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9 07:45:15寄居蟹

【讀書筆記】留學法國V

「我們就說一些法國學術的特殊性好了,我想妳知道,法國的論文格式裡,沒有『文獻回顧』這個部分。」

我對著Y說,Y一直點頭,看來不只是同意我說的話,而且還覺得這一點不一樣,值得再用多點幾個頭,強調一下。

「或至少,『文獻回顧』並不是像我們所習慣的那麼重要。」我想到了我自已的論文,我還是覺得多多少少得要做一些文獻回顧的事。

***
知道法國人的論文不寫文獻回顧,是因為我寫DEA論文後,請了一個法國朋友幫我看我的論文,她看到了「文獻回顧」的部分,不會翻譯,然後跟我說,法國沒有這個概念。

那時候真是有點震撼。「那麼問題意識怎麼出來?」我問我的法國朋友,她已經拿了博士學位,在學校也有課。

「難道你得要參考過了所有的食譜,才能做晚餐嗎?」她笑得很開心,讓我覺得我問的問題很笨。

笨的還不只是如此--雖然不是發生在我的身上,但那種感覺也一定覺得自已很笨--留德的朋友轉述了個他的朋友的故事給我聽,說到那朋友寫了一大篇文章給他的指導教授,是有關他的論文的。文章裡,列了一大堆大哥大姐的書與文章,指導教授拿了筆,一直劃叉,就剩下一點點,然後說:「這個才是你的東西,說清楚就好了。」

真是夠震撼了的。這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不同的經驗。我們總是要唸很多重要的學者,不重要的也沒有關係,反正愈多愈好,寫下他們的意見,證明有人說過,然後再發展自已的想法。

「注愈少愈好。」朋友拿了一頁他指導教授發的講義,德文的,他翻成了中文跟我說。就這短短的五個字,卻著實讓我震撼許久。

***
問題意識怎麼出來,當然是讀過了許多的文獻,但卻沒有必要用太多的篇幅,還特別一個標題,寫到這個人怎麼說,那個人講了什麼,差別是什麼,又有什麼一樣的。

「別人怎麼說,對問題意識的形成,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說。你就在適當的時候,引一下相關的文獻就可以了。」我的法國朋友跟我這樣說。

「『文獻回顧』當然是論文中的一部分,但卻也沒有必要為了問題意識,特別花了個小節寫『文獻回顧』,就是將問題意識寫清楚就好了」。她跟著繼續說。

「有些地方當然是要注的,而『注愈少愈好』的意義也就是,可以用很多理所當然的話來說,直接地說,說得清楚了,那也就夠了。」留德的朋友說。

「清楚,也就夠了」。如果將德國法國的寫作經驗整理一下,那麼說的都是同樣的話。

***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當我說「我們」時,我也不知道美國是不是如此,但我是那麼確定的覺得,這裡說的「我們」,至少是台灣人--是因為什麼原因,好像大家都拼死命地引注,但什麼時候要注不要注,卻不是那麼地清楚。但就是隱隱地有種感覺,就是抬出愈多的權威,或者,是引了愈多的注,本身也就具有權威,然後跟著就比較安心。好像這樣一來,就是跟其它人說,我讀了很多書。

但,論文,或所有的研究,重要的不是比讀的書多,不是將自已變成了個「兩腳書櫥」,然後抬出了一堆的名字、掉書袋。而是,要有個觀點,並提供了解釋的力道。

***
「從這裡,我覺得可以進一步來說,我所覺得的『法國的特殊性』…」





註: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加裔的美國學者。我很喜歡這個學者,他被認為是「制度論的經濟學家」,講了很多有趣的話,像是「學院中的經濟學教席,最大的功用,就是減少經濟學家的失業率。」可以想像他對學院經濟學--或者就是主流經濟學的反感。他不僅是位重要的經濟學家--寫了許多非常著名的書,如【富裕社會】、【權力的剖析】、【不確定的年代】、【新工業國家】--而且,還是美國總統的重要經濟幕僚,並擔仼過美國駐印大使。

不過,這裡提到他,就只是短短地引一個重點:他也強調,注愈少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