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7 23:25:16阿龍

綠色癌症--小花蔓澤蘭

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 H. B. K.),大陸地區稱為薇甘菊,為菊科蔓澤蘭屬蔓性草本植物,因台灣植物誌尚無此植物之記載,因此依歐辰雄教授之建議將本植物中名稱之為小花蔓澤蘭。原生於中南美洲,具無性及種子繁殖能力,匍匐莖的節及節間均可長出不定根,為趨光性植物,在台灣生長於10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山野開闊地、溪谷、荒地、荒廢果園及道路兩旁,花期為11月至翌年1月,種子在台灣約於11月中旬至12 月下旬成熟,種子量多輕盈可隨風飄遠,繁殖力極強。在台灣,早期僅於台灣南部地區出現,現今於中低海拔山區均可看見其蹤跡,由於其快速生長攀援於林木,被其覆蓋包住的樹木,常無法獲得充分光照與空氣,最後死亡,隨之影響鳥類或其它野生動物的棲息,形成經濟上及生態上嚴重的危害。
由於小花蔓澤蘭危害甚鉅,各國無不投入大量人力及心血,研究防治小花蔓澤蘭。大陸約於1995年入侵深圳造成林木大面積(4萬多畝)之危害,為此2000年8月組成3000人大軍進行人工防除,共除滅960畝,也由於近年來在廣東東南沿海大量發生小花蔓澤蘭,而驚動大陸國務院,調撥經費請名昆蟲家李麗英教授主持,成立了龐大的生物防治研究小組,積極進行其生物防治研究工作,同時也聘請孔國輝黃忠良及胡啟明等人研究小花蔓澤蘭之個體生態研究及其特性,將小花蔓澤蘭列為國家科技重點發展研究之一;馬來西亞早期為地面覆蓋物,植於垃圾掩埋場及寸草不生之惡地,但隨後卻蔓延成災,在1996年曾研究以Cercospora mikaniacola(澤蘭尾孢菌)作生物防治工作;澳洲的大學發現入侵後,隨即在網路上散布訊息並開始監測其族群及研究防治工作;印度1940年代早期,小花蔓澤蘭已出現在印度東北部,對農林栽培業造成威脅,如茶、竹、蘆葦、板栗樹及油加利樹等造成重大傷害,為此還與巴西、墨西哥、英國跨國合作,自小花蔓澤蘭原產地巴西、千里達引進一種在原產地會感染小花蔓澤蘭之銹病菌,從事生物防治法的可行性;小花蔓澤蘭在香港蔓延後,引起居民、議會及媒體相當大的關注,政府官方網站還特地設立小花蔓澤蘭專區,向民眾介紹小花蔓澤蘭的形態及呼籲全民動手除蔓,並舉辦拔除小花蔓澤蘭比賽;台灣則先從屏東地區的林班地及果園傳出危害,當地賞鳥人士將其對樹木的重大危害稱為 “生態殺手”或“綠癌”,當時大家認為其為原生的蔓澤蘭(M. cordata),不久花蓮傳出小花蔓澤蘭覆蓋美崙山公園,為了瞭解及防除該物種,當地的生物老師首先由網路獲知此植物應為小花蔓澤蘭(當時大陸的網站稱其為薇甘菊),並發動師生及民眾於美崙山舉辦除蔓淨山活動。由於災情頻傳,林務局於2000年委由屏東科技大學開始進行小花蔓澤蘭之各項研究,2001年9月於花蓮舉辦「全面除蔓澤蘭計畫」。因小花蔓澤蘭人侵影響島上植物生態,為正本清源,農委會2001年11月召開研商有關「研擬建立外來物種對國內生態影響之監測系統」會議。
小花蔓澤蘭目前已為本島侵凌性最強的外來入侵植物,民眾、林農及相關防治單位皆想獲得到更多的相關資訊,故作者透過文獻蒐集及實地現況觀察,冀期給欲瞭解其特性或控制其族群的人們,提供更多元的資訊予以參酌,亦期盼各界人士給吾人多方指教,以充實有關小花蔓澤蘭更多的資訊。


資料來源:http://tnl.org.tw/article/conserv/mik1/mik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