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06 11:10:21牛兒VS.花仔

【今周刊】-藍俊德 師範生成了航運小天王

撰文--郭庭昱

前言:航運業苦熬多年,終於景氣大好。在這個資本密集的行業中,四維航運既非財團,也沒有公營事業的優勢,董事長藍俊德白手起家、幾經波折,他的創業故事在業界可說是異數。


「海運業是男人的事業!投資金額大、業務接單沒有國界,輸贏又大,做這一行很刺激啦。」經營散裝航運業的四維航運董事長藍俊德,這樣形容自己的事業。
在台北復興南路上,十六樓的新辦公室裡,可以看到整個台北市開闊的山景,「你看我像是當老師的人嗎?」雖然大學念的是師範大學歷史系,但藍俊德一開始就不甘心當老師過一輩子。年輕時就想創立自己事業的他,學校畢業後,即進入一家航運公司工作,希望能學得一技之長,就這麼和航運結下一輩子的緣分。

奮鬥十幾年 化為烏有

經過六、七年的學習,藍俊德摸熟了航運業的特性,在民國六十五年成立東連船務代理公司,代理航商業務,靠著自己的專業和勤快,賺取佣金。但代理業務不確定性高,沒有自己的船,能接的生意有限。藍俊德便在六十七年和朋友集資九百萬元買了一艘舊船,以當時的物價水準,一個老師每個月賺不到三千元,而投資這艘船可是一位老師二百五十年的薪水所得。
沒想到,這艘舊船的問題層出不窮,每次出航運貨,藍俊德心中就響起「望你早歸」的歌聲,一直到平安歸航才放下心。由於船的維修費用太高,經營始終入不敷出,他最後只好忍痛賠本賣出,再湊足三千六百萬元(當年匯率約九十萬美元)買艘新一點的舊船;當時中山北路上一棟透天厝也不過一千多萬元,藍俊德重金壓寶,就是希望能快點翻本。
等到業績好不容易有起色,老天爺就是不肯賞口飯吃,惟一的一艘船發生船難,整艘船就這麼沉了。惡運還不僅如此,原來沉船可獲得保險理賠,沒想到保險公司也因為財務困難,宣告倒閉。那年藍俊德三十六歲,在海運業奮鬥十幾年所賺的錢都化為烏有,財富的大起大落讓家人不願再支持藍俊德苦撐下去。
回憶起那段歲月,藍俊德握緊拳頭,像是要挽回逆境般不願放棄。從海運業再出發,那年正是七十四年石油危機,景氣最差的一段。因為沒有資金,就替朋友的公司背書保證,向日本貸款公司借錢、買船再出發。由於景氣實在不好,公司虧損要破產,藍俊德身為保人當然不能置身事外,只好很誠懇的和貸款公司談判, 承受四艘舊船,同時也背負一百六十七萬美元的債務。

絕望處翻揚 建立新船隊

就像是股票市場的名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慘淡度過石油危機後,公司開始賺錢,但藍俊德不以此自滿,反而更積極地擴充,自己出四萬美元、貸款四十萬美元再買船。在七十四年成立四維航運,從一條船慢慢經營起。
結果兩、三年後景氣翻揚,過去那條自己只出四萬元買的船,竟以二百萬元美元出售,大賺四十倍,遠超過當年台灣房地產的漲幅。除了賣船大賺以外,本業也愈來愈好,賺了二百萬美元。這年是七十八年,短短四年,從負債到大賺,藍俊德見識到海運業的大起大落,也更清楚知道建立船隊的重要。
過去沉船的教訓讓藍俊德體驗到新船的重要,石油危機後景氣的翻揚,又讓他知道低潮期擴充船隊的重要性。賺了幾百萬美元,藍俊德終於累積了實力,可以自己造新船,由於造船廠在日本,他找了在日本頗有實力的前養樂多董長陳重光,合訂了兩艘新船,在四十五歲那年,總算擁有夢寐以求的新船。
新船的性能好、收費好, 尤其是國際散裝業在八十七年制定了 ISM Code,各國的港務局陸續以此規範進港船隻的船齡,太老舊的船入港不但造成污染,也會提高碰撞的機率。藍俊德多年來早就深受舊船所苦,一賺錢就慢慢更新船隊,他也看準 ISM實施後,老舊船隻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 雖然這幾年航運業不景氣,但公司始終維持小賺,也不斷更新船隊,目前共有二十八艘船,平均船齡在七年以下,在業界的缺船荒下,年輕的船隊就是四維最大的競爭力。

航運需求殷切 業績更上層樓

由於航運業長期不景氣,一下子遇到需求增加,造船公司接單滿載,現在訂船要四年後才能交貨,供應不及。另外,ISM 的規範又使得舊船陸續淘汰,供需不平衡使得運價一再調漲。四維上半年稅前盈利六七○七萬元,但七、八月就賺了八千萬元,比前半年還多;以目前的進度,應有調高財測的實力,法人預估每股純益約一.三元。
面對目前造船廠嚴重缺乏產能,藍俊德對公司很有信心,多年來每年造新船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明年的業績會更上一層樓。至於中國大陸貿易量不斷增加,對航運業是不是利多?他認為目前進出中國的船隻都很舊,價錢不好,四維還不打算把業務重心放在中國,等到市場能接受新船的服務、價錢以後,才會考慮耕耘中國市場。

(本文轉載自354期今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