社會,有二個主要的力量:中國中心的政治體制與文化霸權,以及壓制台灣中心價值的壓制性國家暴力。而一旦中國中心的價值開始崩潰,也就要從這二個面向上來討論台灣的民主化。一來,是政治體制與文化價值的「台灣化」,二來是社會體制上在表現台灣意識時的自在。而這些「台灣化」與「表現台灣意識的自在」,不只是法律社會上的實質而已,同時也要求心理上的習慣。

形象互動學派當然有個實質的社會脈絡,不過更重要的是要觀察符號的互動部分。符號的互動要強調的,一方面是價值面向上的「正當」,另一方面是不同價值體系之間的「互動」。台灣的價值如何逐漸「正當」,而台灣與中國兩套不同的符號系統之間如何互動,也就是我文章舖陳的架構。

那麼,什麼是台灣與中國兩套不同的價值。我將台灣等同於「現代的政治文化」,而中國等同於「傳統的政治文化」。傳統的中國政治文化,是個天朝體系,是道德領政,所以會覺得宋楚瑜「全省走透透」是親民的好領袖,會覺得「金錢外交」是不正當的。這與現代的政治文化不同,現代的政治文化,外交就是國家利益,政治人物不是好不好,是有沒有能力做政治資源的有效分配,能不能透過官僚,管理國家,而不是個人私房錢地給恩惠。

台灣民主化從形象互動學派,解釋的是七十年代的國家危機,造成「中國中心」的政治秩序之正當性的衰退,而台灣價值的逐漸興起。八十年代的黨外,九十年代的國民黨內鬥與憲政秩序的改變,也就是二套符號系統鬥爭的高峰。一旦台灣價值深入體制了,也就民主化完成了,而接下來,就是民主鞏固的問題了。在這民主化的過程,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台灣的民主化如此的穩定,不會一下子台灣價值就翻轉過來。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威脅,而在台灣的「中國中心」,或者「中共代言人」,對中國威脅的強化; 另一方面,是「傳統的政治文化」仍然深著在台灣的政治文化裡,這種價值的了解,是西方中心的理論很難理解的,它配合了中國中心的價值,使得即使是「本省人」,也一樣地支持「中國認同」。這就是為什麼有大量的本省人,仍然支持「外省黨」的原因,也因為如此,不僅使得具有現代性的台灣國家認同不容易完全,也使得台灣的民主化比較穩定。

****
作為一個以研究社會現象為志業的人來說,其實,我得很習慣地要求自已對於價值的了解,採取一種距離感。

民主,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價值,就只是一套政治制度,外省人、本省人,我不會特別去認同誰,台灣與中國,各自的民族主義一樣讓我擔心。政治人物的語言,是矯柔造作也好,是粗野庸俗也罷,對我來說,都是一堆一堆的演出。說是冷感也好,說是謹慎,我也不在乎。

不過,我倒是真的在乎自由的價值,而且有種直覺的熱情。民主有意義,是因為在制度上,它提供了相對的自由,而厭惡中國,是因為這樣的文化,深層的是種君父式的自以為是,不懂得尊重個人,永遠都不了解自由。

中國是傳統的,台灣是現代。這只是理念上分析的方便而以,得需要更多的證明。不過,建立一個現代的台灣,對我來說,卻像是種靈魂上的救贖,是種解脫,也是種喜樂。






註:Erving Goffman(1922-1982),形象互動學派裡的重要人物。在台灣學界裡知道這號人物的,相對起來不多,更別說是用他的理論。他的理論不難,就像是一個老先生,跟我們講很簡單的他的一些生活觸感一樣,容易理解,很生活。比起社會科學界常用的韋伯、馬克思、涂爾幹,或是其它什麼人來說,都容易親近。

不過,Goffman本人倒是個不容易親近的人。他的不容易親近,與其說是因為權威,不如說是他個性上的害羞。網路上很難找到他的照片,因為他自已就非常不喜歡照相,擔任美國社會學會會長的時候,還打破前例的,沒有留下個人的人頭照。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內向的人,才能那麼精準地掌握人際之間的互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