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2 01:41:51

洛可可

一、洛可可藝術概念

1、意義與背景

洛可可藝術(Rococo art)是法國十八世紀的藝術樣式,發端於路易十四(1643~1715)時代晚期,流行於路易十五(1715~1774)時代,風格纖巧、精美、浮華、繁瑣,又稱「路易十五式」。

十八世紀被看成是「理性的時代」或「啟蒙運動」的時代,哲學家從過去假設上帝存在進而推論所有事物的工作,轉換為依據實驗和觀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論世間的萬象,幾乎將神學從哲學中剔除,選擇傾向世俗的路線,趣味從注重高尚的教化轉向尋求輕浮的快感。藝術的風格,在音樂家莫札特、海頓,文學家蒲伯、艾狄生、福爾泰,畫家華鐸、康斯博羅中,貫穿著一種共同主題,它把理性與優美趣味同輕鬆、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來。

路易十四常在凡爾賽宮開各種舞會,藉著繁瑣的禮儀與無意義的職務折騰貴族們,再以富麗堂皇的宮廷裝飾營造悠閒的環境,有利搞風流韻事,以便消耗貴族們的精力,使他們無暇去策劃造反。因此藝術家授命編造一種理想生活的極樂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個悠閒的、實際上是懶惰的社會快樂。

洛可可是相對於路易十四時代那種盛大﹑莊嚴的古典主義藝術的,這種變化和法國貴族階層的衰落,與啟蒙運動的自由探索精神(幾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產階級的日漸興盛有關。

洛可可在形成過程中還受到中國藝術的影響,特別是在庭園設計﹑室內設計、絲織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國人物小陶瓷》,麥爾,德國,1768)。由於當時法國藝術取得歐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藝術的影響也遍及歐洲各國。

洛可可藝術的繁瑣風格和中國清代藝術相類似,是中西封建歷史即將結束的共同徵兆。

2、詞源與含義

從詞源來看,rococo 一詞與法語rocaille(岩狀飾物)相關。早在17世紀,法語rocaille 一詞常用以稱謂岩洞,(也有一說即文藝復興時代傳到義大利的中國假山設計),和庭園中的貝殼細工,travail de rocaille (岩狀工藝)為 travail 的同意語。洛可可即由「岩狀工藝」和「貝殼工藝」引伸而來,指室內裝飾、建築到繪畫、雕刻以至傢具、陶瓷、染織、服裝等各方面的一種流行藝術風格。

洛可可的另一種解釋初見於《法蘭西大學院詞典》,指為「路易十四至路易十五早期奇異的裝飾﹑風格和設計」。有人將「洛可可」與義大利「巴洛克」相關連,把這種「奇異的」洛可可風格看作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頹廢階段。

3、洛可可藝術的特質

曲線趣味,常用C形、S形、漩渦形等曲線為造形的裝飾效果。
構圖非對稱法則,而是帶有輕快、優雅的運動感。
色澤柔和﹑豔麗。
崇尚自然。
人物意匠上的諧謔性﹑飄逸性,表現各種不同的愛,如浪漫的愛、性愛、母愛等。
 

四﹑洛可可藝術的表現

洛可可建築

特點

洛可可建築的外型滿足於有節奏的佈局、自然的建材或加上一層簡單的色調,而內部裝潢則五彩繽紛,形式多樣。最大特點是明顯帶有人生的享樂主義思想,它是人生現世享樂生活的舞台,主要體現在王宮貴族為自己修建的宮殿上。

巴洛克建築和洛可可建築比較:前者講究線條的韻律感、量感、空間感和豐富而有變化的立體感,並帶有繪畫般的效果。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之上更講究壁面的形式美,利用繁複多變的曲線和裝飾性的繪畫布滿壁面,甚至利用鏡子或燭台等使室內空間變得更為豐富,喜歡用舶來品(如中國瓷器、日本漆器、東方絲綢與掛毯、非洲珠寶、義大利水晶燈等)裝飾室內。

室內裝潢通常以白色為底,利用花朵、草莖、棕櫚、海浪、泡沫或貝殼等作為裝飾的圖案,帶來一種異常纖巧、活潑的趣味,但卻破壞了建築的均衡、莊重和安定的感覺,尤其是使用金、白、淺綠、粉紅等刺眼的色彩,更令人眼花撩亂,這種繁瑣、矯揉造作的風格,實在是裝飾藝術的極端。

代表作品

波夫朗( G.Boffrand , 1667~1754),巴黎《蘇比玆宅邸》 (1736-9,例如內部的公主大廳)。

德國費斯堡(Wurzburg)住宅內的《凱瑟大聽》(Kaisersaal,1749~1754),由建築師諾曼(B.Neumann,1687~1745)領導興建,提埃波羅(G.Tiepolo,1696~1770)負責裝飾天花板上的繪畫(1753)。

洛可可雕刻

洛可可雕刻是傑出的寫實風格,纖細精美也很生動,一般作品體積不大,多半是人物半身像。喜歡帶有歷史典故或寓意的雕像,用於點綴貴族的邸宅,有些小雕像是用陶瓷器製作的。

重要雕刻家如:

法國法爾科奈(E.M.Falconet, 1716~1791)為俄國凱薩琳皇后所作的《彼得大帝騎馬像》(1766~82),是十八世紀最優秀的紀念碑雕刻,用古典手法雕刻宏偉作品。後來傾向用瓷器製作親切活潑的小雕像,如《山林女神伊利哥妮》(1747)、《浴女》(1757,大理石,巴黎羅浮宮)。

克羅狄恩(Clodion,1738~1814),善於製作小陶像,技巧高妙,帶有淫欲意味,但能散發出有韻律的活力,如作品《森林女神Nymph and 森林好色之神Satyr的狂飲》 (約1780,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西風神與花神》(1799,陶器,紐約Henry Clay Frick收藏)。


魯比里阿克(L.F.Roubiliac,1702~1762),生於法國,活躍於英國,為歐洲開創製作紀念天才雕像的先例,例如《英國喬治二世國王》(大理石,溫莎王室藏)、《大音樂家韓德爾像》(1738)。

洛可可繪畫

法國洛可可繪畫

洛可可風格的繪畫以上流社會男女的享樂生活為對象,描寫全裸或半裸的婦女和精美華麗的裝飾,配以天堂般的自然景色或異鄉風景(如威尼斯、羅馬)奇物(向日葵、玉米等)。它一方面不免浮華做作,缺乏對於神聖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卻以法國式的輕快優雅使畫面完全擺脫了宗教的題材。愉悅親切、舒適豪華的場景取代了聖徒痛苦的殉難。

著名畫家如:

華鐸(A.Watteau, 1684~1721),路易十五時代的宮廷畫家,他的畫看來如夢一般的生活情景,令人嚮往,產生愉快之感,紳士淑女們在森林中嬉戲﹑野餐,人物表情顯得優雅。其風俗畫畫風即所謂的「野宴」,被譽為「繪畫中的莫扎特」。代表作《到西西瑞島朝聖》(1717,巴黎羅浮宮)﹑《小丑》(約1718,巴黎羅浮宮)。

布雪( Boucher, 1703~1770),專長在「牧歌」和「神話」為題材的繪畫,十足的貴族趣味,是隨侍國王的首席畫家,龐芭杜夫人(路易十五的情婦)的繪畫老師。代表作如《戴安娜入浴》(1742,巴黎羅浮宮)、《棕髮女奴》(約1743,巴黎羅浮宮)、《龐芭杜夫人》(1756,慕尼黑老繪畫館)。

弗拉哥納爾(J.H.Fragonard,1732~1806),以華麗的沙龍生活為樂,以當代風俗為主作畫,用輕快的筆觸表現抒情、風雅的誘人畫面,代表作如《閱讀的少女》(1776,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盪鞦韆》(1766,倫敦華萊士藏)。

夏丹( J.B.S.Chardin, 1699~1779),從靜物開始登上畫壇,而擴及人物肖像畫,非宮廷貴族的場景,僅是傳達一般平民單純而有節制的快樂,善於以沈著、樸素的色彩描繪以市民生活為題材的風俗畫。代表作廚房靜物畫《魟魚》(1728,巴黎羅浮宮)、《從市場回來》(1739,巴黎羅浮宮)。

英國的繪畫

英國到十八世紀才有獨特本國風格的繪畫出現,雖然也採用洛可可樣式,但不大考慮貴族的需要,無論在風俗畫、肖像畫或風景畫上,都能反映英國現實生活和民族思想感情。

著名畫家有:

霍加斯(W.Hogarth, 1697~1764),平民畫家,吸取洛可可藝術瀟灑地運用色彩的一面,善於使用近乎諷刺畫的技巧,深刻沈痛地鉤劃出時代的弊病,代表作《流行婚姻:婚後》(1743~45,倫敦國家畫廊),諷刺破落的貴族強迫他們的繼承人同富商女成婚,卻因無感情基礎而產生的悲劇;《捕蝦女》(1745,倫敦國家畫廊),描繪一個性情開朗、富有生氣的瘦弱的貧家姑娘,打破傳統肖像畫以表現莊嚴、高貴氣質為主的樣式。其理論著作《美的分析》,闡述曲線是最美的線條,多方面舉例說明變化與統一法則在藝術中的運用。

雷諾玆(Sir J.Reynolds,1723~92),模仿義大利古典大師的精華,關心高尚的題材,如「史畫」,人物尊貴動人,但不重質感。除為人製作肖像畫外,對神話景象、古代歷史插曲有興趣。他於1768年創立皇家美術學院,要求藝術家如希臘羅馬一樣,也能創造出理想的人體,表達崇高的原則和純潔的美。代表作《高尚的奧古斯都》(1753~54)、《尼麗‧厄布來恩》(模特兒畫像,1760 ~62,倫敦華萊士藏)、《海爾閣下》(1788-89,巴黎羅浮宮)。

康斯博羅(T.Gainsborough, 1727~88),受范.戴克影響,繪畫表現不落俗套,膚色、質感技巧成熟,此點勝過雷諾玆。除畫肖像畫外,對風景畫特別有興趣。代表作《安德魯斯夫婦》(1750,倫敦國家畫廊)、《何奧公爵夫人瑪莉》(1760,Iveagh Bequest Kenwood)。

義大利

提埃波羅(G.Tiepolo,1696~1770),十八世紀威尼斯派最突出的代表畫家,他的風格以繼承提香和喬爾喬尼明亮的色彩與柔和的效果為特徵,其作品最大的魅力是人物形象英資勃勃、色彩明快富有感染力。也是最傑出的壁畫家、版畫家和漫畫家,曾應邀到當時歐洲各國為王室作壁畫,最著名的作品是德國費斯堡的天頂壁畫(天花板),此畫充分反映洛可可藝術的漂亮、風雅和輕鬆的特點,《聖母與握金翅雀的聖嬰》(1760,華盛頓國家美術館)也有相同的格調。




轉貼自:http://home.kimo.com.tw/hct0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