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1-16 19:48:26寄居蟹

【比較研究筆記】比較研究的國際面向

昨天唸了Hintez的書中第四章:'The Formation of States and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 Study in History and Politics'。跟一個朋友在網路上討論,當是讀書小組。倒也有趣,有些與論文有關,就寫下一些心得。

這一篇文章,簡單的說,重點是一個國家的憲政體制的比較研究,不只是要注意到國內的社會結構,而且同樣重要的是「國際面向」。在這裡所指的國際面向,基本上是外交、戰爭等的地緣政治因素,基於國家競爭的因素,使得該國會在體制(也就是憲政體制上),進行相應的調整,在一個競爭強度高的國家,其國家機關會以更強力的方式,整合社會,藉以動員社會資源,從事國家競爭。

作者從政治思想史的角度,提出政治體制在傳統裡的兩種典型:城市國家(city-state)及世界帝國(world empire)。前者在理念上,強調的是市民的參與,像是雅典,在參與的客觀限制下,政治體制也就以「城市」為基底; 而後者強調的是一個神人同體的君王,既然是統治者具有神格,也就是相應於「宇宙」為範圍(像是中國政治思想所說的:「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從而引出了「世界帝國」的想望。

不過,這二種極端的理念型,由於西歐社會在中古時代的「教權與王權」的緊張,從而市民社會而有相應於國家而存在的空隙,於是逐漸出現「領土國家」,三級政府也相應出現。而這帶來的效果是,一方面出現了菁英統治在理論與實際政治的正當性,在政治社會與市民社會有各自相對自主性的情況下,打破了城市國家的「過度政治化」的要求(古典政治理論,強調的是一種政治人"Homo politicus"的理想); 而另一方面,也因為教權與王權的區隔,世界帝國的想像也相應消失。當然,以上主要是理念型的層次上,就政治思想的推論,最重要的,還是經濟社會面向上,與市民社會出現的同時,是「國家」與「資本主義」的形成,在複推的財政、行政及人員的動員過程中,基於「國家競爭」的因素,在備戰的要求下,「領域政治體」,逐漸以「國家」為中心而結構。

那麼,Hintze就在這樣的架構下,進一步發展他的「比較憲政體制」:當代的憲政體制,會往「絕對國家」還是「聯邦國家」發展,是因為國際面向上「國家競爭」強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路線:法國、德國,因為面對強大的國家競爭,因而出現了「絕對國家」,而英國、美國,則有相應上,比較聯邦體制的憲政。

以上是文章大概的內容,作者從政治理論入手,配合歷史社會學,提出的「理念型」,直可與韋伯相提並論,而其將憲政體制的討論,強調國家競爭的國際面向,更為比較方法論,提供了開創性的視野。不過,有幾點批評:

1、文章一開始,強調了國內知識社群對於「國際競爭」的「翻譯」,會影響對國際面向上的重視程度。不過,作者在之後的論證,並沒有進一步發展這個面向,所以,也就有點奇怪的是,為什麼他自已在提出了荷蘭及瑞士的聯邦體制之後,為什麼二個就在地緣政治上,緊鄰德、法的國家,卻沒有相應的發展出「絕對國家」。當然,這可能有其它的國內政治社會結構的因素,不過我在這裡批評的是,從作者自身強調「國際面向」上的因素,是無法解釋這二個國家憲政體制形成。而解決的可能性,就作者的邏輯,有可能從「知識社會對國際競爭的『翻譯』」來下手,但作者並沒有深入。

2、作者對於「國際面向」上的討論,幾乎就只有「外交」與「戰爭」的二個軸線,但實際上,可能一樣重要的是「經貿金融」的因素。當然,這應只是求全全之毀,不過,就Hintze所處的德國(與19世紀未至20世紀初),當德國在國際經濟中,扮演了愈來愈重要的地位,與英、法等國競爭之際,在國際面向上的討論,忽略了經濟因素,實在有點可惜。

另外,再加上幾點回響:
1、近來的讀書,經常看到一種「認知取向」的研究策略。從符號、規範系統下手,這種取向有非常大的空間有待進一步的開發。而且,就我的了解,這也是法國政策研究學界,相對於美國學界不一樣的地方。

2、批評Hintze欠缺經濟面向,主要的原因也就是我的研究很多也就跟全球化有關。「全球化」在90年代之後所呈現的現象,當然與19世紀的國際經貿秩序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怎樣找到 Wallerstein所說的「世界體系」與「國內政經秩序」之間的關連,絕對是研究上的重要課題。

3、對於台灣,Hintze的研究提到了怎樣的聯想?我想,第一個,是台灣對於「國際競爭」的認知,因為與中國的武力外交關係,與參與國際經貿秩序等,「國家生存策略」的強調,使得「國際面向」在認知層次上,受到相當的重視。第二,這種重視,是不是轉譯到憲政體制或是其它的法律秩序了?我想,基本上是有的,不過,這得要做更精密的論證才行。




註:附圖,是張世界地圖。如果,人們對於世界的想像,可以多了這些性感與輕鬆的話,那一定會少些衝突。就引六十年代反戰標語:"Make love, not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