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16 09:19:29寄居蟹
【語言作為一種治療】是藥還是毒?
轉貼文章:以下二篇文章,是中國時報電子版1216的新聞,就分別貼上,一方面用前述所提到的「語言作為一種治療」的概念,來討論:治療什麼?為誰治療?同時,另一方面也證成「當下語言對於社會的扭曲,與理想的溝通情境愈來愈遠」的看法。相關的分析,就由下一篇文章來談。
台灣政治已到「鉅變分叉」的時刻
「真正的發現之旅,並不在於發現新的地方,重要的是去用新的眼睛看。」-法國文豪普魯斯特(MarcelProust,1871-1922)
南方朔
北高兩市的選舉結束了。由於它的動員模式已被拉高到了總統大選的層次,因而選舉的結果不但預兆了二○○四年大選的基本趨勢,也為二○○三年的台灣政治變化投下了引導變化的誘因。
凱撒式民主君王訴諸本能政治
由政治的普遍經驗已顯示出,在公民普選伊始的社會,第一波出現的泰半為凱撒式的民主君王,他們善於剝削利用歷史條件所造成的矛盾與創傷,在簡單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裡,讓人們本能式的愛恨情仇得以亢奮的宣洩,而他們自己則可藉著這種「替罪羊政治」而一路攀向權力的頂峰。由於人們非本能性的情操都需要更長時間的反省與磨練,因而訴諸本能的政治,在政治的舞台上經常會有叱風雲的時候,有些特別脆弱不幸的國家,甚至還難免讓它成為唯一的主角,眾生則成了權力祭壇上的犧牲。
而這種型態的政治,由於畛域和本能主宰了一切,包括主宰了語言,因而整個政治的格局遂淪為被陰謀、分類、定義、標籤所區隔開來的無休無止的語言拉扯和攻防,當語言的客觀性被政治所扯離,整個社會的客觀性也就當然消失。台灣任何一種政治偏好的人都可以在自我封閉的語言論述裡自鳴正義,這乃是無休無止口水戰的源起,台灣的政治除了口水,即再也沒有任何其餘。
所幸,儘管語言的客觀性消失,是非判斷的客觀性也告蕩然,但那個最終極的客觀性畢竟還是存在,那就是人民的日常生活與常識。如果我們回顧美國的政治潮流變化,即可發現到過去某種或左或右的潮流走得太遠,以「常識」為名的反潮流著作即會出現。日常生活與常識是自在人心的終極準則,台灣人民儘管被浪潮捲著起伏,但大家並非可以任由操弄的被動之人。人民的主動性在這次選舉,尤其是台北市的選舉中業已開始顯露。
因此,這次台北市的選舉有著極為獨特的指標意義。它顯示出經過過去幾年的政治擾動與癱瘓,一種新的不滿與期待業已開始形成。如果我們把台灣的政治視為一個「動態系統」,這次選舉即意謂著它是「鉅變分叉」(Catastrophicbifurcation)的出現或前兆。「鉅變分叉」是系統演化上的摹狀述辭,它的意義是說一個系統的演化都不是線性的,而是突變、躍進和超越的。當某一個低階的不穩定狀態持續一段時間,系統的內在動力即會在某一點或時間出現「分叉」,給予更高階而相對較穩定的狀態發展的機會。在「鉅變分叉」的初期,當然會新舊雜陳,最後能夠變成新的,就會被留存下來,成為下個階段主幹的一部分,那不能與時並進的,即難免會像無法長大的小枝幹一樣,以一種退化痕跡的樣子掛在那裡,供人憑弔或揶揄。
因此,當今台灣政治系統可謂已到了「鉅變分叉」的前兆時刻,它顯示出人們對那種非能力取向的,以本能為訴求的,唯權力式的,以矞宇嵬瑣的修辭口水為工具的政治型態之不滿。將「鉅變分叉」的概念用到政治上,那就是說人們已藉著這次選舉,釋放出了一種當代理論界所謂的「轉換式的政治」(Transformationalpolitics)的訊息,那就是政治已必須超越過去幾年裡的那種「舊規格」(Oldparadigm),而形成「新規格」。
由於這次選舉具有「鉅變分叉」和「轉換式的政治」的含意,它對台灣當今的政治當然具有極大的警示和催逼意義。選舉之後,民進黨立即展開檢討,國親兩黨也快速由「連宋會」做出「連宋合」的決定,這些劍及履及的反應,的確顯示出當選民做出某項具有道德張力的投票決定,並傳遞出遠多於選票之外的意義,它對整個政治形勢的確會有某種催化效果。
然而,儘管這次選舉傳遞出了極大的意義和訊息,但我們的政黨與政治人物是否真的能用新的眼睛和新的耳朵來觀察傾聽這些訊息,並主動的自我蛻變和自我革新,卻仍有待觀察。而二○○三年即將是而且應是「蛻變競爭」的時刻,只有在「蛻變競爭」上拔得先籌者,始有可能因為對自己的真誠而贏得人民的願意託付;設若仍和以往一樣將政治只化約為權力的佔有與操弄,則難免真的要成為台灣政治演化過程中掛在那裡的退化痕跡。
北高選舉結果顯示新規格形成
根據「美國政治科學學會」所成立的一個小組之研究,當今由於時代的改變,許多「舊規格」都早已不符時代的需求。就以最根本的「權力」而論,操弄式的,準野蠻的市場式的,煽惑式的,都已是「君臨式的權力」(powerover),它應被更體貼的,善良的,能力取向的「與民共生的權力」(powerwith)所取代。以最淺白的話而論,那就是無論政黨或政府都必須在權力上更加謙虛、能幹、傾聽並與民互動,並將這些顯示在決策能力上以及解決對立衝突上。除此之外,當今的政治在泛權力化中,早已將政治應負有「心靈」與「神聖」等價值面向的責任拋棄。這種價值並不只是發展出良好融洽的群己族群和社區關係而已,還包括了人與環境的關係,蓋只有如此,始有可能形成人文的願景。這並不是說「新規格」的政治是另一種道德政治,而是說它應是一種謙虛、能力、善良的願景政治。
黨政權力集中制衡機制遭削弱
但以這樣的標準看待當今的政府,它卻與此相差遠甚,甚至還南轅北轍。它的一切思維皆泛權力化,善於操縱國族符號,卻昧於具體政策的思索,而且傾向於認為有權力即可壟斷論述與理由。這種務虛不務實的特質,除了使得台灣經濟持續惡化,「改革」已成新的髒字眼外,它由於黨政權力集中所造成的一言堂,也使其內部不再有制衡機制,並因此而使它的整個黨國機制成了一個護短機制。當政治的「脫能力化」與「脫責任化」,整個台灣的各類公共問題,如教科書、假米酒、登革熱、藥物管理等,遂難免狀況頻出。當然更別說當今愈來愈嚴重的司法工具化了。
因此,二○○三年的當今的執政黨,乃是極其嚴峻的一年。根據目前之趨勢,它乃是期望以擴大政府舉債,不受公債法舉債上限的方式來緩和農漁民及勞工上街所造成的壓力,以及擴大公共支出來增加就業機會。這都是短線式的操作方法,當缺乏經濟長期發展的策略和憑藉,此種形同政府印鈔票的方法,必將使台灣財政更趨惡化。另外的跡象亦顯示,面對挑戰,諸如「三通牌」等的空間並不會太大,繼續賈勇打「外交牌」則仍可能是最大的選項。只是此類動作會有多大的內部政治效果,可能仍不宜樂觀。這也就是說,如何重新整頓內部,提振效率,做出重大而真正的「改革」,或許才是正本清源之道。只是這對民進黨政府,卻無疑的是極為艱難的考驗。
二○○三年將是民進黨政府「蛻變競爭」的考驗年。但這對國親兩黨而言,卻也未必就更輕鬆樂觀。雖然目前連宋在壓力下已有了初步合作的協議,但往後如何走下去,其難度之高,卻也不容低估。設若國親不能有所警惕,不在「蛻變競爭」上費心思,而兀自耽溺在誰配誰這種唯權力分配的問題上,則充滿了期待的民意一旦落空,更大的反噬也未嘗不可能。
眾所週知,過去多年來,國民黨在李登輝操弄下,先後分裂出新黨及親民黨。這兩個形同被掃地出門的政黨,它們的政黨行為和民進黨成了非常突兀的對比,民進黨愈來愈成為一個一言堂式的政黨,形同過去的老國民黨;而由國民黨分裂出來的政黨,則在鬱卒的心情下,變成十個人就有十個意見的政黨。它們身處政治亂局之下,每個人只有突顯自己始能爭得一點空間,他們不但對外爭、對內也爭,有些人甚至還到了不擇手段的程度。失意時的鬱卒經常又會變成得意時的膨風,他們經常懂得運用媒體,但多半也會因為表演過度而敗於媒體,新黨的泡沫化即是最好的證明。而到了今天,這種情況已非常清楚的再現於親民黨身上,至於國民黨方面,過去幾年裡被兩次分裂瓜分掉極大的政治版圖,其內部的不平衡也充份顯露在各類噪音之中。因此,當今這兩個政黨的首腦雖然做出了合作的協議,但只要一涉及權力分配等具體的問題,即難免新仇舊恨重新燃起,當然更別說有人主張的泛藍重新合併這個難度可能更高的問題了。
因此,泛藍整合在走出了第一步後,己可預料到將會是往後更多難看問題的開始。台灣的政黨合作尚乏先例,合作的結果反而經常是明合暗爭,經常大肆爆料的開始,一旦這種放話出現,相互揭短的結果,乃是雙方共同失去民心的開端。在兩黨瀰漫各種情緒而且又紀律輩份等觀念已大體消失的此刻,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其實大過不發生的機率。而更重要的,乃是當兩黨都汲汲於這種權力分配的事務,它就注定不可能思考到今年選舉所顯露出來的人民要求更好政治的期待。
台灣須蛻變競爭而非單純輪替
也正因此,當泛藍已走出合作第一步的此刻,更多後續的問題已到了必須一一加以思考的時候。當今的台灣政治所需要的乃是一場「蛻變競爭」,而不只是單純的政黨再輪替或權力分配而已。未來的政黨已不應而且也不能像以前一樣是個「權力體」或「權力分配中心」,最多只是個政黨主要支持者們的募款動員機構,再加上智庫組織。民主社會仍有黨國機器,乃是權力的疊床架屋與浪費,也將使真正的政治運作多出許多掣肘的因素。這也就是說,當今的國親兩黨,其實已有必要從更長遠的觀點進行政黨的民主改造,蓋只有如此,不只合有可能,甚至連合併也都有了機會。否則當兩個政黨天天都在談這種誰配誰的問題,當選民都覺得疲倦的時候,無論誰配誰,恐怕都失去了意義。除此之外,當今台灣各類問題皆百孔千瘡般交相逼至,經濟問題、財政問題、兩岸問題、青少年學生失學問題,這大概也更大於誰配誰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國親做好了功課與準備沒有?
今天的台灣政治已到了「鉅變分叉」的時候。所謂的「分叉」,即是大家都在等待著一場優質的「蛻變競爭」,文豪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說道:我們前面什麼也沒有,我們前面什麼都有。
而「什麼都沒有」和「什麼都有」之間,就是政黨應給的答案。
「傾聽人民的聲音」不是口號,而是作為
中時社論
在朝野都在尋求某種激情沉澱之際,近日的兩場政治高層的會面吸引了不少外界的目光,一場是扁馬會,一場是連宋會。除了在「表演政治」上的身段展現外,這兩場會面的實質部分其實不多,但有一點可以確知的是,他們都很低調,也都強調未來要「傾聽人民的聲音」。這個氣氛會不會是未來一年政壇的主調,抑或只是策略上的暫時隱忍,目前真的還看不出來,但其實選民可以很快的就能得到驗證了,不是嗎?
沒錯,前瞻二○○四,朝野陣營都有性質不同的焦慮,「二次輪替」與「政權保衛」彷如魔咒般,縈繞於所有領導菁英的腦際,但平民百姓何嘗沒有焦慮呢?距離下屆總統大選還有一年三個多月,朝野菁英嘴裡不說,但暗中的種種較勁已經啟動,接下來又會是什麼戲碼?民眾最擔心的是,為了營造勝選氣勢,藍綠再度陷入無休止對抗循環,綠營提出所有方案全被藍營卡在立院裡,以便防堵綠營有「施政成績」,綠營則不斷藉用辦弊案之名持續清算藍營的金脈,以強化「舊政權」黑金的意象,結果誰都不讓誰好過,放話政治與爆料政治依舊主導一切議題,最後就是逼迫選民在二○○四年時就「無能政權」與「黑金政權」中去二擇一,這齣戲碼在過去三年演得還不夠?還要再演一年,甚至另外一個四年?這其實是朝野政治菁英在演好「見面政治」之外,真正該思索的課題。
可以說,前瞻二○○四,擺在朝野政黨面前的功課,不能再是證明對手有多壞,而該是證明自己有多好。一個只看到對方缺點的政黨,在新世紀的競爭中,只會彰顯自己的短視與格局。其實回顧前兩次選舉,選民已經清楚的用選票向朝野提供了訊息,只不過朝野政黨是否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去解讀而已。二○○一年的立委大選,國民黨傾全力去訴求民進黨的「治國無方」,結果選舉結果證明選民更在乎的是「在野黨是怎麼野蠻的在扯後腿」;剛結束的北高市長選舉,民進黨傾全力訴求馬英九的忠誠問題、認同問題,結果選票數證明選民更在乎的是「市政問題」。換言之,這兩場選舉結果其實與鐘擺效應無關,而是朝野各自錯估人民對議題評估的智慧,在野黨如果除了證明民進黨無能之外,不能塑造自己是更佳的選項,再好的配對一樣會被選票淘汰;執政黨如果只能訴求族群、認同或是期待對手分裂,不能在執政成績上打開局面,也無從期待選民會再給四年的機會。講得白一點,未來一年朝野該審慎應對的,更多的是自己,而不是對手。
這種自省,正是朝野這幾天所念茲在茲的怎麼去「傾聽人民的心聲」。台灣人民當下在乎的是什麼?不外乎就是未來有沒有願景、生活的環境會不會更好、還賺不賺到錢、荷包會不會縮水、會不會被裁員、孩子能不能在優質的學習環境中成長、退休後會不會生活無著等。換言之,人民未來渴望支持的,將會是一組能夠提振經濟發展、削減預算赤字、穩定兩岸關係、照顧貧病弱勢、提供人民免於生活恐懼自由的經營治理團隊,不再是一組竟日用口頭炒作「誰配誰」或「誰會出賣台灣」等虛假議題的政客。這個回歸基本面的趨勢,考驗著執政黨,也考驗著反對黨。
所以,面對二○○四,關鍵的挑戰絕不在「泛藍有否整合」,而是在誰能提出更可欲的願景。這個願景的提出也不能只有修辭華麗的炫人口號,而是要有政策方案,並有執政團隊作後盾的。面對未來的一年裡,執政黨必須儘快翻轉其「治國無能」的刻板印象,如果未來一年民進黨還是不斷陷入「危機處理」、「善後降溫」的泥淖裡,提不出像樣政績,那麼面臨「二次政黨輪替」並不會令人意外。同樣的,在野黨必須儘快擺脫昔日威權、黑金的刻板印象,如果未來一年還是自陷整合紛擾,權謀操作多過政見訴求,那麼整個世代被淘汰也就怨不得誰了。
一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執政黨說要拚經濟,在野黨說要團結共同解決台灣的困境,這個主調都沒抓錯,但做不做得到,民眾還有一年可以檢證。
台灣政治已到「鉅變分叉」的時刻
「真正的發現之旅,並不在於發現新的地方,重要的是去用新的眼睛看。」-法國文豪普魯斯特(MarcelProust,1871-1922)
南方朔
北高兩市的選舉結束了。由於它的動員模式已被拉高到了總統大選的層次,因而選舉的結果不但預兆了二○○四年大選的基本趨勢,也為二○○三年的台灣政治變化投下了引導變化的誘因。
凱撒式民主君王訴諸本能政治
由政治的普遍經驗已顯示出,在公民普選伊始的社會,第一波出現的泰半為凱撒式的民主君王,他們善於剝削利用歷史條件所造成的矛盾與創傷,在簡單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裡,讓人們本能式的愛恨情仇得以亢奮的宣洩,而他們自己則可藉著這種「替罪羊政治」而一路攀向權力的頂峰。由於人們非本能性的情操都需要更長時間的反省與磨練,因而訴諸本能的政治,在政治的舞台上經常會有叱風雲的時候,有些特別脆弱不幸的國家,甚至還難免讓它成為唯一的主角,眾生則成了權力祭壇上的犧牲。
而這種型態的政治,由於畛域和本能主宰了一切,包括主宰了語言,因而整個政治的格局遂淪為被陰謀、分類、定義、標籤所區隔開來的無休無止的語言拉扯和攻防,當語言的客觀性被政治所扯離,整個社會的客觀性也就當然消失。台灣任何一種政治偏好的人都可以在自我封閉的語言論述裡自鳴正義,這乃是無休無止口水戰的源起,台灣的政治除了口水,即再也沒有任何其餘。
所幸,儘管語言的客觀性消失,是非判斷的客觀性也告蕩然,但那個最終極的客觀性畢竟還是存在,那就是人民的日常生活與常識。如果我們回顧美國的政治潮流變化,即可發現到過去某種或左或右的潮流走得太遠,以「常識」為名的反潮流著作即會出現。日常生活與常識是自在人心的終極準則,台灣人民儘管被浪潮捲著起伏,但大家並非可以任由操弄的被動之人。人民的主動性在這次選舉,尤其是台北市的選舉中業已開始顯露。
因此,這次台北市的選舉有著極為獨特的指標意義。它顯示出經過過去幾年的政治擾動與癱瘓,一種新的不滿與期待業已開始形成。如果我們把台灣的政治視為一個「動態系統」,這次選舉即意謂著它是「鉅變分叉」(Catastrophicbifurcation)的出現或前兆。「鉅變分叉」是系統演化上的摹狀述辭,它的意義是說一個系統的演化都不是線性的,而是突變、躍進和超越的。當某一個低階的不穩定狀態持續一段時間,系統的內在動力即會在某一點或時間出現「分叉」,給予更高階而相對較穩定的狀態發展的機會。在「鉅變分叉」的初期,當然會新舊雜陳,最後能夠變成新的,就會被留存下來,成為下個階段主幹的一部分,那不能與時並進的,即難免會像無法長大的小枝幹一樣,以一種退化痕跡的樣子掛在那裡,供人憑弔或揶揄。
因此,當今台灣政治系統可謂已到了「鉅變分叉」的前兆時刻,它顯示出人們對那種非能力取向的,以本能為訴求的,唯權力式的,以矞宇嵬瑣的修辭口水為工具的政治型態之不滿。將「鉅變分叉」的概念用到政治上,那就是說人們已藉著這次選舉,釋放出了一種當代理論界所謂的「轉換式的政治」(Transformationalpolitics)的訊息,那就是政治已必須超越過去幾年裡的那種「舊規格」(Oldparadigm),而形成「新規格」。
由於這次選舉具有「鉅變分叉」和「轉換式的政治」的含意,它對台灣當今的政治當然具有極大的警示和催逼意義。選舉之後,民進黨立即展開檢討,國親兩黨也快速由「連宋會」做出「連宋合」的決定,這些劍及履及的反應,的確顯示出當選民做出某項具有道德張力的投票決定,並傳遞出遠多於選票之外的意義,它對整個政治形勢的確會有某種催化效果。
然而,儘管這次選舉傳遞出了極大的意義和訊息,但我們的政黨與政治人物是否真的能用新的眼睛和新的耳朵來觀察傾聽這些訊息,並主動的自我蛻變和自我革新,卻仍有待觀察。而二○○三年即將是而且應是「蛻變競爭」的時刻,只有在「蛻變競爭」上拔得先籌者,始有可能因為對自己的真誠而贏得人民的願意託付;設若仍和以往一樣將政治只化約為權力的佔有與操弄,則難免真的要成為台灣政治演化過程中掛在那裡的退化痕跡。
北高選舉結果顯示新規格形成
根據「美國政治科學學會」所成立的一個小組之研究,當今由於時代的改變,許多「舊規格」都早已不符時代的需求。就以最根本的「權力」而論,操弄式的,準野蠻的市場式的,煽惑式的,都已是「君臨式的權力」(powerover),它應被更體貼的,善良的,能力取向的「與民共生的權力」(powerwith)所取代。以最淺白的話而論,那就是無論政黨或政府都必須在權力上更加謙虛、能幹、傾聽並與民互動,並將這些顯示在決策能力上以及解決對立衝突上。除此之外,當今的政治在泛權力化中,早已將政治應負有「心靈」與「神聖」等價值面向的責任拋棄。這種價值並不只是發展出良好融洽的群己族群和社區關係而已,還包括了人與環境的關係,蓋只有如此,始有可能形成人文的願景。這並不是說「新規格」的政治是另一種道德政治,而是說它應是一種謙虛、能力、善良的願景政治。
黨政權力集中制衡機制遭削弱
但以這樣的標準看待當今的政府,它卻與此相差遠甚,甚至還南轅北轍。它的一切思維皆泛權力化,善於操縱國族符號,卻昧於具體政策的思索,而且傾向於認為有權力即可壟斷論述與理由。這種務虛不務實的特質,除了使得台灣經濟持續惡化,「改革」已成新的髒字眼外,它由於黨政權力集中所造成的一言堂,也使其內部不再有制衡機制,並因此而使它的整個黨國機制成了一個護短機制。當政治的「脫能力化」與「脫責任化」,整個台灣的各類公共問題,如教科書、假米酒、登革熱、藥物管理等,遂難免狀況頻出。當然更別說當今愈來愈嚴重的司法工具化了。
因此,二○○三年的當今的執政黨,乃是極其嚴峻的一年。根據目前之趨勢,它乃是期望以擴大政府舉債,不受公債法舉債上限的方式來緩和農漁民及勞工上街所造成的壓力,以及擴大公共支出來增加就業機會。這都是短線式的操作方法,當缺乏經濟長期發展的策略和憑藉,此種形同政府印鈔票的方法,必將使台灣財政更趨惡化。另外的跡象亦顯示,面對挑戰,諸如「三通牌」等的空間並不會太大,繼續賈勇打「外交牌」則仍可能是最大的選項。只是此類動作會有多大的內部政治效果,可能仍不宜樂觀。這也就是說,如何重新整頓內部,提振效率,做出重大而真正的「改革」,或許才是正本清源之道。只是這對民進黨政府,卻無疑的是極為艱難的考驗。
二○○三年將是民進黨政府「蛻變競爭」的考驗年。但這對國親兩黨而言,卻也未必就更輕鬆樂觀。雖然目前連宋在壓力下已有了初步合作的協議,但往後如何走下去,其難度之高,卻也不容低估。設若國親不能有所警惕,不在「蛻變競爭」上費心思,而兀自耽溺在誰配誰這種唯權力分配的問題上,則充滿了期待的民意一旦落空,更大的反噬也未嘗不可能。
眾所週知,過去多年來,國民黨在李登輝操弄下,先後分裂出新黨及親民黨。這兩個形同被掃地出門的政黨,它們的政黨行為和民進黨成了非常突兀的對比,民進黨愈來愈成為一個一言堂式的政黨,形同過去的老國民黨;而由國民黨分裂出來的政黨,則在鬱卒的心情下,變成十個人就有十個意見的政黨。它們身處政治亂局之下,每個人只有突顯自己始能爭得一點空間,他們不但對外爭、對內也爭,有些人甚至還到了不擇手段的程度。失意時的鬱卒經常又會變成得意時的膨風,他們經常懂得運用媒體,但多半也會因為表演過度而敗於媒體,新黨的泡沫化即是最好的證明。而到了今天,這種情況已非常清楚的再現於親民黨身上,至於國民黨方面,過去幾年裡被兩次分裂瓜分掉極大的政治版圖,其內部的不平衡也充份顯露在各類噪音之中。因此,當今這兩個政黨的首腦雖然做出了合作的協議,但只要一涉及權力分配等具體的問題,即難免新仇舊恨重新燃起,當然更別說有人主張的泛藍重新合併這個難度可能更高的問題了。
因此,泛藍整合在走出了第一步後,己可預料到將會是往後更多難看問題的開始。台灣的政黨合作尚乏先例,合作的結果反而經常是明合暗爭,經常大肆爆料的開始,一旦這種放話出現,相互揭短的結果,乃是雙方共同失去民心的開端。在兩黨瀰漫各種情緒而且又紀律輩份等觀念已大體消失的此刻,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其實大過不發生的機率。而更重要的,乃是當兩黨都汲汲於這種權力分配的事務,它就注定不可能思考到今年選舉所顯露出來的人民要求更好政治的期待。
台灣須蛻變競爭而非單純輪替
也正因此,當泛藍已走出合作第一步的此刻,更多後續的問題已到了必須一一加以思考的時候。當今的台灣政治所需要的乃是一場「蛻變競爭」,而不只是單純的政黨再輪替或權力分配而已。未來的政黨已不應而且也不能像以前一樣是個「權力體」或「權力分配中心」,最多只是個政黨主要支持者們的募款動員機構,再加上智庫組織。民主社會仍有黨國機器,乃是權力的疊床架屋與浪費,也將使真正的政治運作多出許多掣肘的因素。這也就是說,當今的國親兩黨,其實已有必要從更長遠的觀點進行政黨的民主改造,蓋只有如此,不只合有可能,甚至連合併也都有了機會。否則當兩個政黨天天都在談這種誰配誰的問題,當選民都覺得疲倦的時候,無論誰配誰,恐怕都失去了意義。除此之外,當今台灣各類問題皆百孔千瘡般交相逼至,經濟問題、財政問題、兩岸問題、青少年學生失學問題,這大概也更大於誰配誰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國親做好了功課與準備沒有?
今天的台灣政治已到了「鉅變分叉」的時候。所謂的「分叉」,即是大家都在等待著一場優質的「蛻變競爭」,文豪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說道:我們前面什麼也沒有,我們前面什麼都有。
而「什麼都沒有」和「什麼都有」之間,就是政黨應給的答案。
「傾聽人民的聲音」不是口號,而是作為
中時社論
在朝野都在尋求某種激情沉澱之際,近日的兩場政治高層的會面吸引了不少外界的目光,一場是扁馬會,一場是連宋會。除了在「表演政治」上的身段展現外,這兩場會面的實質部分其實不多,但有一點可以確知的是,他們都很低調,也都強調未來要「傾聽人民的聲音」。這個氣氛會不會是未來一年政壇的主調,抑或只是策略上的暫時隱忍,目前真的還看不出來,但其實選民可以很快的就能得到驗證了,不是嗎?
沒錯,前瞻二○○四,朝野陣營都有性質不同的焦慮,「二次輪替」與「政權保衛」彷如魔咒般,縈繞於所有領導菁英的腦際,但平民百姓何嘗沒有焦慮呢?距離下屆總統大選還有一年三個多月,朝野菁英嘴裡不說,但暗中的種種較勁已經啟動,接下來又會是什麼戲碼?民眾最擔心的是,為了營造勝選氣勢,藍綠再度陷入無休止對抗循環,綠營提出所有方案全被藍營卡在立院裡,以便防堵綠營有「施政成績」,綠營則不斷藉用辦弊案之名持續清算藍營的金脈,以強化「舊政權」黑金的意象,結果誰都不讓誰好過,放話政治與爆料政治依舊主導一切議題,最後就是逼迫選民在二○○四年時就「無能政權」與「黑金政權」中去二擇一,這齣戲碼在過去三年演得還不夠?還要再演一年,甚至另外一個四年?這其實是朝野政治菁英在演好「見面政治」之外,真正該思索的課題。
可以說,前瞻二○○四,擺在朝野政黨面前的功課,不能再是證明對手有多壞,而該是證明自己有多好。一個只看到對方缺點的政黨,在新世紀的競爭中,只會彰顯自己的短視與格局。其實回顧前兩次選舉,選民已經清楚的用選票向朝野提供了訊息,只不過朝野政黨是否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去解讀而已。二○○一年的立委大選,國民黨傾全力去訴求民進黨的「治國無方」,結果選舉結果證明選民更在乎的是「在野黨是怎麼野蠻的在扯後腿」;剛結束的北高市長選舉,民進黨傾全力訴求馬英九的忠誠問題、認同問題,結果選票數證明選民更在乎的是「市政問題」。換言之,這兩場選舉結果其實與鐘擺效應無關,而是朝野各自錯估人民對議題評估的智慧,在野黨如果除了證明民進黨無能之外,不能塑造自己是更佳的選項,再好的配對一樣會被選票淘汰;執政黨如果只能訴求族群、認同或是期待對手分裂,不能在執政成績上打開局面,也無從期待選民會再給四年的機會。講得白一點,未來一年朝野該審慎應對的,更多的是自己,而不是對手。
這種自省,正是朝野這幾天所念茲在茲的怎麼去「傾聽人民的心聲」。台灣人民當下在乎的是什麼?不外乎就是未來有沒有願景、生活的環境會不會更好、還賺不賺到錢、荷包會不會縮水、會不會被裁員、孩子能不能在優質的學習環境中成長、退休後會不會生活無著等。換言之,人民未來渴望支持的,將會是一組能夠提振經濟發展、削減預算赤字、穩定兩岸關係、照顧貧病弱勢、提供人民免於生活恐懼自由的經營治理團隊,不再是一組竟日用口頭炒作「誰配誰」或「誰會出賣台灣」等虛假議題的政客。這個回歸基本面的趨勢,考驗著執政黨,也考驗著反對黨。
所以,面對二○○四,關鍵的挑戰絕不在「泛藍有否整合」,而是在誰能提出更可欲的願景。這個願景的提出也不能只有修辭華麗的炫人口號,而是要有政策方案,並有執政團隊作後盾的。面對未來的一年裡,執政黨必須儘快翻轉其「治國無能」的刻板印象,如果未來一年民進黨還是不斷陷入「危機處理」、「善後降溫」的泥淖裡,提不出像樣政績,那麼面臨「二次政黨輪替」並不會令人意外。同樣的,在野黨必須儘快擺脫昔日威權、黑金的刻板印象,如果未來一年還是自陷整合紛擾,權謀操作多過政見訴求,那麼整個世代被淘汰也就怨不得誰了。
一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執政黨說要拚經濟,在野黨說要團結共同解決台灣的困境,這個主調都沒抓錯,但做不做得到,民眾還有一年可以檢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