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7 00:41:35YV

連鎖店

傳統餐廳或飲食事業沒有「連鎖店」這種東西,大部分的店還以「只此一家、別無分號」自豪。在「管理」這洋名詞兒進來之前,他們用「獨家之密」、甚至「傳媳不傳女」的方式保持獨特性。

羅東的數十年老店【林場肉羹】的肉羹好吃又便宜,生意好得不像話,但是他們不開分店,要吃就去羅東!他們沒有多餘的店租和人事開銷,所以十幾年來維持一碗十幾片肉羹卻只收三十元的價錢,要客人站著吃也可以。全年無休,除夕賣到圍爐前夕,大年初一清早又開賣。

最近幾年來,大家開店都非常「安迪‧沃荷」!每次聽到一個什麼新店開幕,才沒幾天好光景,就看到這些志得意滿的老闆在電視上分享他們的成功經營,開口閉口就是「公館那個點、南京東路那個點、台中那個點、高雄那個點和上海那個點」。

去年我們離開台北十五天,途中廖北亞忽然說:「等我們回到台北,【張記韮菜包】會不會不見了?」我們還笑他杞人憂天,沒想到回到台北想去解饞,它真的不見了!!!(所幸張老伯另外買了房子,九月六號重新開張,在中華路一段200號繼續營業。)不但【張記】包子,連【新東陽】內湖「點」、建國南路和南京東路口的【台灣小吃/蚵仔麵線】都一併不見了!我們從機場下來繞一大圈台北市,所有想吃的東西都不見了!才兩週,不是兩個月或兩年!更誇張的是:我們之前還幾乎週週買的某牌仙草凍,也一併絕跡!常說滄海桑田,沒想到兩週可以完成這麼多遷移、倒店又開店的大事!

台長的家位於「新都心」的邊緣,更常看到「分店血淚」。老牌紅歌星變立法委員以後開的滷肉飯連鎖店分店、人氣商品蛋塔連鎖店分店、大尺碼衣服連鎖店分店、知名日式料理連鎖店分店、寵物店連鎖店分店、平價牛排連鎖店分店、懷石料理、拉麵、薑母鴉、羊肉爐、汽車美容…開了又關、關了換人又開、開了又關。我不是「學管理的」,自然不懂「加盟店」業者撘便車的無奈,也無法猜測那些開放加盟的老闆在想什麼,只知道裝潢業者可能還滿開心。偶而經過一家無人問津的「名店分店」覺得很心酸,心裡只想到 Nikki Giovanni 的 “Nikki-Rosa”:
…And even though you remember
Your biographers never understand
Your father’s pain as he sells his stock
And another dream goes…

假如「開分店」或「開放加盟店」可能潛藏這麼多「吃掉老本」的危機,為什麼還是有人要前仆後繼、視死如歸去做?以前,我用《公民與道德》課本教的詮釋角度想像商人的動機:「利潤」、「成功形象」、「造福(偏遠?)消費者」、「自我實現」。今天,我坐在每一條街都有的【丹X咖啡】、【怡X咖啡】、【Star/dollar】對面的【赤阪拉麵】吃晚餐,看著大玻璃窗外樓下一隻小狗對著所有電線桿做的事,我彷彿有些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