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夠了!
時時清醒的結果
必然瘋狂。
Chili
時常打哈欠,偶爾清醒時思考嚴肅的問題
哈哈哈
To Chilli
所以妳現在不打哈欠啦?!
Chili
我知道我說了些很艱澀的字句,所謂科技的意義,其實連自己也不能很清楚定義,但我總覺得那不只是使用...這麼單純而已,它對整個社會影響層面太大了,簡單的來說就是有太多蝴蝶效應。(那我為什麼有非想不可的想法呢?是好奇還是自視為知識份子的使命感?總之就是隱約覺得不對勁。)
而已被預先設定的人機介面,就類似商品傳達了設計者的價值觀,最大宗為帶來方便。(但是方便不一定環保、健康,甚至於很多時候反而培養自私)
最後我們除了拼命回收寶特瓶、漂白筷,還會看到記者訪問罹難者家屬:你的心情如何?(日子過的太方便,誰還會將心比心?)
這只是我突然想到的例子啦,不一定很對,
但是總有一點點,可以思考的價值。
我畢製的劇本,就想探討這類的核心!
Chili
不能同意YV更多。
(書法、繁體、手工業、郵寄信件、柑仔店族繁..)
但我們緬懷的那個時代
那麼多人在金字塔底下掙扎。
科技讓一批批新人崛起(能處理人與自然、數學符號世界的能力取代天命,而那群人走的真快),
不夠頂尖但很努力的知識份子漸成為中產階級
然後我們都努力的不要掉下去,
為數不少的人甚至還想朝頂端邁進。
(雖然我對金字塔的價值觀存疑,暫且不談。)
莫札特和蕭邦藉由科技跨越了時空鑽進我們耳朵裡
所以我很難排斥科技,可是我厭惡它的日新又新
該怎麼說...是它走的太快,還是我自己跟不上?
我印象中的科技還來不及產生、延續甚至反思它的意義,就在商業價值掛帥下汰舊換新了。
(這樣快速輪替、已被預先設定的人機介面,不會養成一些價值觀嗎?我們也要這樣對待人類嗎?)
遇上這種問題,我真的常常無言。
但是在事後,又會自責、自顧自的想了很多
明明有那麼多話想說,那麼多問題想問
怎麼會找不到,一個下筆的方式和出口?
YV
假如妳仔細想想當年簡體字為什麼要普遍施行的原因,就知道昱宏的龜毛了。
其實簡體字也經過三次改變才變成今天這模樣。早年更不可解。
正在學習「漢字歷史」的人就知道這種落失可惜的地方。
寫書法的人可以站在他的一首五言絕句前面跟妳講二十個故事,寫簡字的人能講幾個?
當英語剪短拉丁文和希臘文,而美語又剪短英語的時侯,教文學和語言學的老師通常都是抱著 The Merriam-Webster Word Histories 長吁短歎的!當我們看著 Limousin --> limousine --> limo...
可是我們不能一邊稱讚貴族文化的精美藝術一邊罵全世界物品塑料化的庸俗,然後又一邊稱讚工業化使得民用品普及、家家戶戶都可以享受物質不匱乏的好處....這是輕薄短小講求速度的時代,通常我們只是無言。
我两体都有
可是简体字很令人讨厌吗?>_<"
YV
妳得學繁體字!
不過妳一定看懂的啦!
YW
简体字~~
時時清醒的結果
必然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