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01 17:41:25寄居蟹

【比較研究筆記】國際關係理論史的歷史社會學IV

【理論的抽象化與系統化:新現實主義的出現】

新現實主義在60年代成為國際關係學界的典範,它與現實主義之間,最大的不同是,其否定了Morgenthau所認為的「追求權力與利益,是人類的本能」,這種以人為中心的角度,所推論出的國際關係秩序。Waltz認為,應該從系統的角度,來分析國際關係的現象,不是因為人,而是國家之間的系統,也就是權力平衡的目的,使得國家必須不斷追求權力的最大,推到極緻。當時,一方面配合了 Organski的國家戰爭行為理論,從歷史上戰爭發生的時間點,多是集中在二個國家之間的國家權力關係的轉折點上,也就是後進國家就要追上原霸權國家時,戰爭也就會發動(隱設了蘇聯發動攻擊的時間點),另一方面,隨著實證主義的數量化發展,數理模型應用在社會科學的研究(這也就是為什麼,美蘇二強不斷地追求核子催毀能力數量上的平衡,追求到可以將地球炸爛好幾次)。於是,為了和平的需要,預防戰爭的發生,就採用了大量的統計測量工具,造成了國際關係理論的「系統化、科學化」,而這也就是新現實主義的特色。

在這一波的國際關係理論科學化的過程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也就是核子打擊武力的戰略研究。大量的科學數據引進此間的戰略研究,於是也就有了許多新穎的概念推出:「第一擊」、「第二擊」、「大幅摧毀」、「彈性報復」……隨著美蘇核子武器的佈置,現實主義所認定到達和平的方法:權力平衡,在熱核武器發展的癲瘋之際,變成了一種「恐怖平衡」。和平是有,但是種生活在瞬間死亡的邊緣的和平。

****
如前所述,理論的抽象化與一般化,將每個行為者等同地看待,實際上是對相對較強的行為者有利的,在這種「大家都一樣」的假設下,而設想的一般性規則中,強者實際上也就擁有比較大的競爭優勢。

在新現實主義出現之前的國際關係理論,實際上已經夠抽象與一般化了,但新現實主義更是推到極致。而且,在恐怖平衡的威脅下,沒有一個國家,沒有一個理論,敢試著去否定「系統性穩定」的前題,於是,由新現實主義所設想下的外交政策,就得在現有的系統性穩定不變的狀況下,來規劃國家的行為。而現有的系統性穩定不改變,最有利的,也就是原系統的霸權---美國。

60年代出現了新現實主義,我們固然可以說,這是因為研究技術在電腦,或是量化研究上的大幅進步,但在前述的理由下,我們更要了解的是,新現實主義的出現,是在美國霸權逐漸受到威脅之際,而所設計出來,為了進一步鞏固美國霸權的理論。

也就是說,相應於60年代,首先由於法國低盪政策的發動,試圖在美蘇二元體系之外,尋求和解可能的情況下,美國的權威受到挑戰。於是乎,怎樣建構一個新的理論,要維持美國的霸權,就是美國國際關係學界的重點了,新現實主義之所以出現,並進一步成為主流,也就是在此一歷史環境下的需要所致。




註:附圖也就是Kenneth Waltz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