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24 14:17:19異
關於卡夫卡
奧地利小說家佛蘭次˙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是西方現代派文學奠基人之一。生前,他的作品影響甚微,去世數十年後,他卻蜚聲世界文壇,引起經久不衰的「卡夫卡熱」。
是什麼使卡夫卡成為不同凡響的小說家?---是奇特的時代、奇特的經歷和奇特的創作。
卡夫卡於1883年7月3日出生在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波希米亞(即捷克)首府布拉格,父親是猶太商人。1901年他中學畢業後入布拉格大學,初學日耳曼語言文學,後來迫於父命改學法律。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先後在法律事務所和法院見習,次年10月,進入一家義大利保險公司,1908年7月,又受職於半官方的工傷保險公司,直到1922年7月因病離職。1924年6月3日,他在維也納附近的基爾林療養院逝世,年僅四十一歲。
卡夫卡從小愛好文學,中學時開始讀斯賓諾沙、達爾文,尼采的著作和易卜生的戲劇。大學時期開始創作,與同學馬克斯˙布洛德結為知交。他們兩人經常參加布拉格的一些文學活動。德國作家赫貝爾和法國作家福樓拜的作品對卡夫卡很有吸引力。以後,他對丹麥哲學家克爾愷郭爾的著作發生興趣,也開始研究中國的老莊哲學。
卡夫卡與進步的捷克知識界有著密切的聯繫,同情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但保持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反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沙文主義,對戰爭持消極態度。他看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但看不到解決矛盾的方法。
正當卡夫卡創作的旺盛時期,他得了肺病(1917);以後就一直被病魔所纏,輾轉療養,花去不少時間和精力。儘管他創作非常勤奮,但完全是利用業餘時間,因此作品不是很多。除生前出版過幾個短篇小說集外,他的三部長篇小說--<訴訟>(又譯<審判>)、<美國>和<城堡>都沒有完稿,還有一些短篇小說也沒有完稿。尤為奇特的是,卡夫卡的創作純係「個人寫作」。他本人並不想發表作品,也不想傳名於世。卡夫卡逝世時,布洛德在作家的遺物中找到兩封信,要求銷毀他的全部文稿。但是,布洛德違背了卡夫卡的遺願,不僅沒有焚毀他的手稿,而且把能夠蒐集得起來的卡夫卡的所有作品,包括草稿和片斷、日記和書信,通通整理編輯出版。1935至1937年初了6卷集,1950至1958年又出了9卷本全集。從三十年代起,卡夫卡開始受到西方評論界的注意,特別是五十年代以後,他的聲譽大振,轟動了全球。
現在,卡夫卡創作的小說流傳下來的共有77個短篇小說(其中生前未發表約為34篇)三部長篇小說。這本選集收了20個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訴訟>。
20個短篇基本上是按創作年代先後次序編排的,每篇前面附有寫作與出版情況簡介。所以選擇這20篇,主要是想比較全面的反映卡夫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這20個短篇,從主題思想上看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揭示社會現實的荒誕、非理性、人的自我存在的苦痛和原罪感(卡夫卡的原罪感,葉廷芳在<略論卡夫卡及其「飢餓藝術家」>一文中說:它和基督教的原罪是兩碼事,它也不是法律範疇的概念,不妨把它理解為『負疚感』,是人認識到自己的弱點而不能克服、抱負無法實現、義務無力完成、或做了違心事而產生的一種自我譴責心情。此一解釋可供參考)。卡夫卡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是人完全屈服於存在的威力之下,這方面「判決」和「鄉間醫生」具有典型性。「判決」是卡夫卡早期公開發表的代表作。這是以父子衝突主題為特色的短篇,可看作卡夫卡的一篇短傳。卡夫卡的父親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精力充沛、性情無常;由於事業的成功,為人傲慢,對兒子管教頗嚴,尤其是對卡夫卡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志趣經常加以嘲笑。小說不僅表現了對『原父』的恐懼感,也表現了對家長制的奧匈帝國統治者的不滿;與此同時,卡夫卡通過這個奇特的故事,還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現實生活的荒誕、非理性。
第二類:揭露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在重重迫害下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以致「異化」的現象。馬克思曾給「異化」下過這樣的定義:「物對人的統治,死的勞動對活的勞動的統治,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儘管人們對「異化」的概念有各種的理解,但是對卡夫卡作品中反映了異化現象這一事實則是比較一致的。他的<變形記>是揭露異化現象的一篇重要代表作。小說的主人公格里高爾˙薩姆沙在生活的重擔和職業的習慣勢力的壓迫下從「人」變成一只大甲蟲,表面上看似乎是荒誕無稽的,但是通過變形這個象徵的手法,卻揭示了一個普遍的真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所創造的物(例如金錢、機器、生產方式等)作為異己的、統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對立,操縱著人,並把人變成物的奴隸,最終也變成了「物」或「非人」。卡夫卡通過受壓抑的小職員變成一只甲蟲後的思想和活動,深刻的曝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裡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騎桶者>、<饑餓藝術家>等也都是描寫異化現象的傑作。
第三類:描寫資本主義社會裡中小資產階級(許多是所謂的小人物)找不到出路的孤獨、苦悶情緒和無能為力的恐懼感。<老光棍布魯費姆爾德>、<為某科學院寫的報告>和<地洞>等是反映這一主題的代表作。如在<地洞>裡,小說寫一只不知名的動物,營造了一個地洞,既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保存得來的食物。但是牠成天心驚膽顫,生怕外界敵人前來襲擊。作者通過對小動物心理狀態的描述,唯妙唯肖的寫出了資本主義社會裡小人物終日戰戰兢兢、難以自保的恐懼處境。
第四類:揭露反動統治階級的罪惡,反對異族侵略,在某些方面還反映了對祖國、民族的失望情緒,如「在流放地」、「中國長城建造時」和「往事一頁」。在揭露反動統治階級的罪惡方面,莫過於「在流放地」中描述的那麼怵目驚心。在流放地上那個軍官向旅行家熱心解釋的處決機本身就使人毛骨悚然;至於對犯人的審判,『指導原則是:對犯罪無須加以懷疑』。一個勤務兵因為冒犯了上尉的尊嚴,就被處以死刑,而這勤務兵本人還根本不知道對自己的判決。那個親自行刑的軍官,後來卻把自己衣服脫光,躺在處決機下,死於非命。所有這一切,把反動統治階級的殘忍、頑固、愚蠢曝露無遺。
長篇小說<訴訟>開始創作於1914年,1919年基本完成。主人公約瑟夫˙K是銀行襄理。一天清晨,一個無形的法庭代表闖進他家,宣布他「被捕了」,但他仍可在銀行工作,可以自由行動。經過一年的「訴訟」,在他31歲生日的前夕,法院的兩個代表竟然把他帶到郊外採石場殺害了。這部作品通過一個公民以莫須有罪名被逮捕,最後被處死的故事,深刻的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龐大的官僚機構和腐敗的司法制度。小說表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日趨嚴重的異化現象,異化的人第一次出現在卡夫卡的筆下。評論界認為,<訴訟>是卡夫卡式小說形成的標誌,最能代表卡夫卡的創作思想和藝術手法。
從卡夫卡遺留下來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不僅揭露了奧匈帝國社會生活(乃至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生活)的種種矛盾,而且從某些側面反映了這個社會不可克服的精神危機。
作為現代派作家,卡夫卡的創作宗旨是為了探索用新的藝術形式反映新的、複雜的現實,對社會對人生有一種特殊的體驗和新的解釋,在作品中做了大膽的創新。
奧匈帝國是歐洲有名的君主專制國家,但是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這個帝國實際上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國內各種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卡夫卡生活在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目睹各種社會現象,特別是他曾在工傷保險公司工作,接觸到部分社會實際,對那些被勞動摧殘的工人充滿同情,認為「富人的奢侈是以窮人的貧困為代價的」,對資本主義社會有一定認識。卡夫卡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作為一個嚴肅的作家,面對複雜而又殘酷的現實,他不能無動於衷。但他又不願走別人走過的創作道路,而要擺脫傳統創作的束縛,闖出一條新路。因此,他努力探索新的創作方法,以反映觀察到的社會現象。
卡夫卡的小說(不論是短篇還是長篇)思想內容怪誕離奇,藝術形式新穎別緻。他擺脫了傳統小說創作的束縛,在藝術風格上與前輩作家截然不同。十九世紀的現實主義小說,往往通過情節和場面來塑造人物形象,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大師還著力刻畫出典型環境裡的典型人物。卡夫卡卻與這樣的創作方法大相逕庭,他在藝術風格上標新立異、獨樹一幟,可以說開了現代派文學的先河。
卡夫卡小說藝術上的突出特點有二:(一)象徵性。卡夫卡汲取了象徵派詩歌的各種手法,在自己的小說中以一種「卡夫卡式」的形象塑造和多層涵意的隱喻來直接的表現人物的精神情緒和心理感受。<判決>、<變形記>、<在流放地>都有涵意複雜的象徵,這使作品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二)荒謬性。這裡所說的荒謬,是用荒誕離奇的手法在作品中表現現實社會中那些所謂的「正常」現象。如:父親判決兒子投河自盡,兒子居然乖乖的服從,真的去投河死;人做了一夜噩夢會變成一只大甲蟲;獵人格拉胡斯已經死了,但還能談話,並乘著小船到處漂泊,進不了天國………這都是荒誕的情節,卡夫卡就是利用這種荒謬的手法,來敘述人物的情緒和思想,強迫讀者自己來體驗,使讀者產生「多麼荒謬啊」的感慨,以引起無窮的思索。
卡夫卡小說的結構都比較緊湊,文字簡潔流暢。他往往通過富有實感的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探討人生哲理,揭示社會矛盾,具有與眾不同的藝術效果。
by孫坤榮 1993年6月
摘自【卡夫卡小說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簡體版
PS原文是簡體字
如果有翻譯錯……那就算了~
^+++++++++++++++^
(我快變阿共仔了……)
是什麼使卡夫卡成為不同凡響的小說家?---是奇特的時代、奇特的經歷和奇特的創作。
卡夫卡於1883年7月3日出生在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波希米亞(即捷克)首府布拉格,父親是猶太商人。1901年他中學畢業後入布拉格大學,初學日耳曼語言文學,後來迫於父命改學法律。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先後在法律事務所和法院見習,次年10月,進入一家義大利保險公司,1908年7月,又受職於半官方的工傷保險公司,直到1922年7月因病離職。1924年6月3日,他在維也納附近的基爾林療養院逝世,年僅四十一歲。
卡夫卡從小愛好文學,中學時開始讀斯賓諾沙、達爾文,尼采的著作和易卜生的戲劇。大學時期開始創作,與同學馬克斯˙布洛德結為知交。他們兩人經常參加布拉格的一些文學活動。德國作家赫貝爾和法國作家福樓拜的作品對卡夫卡很有吸引力。以後,他對丹麥哲學家克爾愷郭爾的著作發生興趣,也開始研究中國的老莊哲學。
卡夫卡與進步的捷克知識界有著密切的聯繫,同情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但保持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反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沙文主義,對戰爭持消極態度。他看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但看不到解決矛盾的方法。
正當卡夫卡創作的旺盛時期,他得了肺病(1917);以後就一直被病魔所纏,輾轉療養,花去不少時間和精力。儘管他創作非常勤奮,但完全是利用業餘時間,因此作品不是很多。除生前出版過幾個短篇小說集外,他的三部長篇小說--<訴訟>(又譯<審判>)、<美國>和<城堡>都沒有完稿,還有一些短篇小說也沒有完稿。尤為奇特的是,卡夫卡的創作純係「個人寫作」。他本人並不想發表作品,也不想傳名於世。卡夫卡逝世時,布洛德在作家的遺物中找到兩封信,要求銷毀他的全部文稿。但是,布洛德違背了卡夫卡的遺願,不僅沒有焚毀他的手稿,而且把能夠蒐集得起來的卡夫卡的所有作品,包括草稿和片斷、日記和書信,通通整理編輯出版。1935至1937年初了6卷集,1950至1958年又出了9卷本全集。從三十年代起,卡夫卡開始受到西方評論界的注意,特別是五十年代以後,他的聲譽大振,轟動了全球。
現在,卡夫卡創作的小說流傳下來的共有77個短篇小說(其中生前未發表約為34篇)三部長篇小說。這本選集收了20個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訴訟>。
20個短篇基本上是按創作年代先後次序編排的,每篇前面附有寫作與出版情況簡介。所以選擇這20篇,主要是想比較全面的反映卡夫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這20個短篇,從主題思想上看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揭示社會現實的荒誕、非理性、人的自我存在的苦痛和原罪感(卡夫卡的原罪感,葉廷芳在<略論卡夫卡及其「飢餓藝術家」>一文中說:它和基督教的原罪是兩碼事,它也不是法律範疇的概念,不妨把它理解為『負疚感』,是人認識到自己的弱點而不能克服、抱負無法實現、義務無力完成、或做了違心事而產生的一種自我譴責心情。此一解釋可供參考)。卡夫卡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是人完全屈服於存在的威力之下,這方面「判決」和「鄉間醫生」具有典型性。「判決」是卡夫卡早期公開發表的代表作。這是以父子衝突主題為特色的短篇,可看作卡夫卡的一篇短傳。卡夫卡的父親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精力充沛、性情無常;由於事業的成功,為人傲慢,對兒子管教頗嚴,尤其是對卡夫卡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志趣經常加以嘲笑。小說不僅表現了對『原父』的恐懼感,也表現了對家長制的奧匈帝國統治者的不滿;與此同時,卡夫卡通過這個奇特的故事,還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現實生活的荒誕、非理性。
第二類:揭露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在重重迫害下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以致「異化」的現象。馬克思曾給「異化」下過這樣的定義:「物對人的統治,死的勞動對活的勞動的統治,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儘管人們對「異化」的概念有各種的理解,但是對卡夫卡作品中反映了異化現象這一事實則是比較一致的。他的<變形記>是揭露異化現象的一篇重要代表作。小說的主人公格里高爾˙薩姆沙在生活的重擔和職業的習慣勢力的壓迫下從「人」變成一只大甲蟲,表面上看似乎是荒誕無稽的,但是通過變形這個象徵的手法,卻揭示了一個普遍的真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所創造的物(例如金錢、機器、生產方式等)作為異己的、統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對立,操縱著人,並把人變成物的奴隸,最終也變成了「物」或「非人」。卡夫卡通過受壓抑的小職員變成一只甲蟲後的思想和活動,深刻的曝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裡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騎桶者>、<饑餓藝術家>等也都是描寫異化現象的傑作。
第三類:描寫資本主義社會裡中小資產階級(許多是所謂的小人物)找不到出路的孤獨、苦悶情緒和無能為力的恐懼感。<老光棍布魯費姆爾德>、<為某科學院寫的報告>和<地洞>等是反映這一主題的代表作。如在<地洞>裡,小說寫一只不知名的動物,營造了一個地洞,既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保存得來的食物。但是牠成天心驚膽顫,生怕外界敵人前來襲擊。作者通過對小動物心理狀態的描述,唯妙唯肖的寫出了資本主義社會裡小人物終日戰戰兢兢、難以自保的恐懼處境。
第四類:揭露反動統治階級的罪惡,反對異族侵略,在某些方面還反映了對祖國、民族的失望情緒,如「在流放地」、「中國長城建造時」和「往事一頁」。在揭露反動統治階級的罪惡方面,莫過於「在流放地」中描述的那麼怵目驚心。在流放地上那個軍官向旅行家熱心解釋的處決機本身就使人毛骨悚然;至於對犯人的審判,『指導原則是:對犯罪無須加以懷疑』。一個勤務兵因為冒犯了上尉的尊嚴,就被處以死刑,而這勤務兵本人還根本不知道對自己的判決。那個親自行刑的軍官,後來卻把自己衣服脫光,躺在處決機下,死於非命。所有這一切,把反動統治階級的殘忍、頑固、愚蠢曝露無遺。
長篇小說<訴訟>開始創作於1914年,1919年基本完成。主人公約瑟夫˙K是銀行襄理。一天清晨,一個無形的法庭代表闖進他家,宣布他「被捕了」,但他仍可在銀行工作,可以自由行動。經過一年的「訴訟」,在他31歲生日的前夕,法院的兩個代表竟然把他帶到郊外採石場殺害了。這部作品通過一個公民以莫須有罪名被逮捕,最後被處死的故事,深刻的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龐大的官僚機構和腐敗的司法制度。小說表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日趨嚴重的異化現象,異化的人第一次出現在卡夫卡的筆下。評論界認為,<訴訟>是卡夫卡式小說形成的標誌,最能代表卡夫卡的創作思想和藝術手法。
從卡夫卡遺留下來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不僅揭露了奧匈帝國社會生活(乃至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生活)的種種矛盾,而且從某些側面反映了這個社會不可克服的精神危機。
作為現代派作家,卡夫卡的創作宗旨是為了探索用新的藝術形式反映新的、複雜的現實,對社會對人生有一種特殊的體驗和新的解釋,在作品中做了大膽的創新。
奧匈帝國是歐洲有名的君主專制國家,但是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這個帝國實際上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國內各種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卡夫卡生活在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目睹各種社會現象,特別是他曾在工傷保險公司工作,接觸到部分社會實際,對那些被勞動摧殘的工人充滿同情,認為「富人的奢侈是以窮人的貧困為代價的」,對資本主義社會有一定認識。卡夫卡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作為一個嚴肅的作家,面對複雜而又殘酷的現實,他不能無動於衷。但他又不願走別人走過的創作道路,而要擺脫傳統創作的束縛,闖出一條新路。因此,他努力探索新的創作方法,以反映觀察到的社會現象。
卡夫卡的小說(不論是短篇還是長篇)思想內容怪誕離奇,藝術形式新穎別緻。他擺脫了傳統小說創作的束縛,在藝術風格上與前輩作家截然不同。十九世紀的現實主義小說,往往通過情節和場面來塑造人物形象,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大師還著力刻畫出典型環境裡的典型人物。卡夫卡卻與這樣的創作方法大相逕庭,他在藝術風格上標新立異、獨樹一幟,可以說開了現代派文學的先河。
卡夫卡小說藝術上的突出特點有二:(一)象徵性。卡夫卡汲取了象徵派詩歌的各種手法,在自己的小說中以一種「卡夫卡式」的形象塑造和多層涵意的隱喻來直接的表現人物的精神情緒和心理感受。<判決>、<變形記>、<在流放地>都有涵意複雜的象徵,這使作品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二)荒謬性。這裡所說的荒謬,是用荒誕離奇的手法在作品中表現現實社會中那些所謂的「正常」現象。如:父親判決兒子投河自盡,兒子居然乖乖的服從,真的去投河死;人做了一夜噩夢會變成一只大甲蟲;獵人格拉胡斯已經死了,但還能談話,並乘著小船到處漂泊,進不了天國………這都是荒誕的情節,卡夫卡就是利用這種荒謬的手法,來敘述人物的情緒和思想,強迫讀者自己來體驗,使讀者產生「多麼荒謬啊」的感慨,以引起無窮的思索。
卡夫卡小說的結構都比較緊湊,文字簡潔流暢。他往往通過富有實感的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探討人生哲理,揭示社會矛盾,具有與眾不同的藝術效果。
by孫坤榮 1993年6月
摘自【卡夫卡小說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簡體版
PS原文是簡體字
如果有翻譯錯……那就算了~
^+++++++++++++++^
(我快變阿共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