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蘋果是紅色,香蕉是黃色,但是在香港有小朋友卻認為,蘋果和香蕉都是白色,因為他們平常吃的時候,都是父母或佣人剝好皮、切成片,近年香港流行用「港孩」,去形容小朋友「嬌生慣養」的行為,香港專家甚至說,孩子的行為,父母要最先檢討。
家住香港,6歲就讀小一的小男生軒軒,假日要出去玩,竟然不會自己綁鞋帶。小一學生陳德軒:「平常都是媽媽幫我綁,都不知怎麼綁。」
應該要打個蝴蝶結的,卻打成一串活結,就連上學穿制服要扣釦子,軒軒也不會。陳德軒:「平常我媽媽幫的,都不是我,我扣那種一粒鈕扣的。」
因為父母太寵,像軒軒這樣的孩子,在香港越來越多,最近一本名為「港孩」的書,就指出香港孩子有三低,包括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和抗壓力低。
小一學生梁啟謙:「因為我很容易就發脾氣,人家稍微刺激我,我就會把誇張程度變大一點,我就…就這麼誇張。」
「港孩」最近成為「嬌生慣養」的代名詞,根據報導,香港曾經有一位國中生,都是父親幫忙洗頭,父親出差,他就寧願那段期間都不洗,因此「港孩」的形成原 因,23%的人認為香港父母為子女做了一切,21%認為父母偏袒縱容,17%覺得過分為了子女,因此專家說,孩子的父母要先自我檢討。
心靈勵志書暢銷作家葛雋:「因為很多家長本身就是,大的『港孩』,長期以來都是嬌生慣養。」
香港家長:「港童不是只適用小朋友,我覺得大人都是。」
根據作家歸納出「港孩」的幾大特徵,包括對大部分事情普遍「沒有反應」,他們擅於「看見」,不擅「閱讀」,擅於「收聽」,卻從不「理解」,什麼都不在乎、 不介意、不思考、不要求,典型答案是不知道,他們不珍惜學習、不嚮往長大,不怕悶只怕辛苦,他們本性善良,不食人間煙火,當然也未經任何痛苦和傷害。
小朋友:「你打我啊,你打我啊。」
所謂養不教父之過,香港就曾發生小朋友雙手插腰,在人來人往的賣場,狂罵自己的父母數分鐘,而他的父母竟然完全沒有制止,如何避免教導出「嬌生慣養」的港孩,香港專家建議,應該給孩子嘗試的機會,讓他們從動手和失敗中,獲取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