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03 10:25:19巴卡拉夫

自我呢喃

『很久沒有一個人自言自語了』我昨晚躺在床上時這樣的想著,那時候身上還存有點酒意,腦神經處在一種極度鬆弛舒坦的狀態,皮膚每一個細孔不斷的吸吐著窗戶吹透進的自然涼風,院子裡的泥土還蘊著午後那一陣雨的潮濕,那時就是連這麼細微的波動都能夠察覺的出來。

我刻意的扮演起自己與另一個角色,製造一個對談的話題與環境,雖然兩個角色都是自己,但是頗有一種講者與聆聽者的真實情境,某種程度也像是一場一個人錄製對白的廣播劇,說話的人需要製造情緒,而聽者必須虛擬情境。

『最近我一直在那轉圈圈,今天晚上特別的嚴重,暈眩了』我說

『暈眩?總有各來由吧?不會是真的在原地轉ㄚ轉的吧!』另一個我說

『我想跟今晚和舊同事聚餐有關!』我說

『是很不開心的聚會嗎?那就別去阿?你總是強迫自己去做不開心的事,連一場聚會也不例外。』另一個我說

『不,不是那樣的,這場聚會很開心,即使在去聚會前被董事長特助約談到很晚又再加上花費了一筆昂貴的計程車費都覺的很值得的聚會。』我說

『難道跟那天晚上是Lady’s Night,只有女士有提供免費的酒有關。』另外一個我說

『我雖然不富有,但是也沒窮到那樣的地步,何況是那一杯酒的價值而以,只是你為什麼知道當晚是Lady’s Night呢?』我說

『我就是你,你也是我,你再那我當然也在,別忘了我只是暫時分離出來而已。』另一個我說

書台上的音響無故的停擺,已經好幾個夜晚沒有音樂了,兩個千瓦的音箱在沒有音源電流經過的情況下一定覺得很孤單,它暫時失去了工作的樂趣,處在那裡像極了過度臃腫的”花瓶”,櫃子裡的音樂CD碟片在音響停擺的時候只能暫時拿來當鏡子,只是我需要那麼多鏡子幹麻。

『你還是沒有説出令你轉不出來暈眩的原因,你了解我個性的,請不要拐彎抹角的,沒爵士樂已經夠嘔了。』另一個我又說了

『好吧!不過我不確定是否真是這樣,我.....』我遲疑著

『別支支吾吾的,你想增加我沒音樂聽的煩躁嗎?或許你真的打算那樣作,你快要達到你的目的了。』另一個我說著

『你會不會覺得有些事是一種喚起式的印象衝突。』我說

『喚起式的印象衝突?什麼鬼東東阿,說清楚一點可以嗎!』另一個我抱怨著

『就是沒見著面或是沒談論的時候,一點衝擊也沒有,但是當有了談話或是見著了面,記憶就會開始挖掘,把本來置在角落的感覺給通通掘了出來,而感覺逐漸在腦中變成一種印象,而跟許多現實的束縛衝突著。』我說

『很彎曲的解釋耶,我大膽的假設,跟感情有關對吧!』另一個我露出猜疑的表情

『不盡然,但是也可以說算吧,只是感情可以牽扯的層面很廣,從對某些人事物的情感、對工作與生活的態度認知都有可能是感情的延續,況且那可能像氣體般的隨著風勢而無限擴張,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我說

『其實是你不想承認些什麼事吧!我想去睡覺了,睡覺的時間是自己的,至少不是浪費在一個暈眩到什麼事都說不清楚的人身上,掰。』另一個我打著哈欠說

『ㄟ,我不是不說,我只是在做前面的舖成而已,再待一會嗎!』我發出懇求的口吻

「兩個我」的對話停止在另一個我消失的那一刻,暈眩的這個情形並沒有形成什麼結果論,但是似乎有這麼一點了解的味道,如過能夠突破自己承不承認的關卡,那暈眩的疑問將豁然開朗。

有時候一個人扮演兩個角色是需要的,這一番的呢喃讓我的酒意醒了,我開始了解這”暈眩”是怎麼一回事?只是,這份清醒不完全,就像是書台的音響,仍沉沉的睡著,或許它也暈眩了,只是自己不承認而已。


PS:這圖跟文章似乎沒什麼連結性,只是我挺愛那老K國王的表情
攝於北海道札幌市的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