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6 00:49:11牛兒VS.花仔
搶到好工作的金鑰匙(上)
文/麥立心 2003年6 CHEERS雜誌
------------------
台灣今年有34萬大專以上學生畢業,創歷史新高,即使扣除繼續進修的人數,投入就業市
場的人口恐怕也不下於二十萬。
工作機會少,競爭激烈,求職不易,是這一代年輕人所面對的第一個殘酷的現實。因為他
們是「早富」的一代,是擅於運用網路、語文能力好、成長平順的一代。工作對他們而言
,才像是真正的告別青春期,是進入「成人世界」的宣告。也正因為如此,許多職場新人
的心態尚未調整,準備不夠充分,找工作變成一個夢靨,上班就像跳入痛苦的深淵。
誰能拿到開啟好工作的金鑰匙,打開人生的黃金之門呢?本系列的報導,獻給所有在工作
中一時徬徨無助、但潛力無限的職場新人。
今年 3月,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的左宗員從軍中退伍,開始尋找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待業
的一個多月中,他針對知名外商公司和本土的1000大企業,挑出他想要的企業,以e-mail
的方式,寄出50封以上的履歷,可是目前為止,還沒收到任何一家企業的錄取通知。
在他大學聯考的那一年,台大國企系是第一類組中排名第五的科系,僅次於台大法律系的
三個分組、以及台大財金系。
「我是有點亂槍打鳥,」他自承不是很確定自己要做什麼產業、什麼職務,
「我現在才知道科技業的業務員和消費性產品的業務員很不一樣,行銷人員也分成賣場、
廣告等好多種。」
「我只確定我要去外商,還有大公司,我有點大公司迷思,」他強調,主要因為大公司是
未來換工作比較好的跳板,也比較有制度。
他有很多同學都是在如華碩電子、台灣保麗、友達光電等大企業工作,
「很多場合大家都在換名片,我就還沒有啊,也會一直問找到工作了沒,」目前住在家裡
的他,失業所帶來的同儕壓力似乎比經濟壓力大得多。
什麼樣的巨大落差,存在在左宗員和整個就業市場之間?
像左宗員這樣的大專畢業生,今年一共是34萬人,包括專科、大學及有史以來最多的 3萬
多名碩士生。總人數創歷史新高。但是經濟景氣低檔,遇上國內SARS疫情,企業養活原來
的員工都嫌吃力,對招募新鮮人的需求自然下降。
但是年輕人想找工作的心態是,
「和自己同學比,不能太差;和父母的期望比,不能太差;和親戚的小孩比,不能太差,
」今年將自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畢業的趙志秦,說出同學找工作的普遍心態,必須對培
養自己的父母有所交代。
但是他們的期望和企業對社會新鮮人的要求,差距甚大。
速成vs扎實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強烈地表示,2000年以來,全球經濟全面性的衰退,使得企業回歸到
紮實的基本運作。例如《A到A+》、《執行力》 等重新強調默默做事、穩扎穩打的書籍暢
銷,就是代表了整個經濟從強調速成到勤懇扎實。但不是每個成長在1990年代的年輕人,
都明確接收到這個訊息。杜書伍強調,認為不景氣,所以找不到工作,是很浮面的想法。
「以經濟不景氣為由,而不去正視自己對工作不夠紮實的態度和過度的期望,與企業的要
求有極大的落差,才是最癥結的問題。」杜書伍嚴正地指出。
許多人害怕面對市場,更是以延遲畢業作為逃避。對於七年級來說,所謂錢多、事少、離
家近,是上一輩的好工作標準。他們夢想中的好工作,工作內容是光鮮的、成長升遷是快
速的,有所成就的那一天,自己才三十出頭。那種氣宇軒昂,就像是白金卡廣告中,穿著
名牌西裝的男主角。
「坦白講,現在最好的工作,輪不到他們,」美商宏智國際顧問事業發展處處長彭智彬直
指,現在年輕人偏好白領、內勤、穩定的工作,但是這樣的「好工作」本來就少,新鮮
人幾乎沒有籌碼來爭取。但是企業最需要年輕人加入的業務工作,卻被視為是比「在家
當米蟲」還糟的工作。
彭智彬舉例說,某家外商銀行每年挑選儲備幹部時,是從1千~2千人中,選出最優秀的10
個人,錄取率只有約0.5%~1%,
「你認為你是那1%嗎?如果不是,就先不要抱怨找不到好工作,」彭智彬建議,
「先找個第二好、第三好的工作,磨練自己的工作技能、與人相處的能力。」
安捷倫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卓勝國分析,快速成功、一夕致富的人或許只占萬分之一,但
在媒體再三報導下,很容易讓人有錯誤的認知,以為每個人都可以複製相同的模式,
「當知識來源很有限時,整個社會的年輕人就會變得太天真。」
UPS 人力資源部資深經理陳明賢則是持平地觀察,六年級後段班、甚至是今年剛從大學畢
業的七年級,普遍來講英文能力比較好、比較個人主義,也期望快速達成目標。陳明賢也
觀察到,65年次以後的年輕人,對自己的生涯規劃,呈現兩種極端的態度。
「一種是生涯規劃非常遠大,另一種則是完全沒有規劃,」陳明賢表示,年輕人對自己有
所期待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有目標、沒有計畫,主考官就要再針對應徵者的執行力加
以評估。而沒有規劃的人,也不代表就沒有潛力,但主考官還要特別從問話中去瞭解他
的人格特質。
不過,你最好保佑,每家企業的招募流程都那麼有制度,每個面試主管都那麼有耐心。
「我生平最討厭那種活在自己的夢境裡、或者是整天渾渾厄厄的年輕人,那麼不切實際、
隨隨便便,我會毫不考慮地直接刷掉,」談到面試的經驗,一位主管忍不住痛批了起
來。
自我vs.付出
宏智國際處長彭智彬直言,現在年輕人在找工作時,非常重視企業所能提供的教育訓練,
但卻完全沒想過,自己能對企業有何貢獻。彭智彬舉例,面試問應徵者「為什麼你想來我
們公司?」許多人都會說「因為這邊教育訓練很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是當主考官
再追問「還有其他原因嗎?」竟然再也回答不出來了。
「他們認為,在教室裡、坐下來上課才叫做教育訓練,卻不認為自己可以從做中學,」彭
智彬進一步解釋,其實企業願意錄取相關經驗在兩、三年以下的新鮮人,就是願意給予
犯錯、學習的機會,在企業不斷要提高投資報酬率時,新鮮人能夠獲得錄取,就是值得
珍惜的學習機會。
從小被父母老師寵愛的六年級後段班及七年級生,總是先想到我要什麼?這家公司對我有
什麼好處?包括現在可學習的內容以及未來可用來跳槽的公司名氣?面試時卻忘了和企業
說明,自己可以學習與付出什麼?
「說他們聰明也聰明,過於計算自己的好處;說他們單純也單純,完全不瞭解對方的需求
,與自己在企業心目中的份量,」一位經常面試大學生的主管搖搖頭,他最希望看到的
是,面試時眼睛閃著亮光、充滿熱情、專業踏實的應徵者,
「有熱情的人走得長,不計較的人學得多」
其實,年輕人或多知道自己的缺點。
「許多大學生畢業,並不清楚自己會做什麼?能做什麼?自己要什麼?唯一的依靠是學歷
,可是手上的學歷卻越來越不值錢,」今年將自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畢業的趙志秦,在
一場社會新鮮人的座談會中,說出同年紀同學的普遍心情。
只有態度,能全由自己作主
在求職不易的環境下,若希望找到工作、甚至是找到好工作,社會新鮮人只能靠著態度的
修正,主動跨過代溝。
「我們用新鮮人的標準,簡單地講就是 IQ×EQ,」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開宗明義地表示,
雖然不見得要找智商在前 1%的天才,但會透過測驗選出IQ相對較高也就是本質較好的
人,然後再從履歷、自傳和面試中,檢視應徵者的工作態度。
雖然企業挑選新鮮人時,重視態度的程度,會因工作性質而有高低,但陳明賢表示,平均
而言,學歷、專業知識、英語能力等個人條件,占四成到五成的評估比重,而自我學習、
價值觀等屬於態度面的評估比重,其實占了五到六成,也才是錄取與否最關鍵的因素。
履歷表上的家世背景、畢業學校、工作經驗無法改變,只有態度,能全由自己做主。
如果擔心自己非相關科系畢業、學歷比人差,唯有態度,是能幫助你封鎖先天弱勢,開啟
人生另一扇門的金鑰匙。
------------------
台灣今年有34萬大專以上學生畢業,創歷史新高,即使扣除繼續進修的人數,投入就業市
場的人口恐怕也不下於二十萬。
工作機會少,競爭激烈,求職不易,是這一代年輕人所面對的第一個殘酷的現實。因為他
們是「早富」的一代,是擅於運用網路、語文能力好、成長平順的一代。工作對他們而言
,才像是真正的告別青春期,是進入「成人世界」的宣告。也正因為如此,許多職場新人
的心態尚未調整,準備不夠充分,找工作變成一個夢靨,上班就像跳入痛苦的深淵。
誰能拿到開啟好工作的金鑰匙,打開人生的黃金之門呢?本系列的報導,獻給所有在工作
中一時徬徨無助、但潛力無限的職場新人。
今年 3月,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的左宗員從軍中退伍,開始尋找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待業
的一個多月中,他針對知名外商公司和本土的1000大企業,挑出他想要的企業,以e-mail
的方式,寄出50封以上的履歷,可是目前為止,還沒收到任何一家企業的錄取通知。
在他大學聯考的那一年,台大國企系是第一類組中排名第五的科系,僅次於台大法律系的
三個分組、以及台大財金系。
「我是有點亂槍打鳥,」他自承不是很確定自己要做什麼產業、什麼職務,
「我現在才知道科技業的業務員和消費性產品的業務員很不一樣,行銷人員也分成賣場、
廣告等好多種。」
「我只確定我要去外商,還有大公司,我有點大公司迷思,」他強調,主要因為大公司是
未來換工作比較好的跳板,也比較有制度。
他有很多同學都是在如華碩電子、台灣保麗、友達光電等大企業工作,
「很多場合大家都在換名片,我就還沒有啊,也會一直問找到工作了沒,」目前住在家裡
的他,失業所帶來的同儕壓力似乎比經濟壓力大得多。
什麼樣的巨大落差,存在在左宗員和整個就業市場之間?
像左宗員這樣的大專畢業生,今年一共是34萬人,包括專科、大學及有史以來最多的 3萬
多名碩士生。總人數創歷史新高。但是經濟景氣低檔,遇上國內SARS疫情,企業養活原來
的員工都嫌吃力,對招募新鮮人的需求自然下降。
但是年輕人想找工作的心態是,
「和自己同學比,不能太差;和父母的期望比,不能太差;和親戚的小孩比,不能太差,
」今年將自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畢業的趙志秦,說出同學找工作的普遍心態,必須對培
養自己的父母有所交代。
但是他們的期望和企業對社會新鮮人的要求,差距甚大。
速成vs扎實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強烈地表示,2000年以來,全球經濟全面性的衰退,使得企業回歸到
紮實的基本運作。例如《A到A+》、《執行力》 等重新強調默默做事、穩扎穩打的書籍暢
銷,就是代表了整個經濟從強調速成到勤懇扎實。但不是每個成長在1990年代的年輕人,
都明確接收到這個訊息。杜書伍強調,認為不景氣,所以找不到工作,是很浮面的想法。
「以經濟不景氣為由,而不去正視自己對工作不夠紮實的態度和過度的期望,與企業的要
求有極大的落差,才是最癥結的問題。」杜書伍嚴正地指出。
許多人害怕面對市場,更是以延遲畢業作為逃避。對於七年級來說,所謂錢多、事少、離
家近,是上一輩的好工作標準。他們夢想中的好工作,工作內容是光鮮的、成長升遷是快
速的,有所成就的那一天,自己才三十出頭。那種氣宇軒昂,就像是白金卡廣告中,穿著
名牌西裝的男主角。
「坦白講,現在最好的工作,輪不到他們,」美商宏智國際顧問事業發展處處長彭智彬直
指,現在年輕人偏好白領、內勤、穩定的工作,但是這樣的「好工作」本來就少,新鮮
人幾乎沒有籌碼來爭取。但是企業最需要年輕人加入的業務工作,卻被視為是比「在家
當米蟲」還糟的工作。
彭智彬舉例說,某家外商銀行每年挑選儲備幹部時,是從1千~2千人中,選出最優秀的10
個人,錄取率只有約0.5%~1%,
「你認為你是那1%嗎?如果不是,就先不要抱怨找不到好工作,」彭智彬建議,
「先找個第二好、第三好的工作,磨練自己的工作技能、與人相處的能力。」
安捷倫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卓勝國分析,快速成功、一夕致富的人或許只占萬分之一,但
在媒體再三報導下,很容易讓人有錯誤的認知,以為每個人都可以複製相同的模式,
「當知識來源很有限時,整個社會的年輕人就會變得太天真。」
UPS 人力資源部資深經理陳明賢則是持平地觀察,六年級後段班、甚至是今年剛從大學畢
業的七年級,普遍來講英文能力比較好、比較個人主義,也期望快速達成目標。陳明賢也
觀察到,65年次以後的年輕人,對自己的生涯規劃,呈現兩種極端的態度。
「一種是生涯規劃非常遠大,另一種則是完全沒有規劃,」陳明賢表示,年輕人對自己有
所期待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有目標、沒有計畫,主考官就要再針對應徵者的執行力加
以評估。而沒有規劃的人,也不代表就沒有潛力,但主考官還要特別從問話中去瞭解他
的人格特質。
不過,你最好保佑,每家企業的招募流程都那麼有制度,每個面試主管都那麼有耐心。
「我生平最討厭那種活在自己的夢境裡、或者是整天渾渾厄厄的年輕人,那麼不切實際、
隨隨便便,我會毫不考慮地直接刷掉,」談到面試的經驗,一位主管忍不住痛批了起
來。
自我vs.付出
宏智國際處長彭智彬直言,現在年輕人在找工作時,非常重視企業所能提供的教育訓練,
但卻完全沒想過,自己能對企業有何貢獻。彭智彬舉例,面試問應徵者「為什麼你想來我
們公司?」許多人都會說「因為這邊教育訓練很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是當主考官
再追問「還有其他原因嗎?」竟然再也回答不出來了。
「他們認為,在教室裡、坐下來上課才叫做教育訓練,卻不認為自己可以從做中學,」彭
智彬進一步解釋,其實企業願意錄取相關經驗在兩、三年以下的新鮮人,就是願意給予
犯錯、學習的機會,在企業不斷要提高投資報酬率時,新鮮人能夠獲得錄取,就是值得
珍惜的學習機會。
從小被父母老師寵愛的六年級後段班及七年級生,總是先想到我要什麼?這家公司對我有
什麼好處?包括現在可學習的內容以及未來可用來跳槽的公司名氣?面試時卻忘了和企業
說明,自己可以學習與付出什麼?
「說他們聰明也聰明,過於計算自己的好處;說他們單純也單純,完全不瞭解對方的需求
,與自己在企業心目中的份量,」一位經常面試大學生的主管搖搖頭,他最希望看到的
是,面試時眼睛閃著亮光、充滿熱情、專業踏實的應徵者,
「有熱情的人走得長,不計較的人學得多」
其實,年輕人或多知道自己的缺點。
「許多大學生畢業,並不清楚自己會做什麼?能做什麼?自己要什麼?唯一的依靠是學歷
,可是手上的學歷卻越來越不值錢,」今年將自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畢業的趙志秦,在
一場社會新鮮人的座談會中,說出同年紀同學的普遍心情。
只有態度,能全由自己作主
在求職不易的環境下,若希望找到工作、甚至是找到好工作,社會新鮮人只能靠著態度的
修正,主動跨過代溝。
「我們用新鮮人的標準,簡單地講就是 IQ×EQ,」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開宗明義地表示,
雖然不見得要找智商在前 1%的天才,但會透過測驗選出IQ相對較高也就是本質較好的
人,然後再從履歷、自傳和面試中,檢視應徵者的工作態度。
雖然企業挑選新鮮人時,重視態度的程度,會因工作性質而有高低,但陳明賢表示,平均
而言,學歷、專業知識、英語能力等個人條件,占四成到五成的評估比重,而自我學習、
價值觀等屬於態度面的評估比重,其實占了五到六成,也才是錄取與否最關鍵的因素。
履歷表上的家世背景、畢業學校、工作經驗無法改變,只有態度,能全由自己做主。
如果擔心自己非相關科系畢業、學歷比人差,唯有態度,是能幫助你封鎖先天弱勢,開啟
人生另一扇門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