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20 21:08:15牛兒VS.花仔
【CHEERS雜誌】-獨特,才能歷久彌新
獨特,才能歷久彌新
===========================
在瑞典的東南邊,有一個北歐最有名的玻璃與水晶的設計與手工打造重鎮:斯墨蘭(Smaland)。
她是個隱身在湖光山色裡的恬靜小鎮,全世界知名,261年歷史的Kosta Boda、105年歷史的Orrefors等15個手工玻璃與水晶大廠,都在這裡。
每年夏天,全世界的玻璃與水晶藝品愛好者都會來到這裡收集最新的藝品與餐具。遊客們則喜歡到工作坊裡參觀,目睹工匠們把火爐裡熾熱、半液態半固態的紅色火球拿到室溫下,在桌上滾動,用嘴巴陣陣吹氣,拉出形狀,手隔著隔熱砂布塑型、剪玻璃、加入色彩,每一道手續都在精準的時間控制下巧妙地完成。變魔術似的,一個獨特的水晶杯就此誕生。
熟練的技術是玻璃與水晶工業重要的競爭力之一,然而,獨特的設計感,才是真正吸引全球收藏家與遊客千里迢迢來買瑞典的水晶與玻璃的關鍵。
「設計獨特,才能歷久彌新,」英國籍的汽車設計師史提夫‧哈波(Steve Harper)指出瑞典產品的設計獨樹一格,馳名全球的原因。
走進位於Orrefors設計總部的博物館,展示櫃坐著一尊尊水晶藝品與餐具,優雅、簡潔的線條、不喧鬧的色彩、靜靜散發著質感。人們以為這是即將推出的新產品,但是,仔細端詳打造的年份,才恍然發現這些都是Orrefors在19世紀末年至20世紀末之間的產品。
融合美感與功能
什麼樣的獨特設計感,讓這些水晶歷久彌新?
融合功能與美感,是瑞典設計的最大特色。
同樣是水晶杯,瑞典設計、手工打造的,就是不一樣。
一般來說,杯子都是圓筒狀,手部必須施力才能防止杯子掉下,但是,Orrefors設計師蓮娜.伯斯充(Lena Bergstr彲)設計的「緊握」(Sqeeze)完全不同。
她觀察人們用手握著杯子的習慣,在原本圓筒狀的杯子周圍,巧妙地塑出完美的弧度,這樣一來,杯子不僅有著人體曲線般的美感,人們拿著杯子時,再也不需費力。
把功能與美感發揮到極致的「緊握」,不僅為蓮娜第六度奪得「瑞典卓越設計獎」(Excellent Sweden Design Award)的榮耀。Orrefors還將「緊握」製作成2003年全球型錄的封面,人們一望即怦然心動;今年夏天,Orrefors甚至在總部的展示中心開幕首展中,為蓮娜舉辦一場新作品個展:「與蓮娜的夏日之約」。
大自然的禮讚
對大自然的禮讚,也是瑞典設計風格的特色。
「我喜歡大自然,大自然給我很多靈感,」穿著白上衣、澳洲漁夫褲的蓮娜雀躍地說。
在「與蓮娜的夏日之約」會場,窗外,陽光放肆地射進來。牆面前方,蓮娜設計的草地綠色的織布由天花板向下垂墜,隨著窗外的風輕輕搖曳。窗邊與展場中央,蓮娜的限量藝品與手工量產作品,不論是蕈菇狀的花瓶或蛋殼型的缽,一逕是草地綠、檸檬黃、野莓紅、清空藍等舒服的北極圈大地色澤。
「我要讓大家感受一下遙遠的瑞典北方的夏天,人們興高采烈享受有陽光與大自然的感覺,」她興奮地解釋。說話時不時爆出爽朗的笑聲的她,看起來一點也不像40歲,反而像個淘氣的清秀佳人。
在瑞典北極圈地帶的小鎮烏米(Umea)出生、度過青少年歲月的蓮娜,其實是在北極圈獨特的大自然環境裡長大的孩子。
即使在夏天,北極也是寒冷的,這使得極地人們有著比較安靜、陰鬱的個性,但是她不同。
小時候,她最喜歡在夏天到草地上玩,到森林裡去採野莓,夏天看朗朗清空,冬天看北極光在空中舞動。她總是把大自然給她的靈感畫在窗玻璃上,即使長大之後讀設計大學、先後擔任織品設計師與玻璃水晶設計師,她的作品中總會展現出她對大自然的禮讚。「要聽你的心,聽你內在的感覺,」(follow your heart, follow your stomach)她笑著說。
蓮娜設計的「光石」light stone),靈感來自於大地隨處可見的鵝卵石。不同的是,光石晶瑩剔透,中央切出一個圓形的凹槽,放上扁型蠟燭,把火點亮,擺在餐桌上,火苗從圓亮澄透的光石溫暖地閃著光芒,室內的氣氛一下子就溫潤起來。
柔和、多層次的光線
柔和、多層次的光線運用,正是瑞典設計風格的特色。
冬天,瑞典日光不足,人們變的很內省,很在乎居家的布置與氣氛。於是,傳統以來,瑞典人喜歡運用各種色澤、明亮度不同的光線,來創造多層次的家庭氣氛。至今,燭火,還是受瑞典人偏愛。
Orrefors設計了許多燭台。設計師伊利卡.拉格比卡(Erika Lagerbielke)設計的「間奏曲」,是個看似高腳杯的燭台,當許多人在狹長的餐桌上吃飯,點燃高角杯型燭台裡的長蠟燭,每個人的臉清晰可見。設計師海倫.克蘭斯(Hel前n Krantz)設計的扁燭台「拼圖」(puzzle),有著花瓣型的弧線,把好幾個拼起來,閃耀的光芒給人花團錦簇的明亮感;分開來放,或單獨使用,火光還是能透過溫潤的水晶裡微微地暖亮。
於是,在冬天、或日落後,水晶與燭火讓室內氣氛瞬間改變。
人們在室內團聚,吃著烤馬鈴薯、冷蝦與肉丸,唱歌、乾杯,喝酒,所有的人興高采烈地手拉手,左右擺動身體,桌上的燭火透過水晶玻璃上下跳動,互相唱和。窗外是無盡的夜,室內卻像一艘趁夜航行的船,人們像水手一樣歡呼作樂。
簡潔、不喧鬧
簡潔、純粹、不喧鬧的線條,是瑞典的設計語言。
這樣的風格,來自於北國大自然給人們的永恆(timelss)感。
Orrefors設計師英格得‧蘿蔓(Ingegerd R嗫an)的工作室的窗外,正對著一條潺潺小河。
「我很幸運,打開窗就能看到無始無終的永恆,」62歲,綁著馬尾,氣質高雅的她說。
川流不息的河水讓她體會到,簡潔、純粹、不喧鬧的線條,才能彰顯永恆。在兩坪大的工作室,從桌上、地上到牆上的架子上,都擺滿她的玻璃作品,每一個都有著這樣的設計語言。
被業界譽為「透明玻璃大使」的她,特別偏好玻璃,因為那是最歷久彌新的材質。她說,她喜歡喝水,也最喜歡設計水杯、水壺,因為在玻璃水壺裡裝水,才能欣賞水的純淨;而簡潔、優雅的作品,放在桌上也能當作藝術品觀賞。
她設計的「舞裙搖擺」(Tanteralla),就是一個叫好又叫座的例子。搖擺舞裙組合了一個小舞裙般的小杯子,與另一個長舞裙般的細頸水壺。人們喝完水,可以把小杯子倒扣在水壺上,望上去,就像是宴會中,仕女隨著音樂聲左右搖曳的兩截舞裙。
30多年來,她的傑出設計獲得許多肯定,還被瑞典政府授以榮譽教授之勳。工作室牆邊地上,日本、北歐、美國等國媒體對她專訪與報導的雜誌,堆疊地跟人的膝蓋一樣高。但她沒有向訪客炫耀這些名聲,總是反覆讚嘆著玻璃的清澈與河水的生生不息。
在人跡罕至的斯墨蘭,湖泊數不盡,麥田延綿到天邊,時光像是靜止的。在全球設計主流不斷轉變的當代,瑞典的設計風格儘管有所修正,卻依舊堅持融合功能性與美感、禮讚著大自然與永恆。或許就是這種堅持,讓瑞典的設計歷久彌新、令人讚嘆。
---
文、攝影--藍麗娟
圖片提供--Orrefors、VOLVO汽車
2003年10月 CHEERS雜誌
--
===========================
在瑞典的東南邊,有一個北歐最有名的玻璃與水晶的設計與手工打造重鎮:斯墨蘭(Smaland)。
她是個隱身在湖光山色裡的恬靜小鎮,全世界知名,261年歷史的Kosta Boda、105年歷史的Orrefors等15個手工玻璃與水晶大廠,都在這裡。
每年夏天,全世界的玻璃與水晶藝品愛好者都會來到這裡收集最新的藝品與餐具。遊客們則喜歡到工作坊裡參觀,目睹工匠們把火爐裡熾熱、半液態半固態的紅色火球拿到室溫下,在桌上滾動,用嘴巴陣陣吹氣,拉出形狀,手隔著隔熱砂布塑型、剪玻璃、加入色彩,每一道手續都在精準的時間控制下巧妙地完成。變魔術似的,一個獨特的水晶杯就此誕生。
熟練的技術是玻璃與水晶工業重要的競爭力之一,然而,獨特的設計感,才是真正吸引全球收藏家與遊客千里迢迢來買瑞典的水晶與玻璃的關鍵。
「設計獨特,才能歷久彌新,」英國籍的汽車設計師史提夫‧哈波(Steve Harper)指出瑞典產品的設計獨樹一格,馳名全球的原因。
走進位於Orrefors設計總部的博物館,展示櫃坐著一尊尊水晶藝品與餐具,優雅、簡潔的線條、不喧鬧的色彩、靜靜散發著質感。人們以為這是即將推出的新產品,但是,仔細端詳打造的年份,才恍然發現這些都是Orrefors在19世紀末年至20世紀末之間的產品。
融合美感與功能
什麼樣的獨特設計感,讓這些水晶歷久彌新?
融合功能與美感,是瑞典設計的最大特色。
同樣是水晶杯,瑞典設計、手工打造的,就是不一樣。
一般來說,杯子都是圓筒狀,手部必須施力才能防止杯子掉下,但是,Orrefors設計師蓮娜.伯斯充(Lena Bergstr彲)設計的「緊握」(Sqeeze)完全不同。
她觀察人們用手握著杯子的習慣,在原本圓筒狀的杯子周圍,巧妙地塑出完美的弧度,這樣一來,杯子不僅有著人體曲線般的美感,人們拿著杯子時,再也不需費力。
把功能與美感發揮到極致的「緊握」,不僅為蓮娜第六度奪得「瑞典卓越設計獎」(Excellent Sweden Design Award)的榮耀。Orrefors還將「緊握」製作成2003年全球型錄的封面,人們一望即怦然心動;今年夏天,Orrefors甚至在總部的展示中心開幕首展中,為蓮娜舉辦一場新作品個展:「與蓮娜的夏日之約」。
大自然的禮讚
對大自然的禮讚,也是瑞典設計風格的特色。
「我喜歡大自然,大自然給我很多靈感,」穿著白上衣、澳洲漁夫褲的蓮娜雀躍地說。
在「與蓮娜的夏日之約」會場,窗外,陽光放肆地射進來。牆面前方,蓮娜設計的草地綠色的織布由天花板向下垂墜,隨著窗外的風輕輕搖曳。窗邊與展場中央,蓮娜的限量藝品與手工量產作品,不論是蕈菇狀的花瓶或蛋殼型的缽,一逕是草地綠、檸檬黃、野莓紅、清空藍等舒服的北極圈大地色澤。
「我要讓大家感受一下遙遠的瑞典北方的夏天,人們興高采烈享受有陽光與大自然的感覺,」她興奮地解釋。說話時不時爆出爽朗的笑聲的她,看起來一點也不像40歲,反而像個淘氣的清秀佳人。
在瑞典北極圈地帶的小鎮烏米(Umea)出生、度過青少年歲月的蓮娜,其實是在北極圈獨特的大自然環境裡長大的孩子。
即使在夏天,北極也是寒冷的,這使得極地人們有著比較安靜、陰鬱的個性,但是她不同。
小時候,她最喜歡在夏天到草地上玩,到森林裡去採野莓,夏天看朗朗清空,冬天看北極光在空中舞動。她總是把大自然給她的靈感畫在窗玻璃上,即使長大之後讀設計大學、先後擔任織品設計師與玻璃水晶設計師,她的作品中總會展現出她對大自然的禮讚。「要聽你的心,聽你內在的感覺,」(follow your heart, follow your stomach)她笑著說。
蓮娜設計的「光石」light stone),靈感來自於大地隨處可見的鵝卵石。不同的是,光石晶瑩剔透,中央切出一個圓形的凹槽,放上扁型蠟燭,把火點亮,擺在餐桌上,火苗從圓亮澄透的光石溫暖地閃著光芒,室內的氣氛一下子就溫潤起來。
柔和、多層次的光線
柔和、多層次的光線運用,正是瑞典設計風格的特色。
冬天,瑞典日光不足,人們變的很內省,很在乎居家的布置與氣氛。於是,傳統以來,瑞典人喜歡運用各種色澤、明亮度不同的光線,來創造多層次的家庭氣氛。至今,燭火,還是受瑞典人偏愛。
Orrefors設計了許多燭台。設計師伊利卡.拉格比卡(Erika Lagerbielke)設計的「間奏曲」,是個看似高腳杯的燭台,當許多人在狹長的餐桌上吃飯,點燃高角杯型燭台裡的長蠟燭,每個人的臉清晰可見。設計師海倫.克蘭斯(Hel前n Krantz)設計的扁燭台「拼圖」(puzzle),有著花瓣型的弧線,把好幾個拼起來,閃耀的光芒給人花團錦簇的明亮感;分開來放,或單獨使用,火光還是能透過溫潤的水晶裡微微地暖亮。
於是,在冬天、或日落後,水晶與燭火讓室內氣氛瞬間改變。
人們在室內團聚,吃著烤馬鈴薯、冷蝦與肉丸,唱歌、乾杯,喝酒,所有的人興高采烈地手拉手,左右擺動身體,桌上的燭火透過水晶玻璃上下跳動,互相唱和。窗外是無盡的夜,室內卻像一艘趁夜航行的船,人們像水手一樣歡呼作樂。
簡潔、不喧鬧
簡潔、純粹、不喧鬧的線條,是瑞典的設計語言。
這樣的風格,來自於北國大自然給人們的永恆(timelss)感。
Orrefors設計師英格得‧蘿蔓(Ingegerd R嗫an)的工作室的窗外,正對著一條潺潺小河。
「我很幸運,打開窗就能看到無始無終的永恆,」62歲,綁著馬尾,氣質高雅的她說。
川流不息的河水讓她體會到,簡潔、純粹、不喧鬧的線條,才能彰顯永恆。在兩坪大的工作室,從桌上、地上到牆上的架子上,都擺滿她的玻璃作品,每一個都有著這樣的設計語言。
被業界譽為「透明玻璃大使」的她,特別偏好玻璃,因為那是最歷久彌新的材質。她說,她喜歡喝水,也最喜歡設計水杯、水壺,因為在玻璃水壺裡裝水,才能欣賞水的純淨;而簡潔、優雅的作品,放在桌上也能當作藝術品觀賞。
她設計的「舞裙搖擺」(Tanteralla),就是一個叫好又叫座的例子。搖擺舞裙組合了一個小舞裙般的小杯子,與另一個長舞裙般的細頸水壺。人們喝完水,可以把小杯子倒扣在水壺上,望上去,就像是宴會中,仕女隨著音樂聲左右搖曳的兩截舞裙。
30多年來,她的傑出設計獲得許多肯定,還被瑞典政府授以榮譽教授之勳。工作室牆邊地上,日本、北歐、美國等國媒體對她專訪與報導的雜誌,堆疊地跟人的膝蓋一樣高。但她沒有向訪客炫耀這些名聲,總是反覆讚嘆著玻璃的清澈與河水的生生不息。
在人跡罕至的斯墨蘭,湖泊數不盡,麥田延綿到天邊,時光像是靜止的。在全球設計主流不斷轉變的當代,瑞典的設計風格儘管有所修正,卻依舊堅持融合功能性與美感、禮讚著大自然與永恆。或許就是這種堅持,讓瑞典的設計歷久彌新、令人讚嘆。
---
文、攝影--藍麗娟
圖片提供--Orrefors、VOLVO汽車
2003年10月 CHEERS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