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17 04:03:00寄居蟹
【全球化亂想】國家
下文也是上個月看到【世界報】的一篇法國與歐盟之間預算問題爭議,所寫下的文章。今天瑞典公投,否決了加入歐元區的計劃,再將這篇文章提出來,然後定了個「國家」的題目。
國家,席哈克還是說得很清楚,法國的歐盟政策,還是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這種話,就是現下台灣的政治明星,馬力強,也不敢在中央與地方的爭議裡說,不考慮上一級的「中央」,而只是考慮「地方」的利益。法國的「國家」,相對於歐盟「中央」,還是個「地方」,但這個地方,可是直接擺明了要把「中央」放二邊,「地方」擺中央了。
全球化的時代裡,經常會提到「國家」的地位,有人說得比較委婉,「國家的危機」,不過也有人說的是「民族國家的消失」。其實,民族國家不會消失,因為它從來就不存在過。
****
減稅,不斷地減稅,但卻在同時,經濟衰退,而且財政不足,怎麼還會減稅,減了稅後,怎麼辦?
除了陳腔地指責這是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或者是找了後世子孫來還現世政府的債務,不如我們再找展出另一個解釋架構:政治的媚俗與歐盟的民主赤字。
說政治媚俗,其實也是陳腔濫調。不過,在新自由主義的架構下,這些政治人物為了政權,必須短視地更媚俗,而且還用力地向大企業媚俗。「馬兒吃飽了,麻雀才有得吃」,這是八十年代貨幣主義在美國當道時,雷根說的話。廿年之後,Raffarin 可能會說:「起士吃過了,再喝紅酒」。什麼意思?沒有什麼意思啊!這些上層社會的人們根本就只是在想怎麼吃飽而已,吃飽喝足了,廿年如一日地再叫杯咖啡,那有其它什麼特別的意思。只是,這幾年不同的是,跟著這些政治人物一起喝咖啡的,已經從國內大企業,變成國際大企業了。
要吸引國際大企業到法國投資,或至少留住在法國的國際大企業,就要減稅。減稅是新自由主義的政策,而在2002年歐元啟用了之後,減稅作為一種政策,就有了更多更新的自由了,反正財政不足可以用公債來解決,通貨壓力用整個共同體來承擔。
可是,在法蘭克福的歐洲央行不會講話嗎?
「他講的是法文嗎?」Raffarin又啜了口紅酒,用著帶了點口音的英文,對著對面的某跨國企業總裁這樣問。
註:Karl Marx(1818-1883),說過,國家是資產階級的管理委員會。當然,之前說到「民族國家從沒存在過」,應該更精確的用語是,民族國家作為一個社會現象的分析單位,是否是有效的?
當然有效,只是,我總覺得問到「國家」,用「國家利益」來解釋現象,總是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好像沒講完,隱埋了什麼可能更重要的事實。瑞典沒讓克隆(瑞典幣)消失,是因為要保存「國家利益」嗎?什麼是「國家利益」?人數多,公投贏了的,就是「國家利益」嗎?台北正在吵著坪林公投,98%也是社群利益嗎?今天大法官任命投票,台聯說,這樣的結果,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
聽膩了這種用利益來解釋一切的政治修辭。就誠實這個價值上來說,我倒還比較欣賞路易十四說的:「朕即國家」。
國家,席哈克還是說得很清楚,法國的歐盟政策,還是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這種話,就是現下台灣的政治明星,馬力強,也不敢在中央與地方的爭議裡說,不考慮上一級的「中央」,而只是考慮「地方」的利益。法國的「國家」,相對於歐盟「中央」,還是個「地方」,但這個地方,可是直接擺明了要把「中央」放二邊,「地方」擺中央了。
全球化的時代裡,經常會提到「國家」的地位,有人說得比較委婉,「國家的危機」,不過也有人說的是「民族國家的消失」。其實,民族國家不會消失,因為它從來就不存在過。
****
減稅,不斷地減稅,但卻在同時,經濟衰退,而且財政不足,怎麼還會減稅,減了稅後,怎麼辦?
除了陳腔地指責這是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或者是找了後世子孫來還現世政府的債務,不如我們再找展出另一個解釋架構:政治的媚俗與歐盟的民主赤字。
說政治媚俗,其實也是陳腔濫調。不過,在新自由主義的架構下,這些政治人物為了政權,必須短視地更媚俗,而且還用力地向大企業媚俗。「馬兒吃飽了,麻雀才有得吃」,這是八十年代貨幣主義在美國當道時,雷根說的話。廿年之後,Raffarin 可能會說:「起士吃過了,再喝紅酒」。什麼意思?沒有什麼意思啊!這些上層社會的人們根本就只是在想怎麼吃飽而已,吃飽喝足了,廿年如一日地再叫杯咖啡,那有其它什麼特別的意思。只是,這幾年不同的是,跟著這些政治人物一起喝咖啡的,已經從國內大企業,變成國際大企業了。
要吸引國際大企業到法國投資,或至少留住在法國的國際大企業,就要減稅。減稅是新自由主義的政策,而在2002年歐元啟用了之後,減稅作為一種政策,就有了更多更新的自由了,反正財政不足可以用公債來解決,通貨壓力用整個共同體來承擔。
可是,在法蘭克福的歐洲央行不會講話嗎?
「他講的是法文嗎?」Raffarin又啜了口紅酒,用著帶了點口音的英文,對著對面的某跨國企業總裁這樣問。
註:Karl Marx(1818-1883),說過,國家是資產階級的管理委員會。當然,之前說到「民族國家從沒存在過」,應該更精確的用語是,民族國家作為一個社會現象的分析單位,是否是有效的?
當然有效,只是,我總覺得問到「國家」,用「國家利益」來解釋現象,總是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好像沒講完,隱埋了什麼可能更重要的事實。瑞典沒讓克隆(瑞典幣)消失,是因為要保存「國家利益」嗎?什麼是「國家利益」?人數多,公投贏了的,就是「國家利益」嗎?台北正在吵著坪林公投,98%也是社群利益嗎?今天大法官任命投票,台聯說,這樣的結果,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
聽膩了這種用利益來解釋一切的政治修辭。就誠實這個價值上來說,我倒還比較欣賞路易十四說的:「朕即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