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4 11:08:29飛精靈

*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是中國歷代一項極為重要的偉大工程,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它的建築雖然給當時的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郤並未因此而失去它重要的意義。長城是人民用血汗和生命換來的,當中是經歷了幾多波折,到今天,它終於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驕傲、自信和團結的象徵﹗

到今天長城因為生態環境和人為的破壞,破損程度巳非常嚴重,有的地方更早已被埋於沙漠之下,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二,但聽聞踏足月球的美國太空人說,在月球上望向地球,在這樣的距離下,用肉眼仍然能夠看到連綿不斷的長城,不禁大叫聲好﹗這足可見其規模之廣,簡直不愧為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洋人對此,亦不由他們說對我們中華民族不服。

古時的長城,有它一日,外族就難踏足中原一步,到今天,長城基本上巳失去防衛的意義,只剩下供人遊覽的作用,對著坦克、飛彈只可徒然興嘆。若果沒有它的存在,試問一聲,中華民族能夠如今日一樣嗎? 也許中國早巳給強悍的遊牧民族所入侵,將之分割若干份,匈奴佔這方、突厥佔那方、蒙古的又佔那一方……像歐洲一般四分五裂,若非有它,中國再非是一個大一統的中國了﹗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好多年前,中國的長城便已被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建成萬里長城。後經歷代王朝陸續修築,漢、明兩代修築的規模更大得驚人,現存的長城為明朝所修築由渤海之山海關伸展到甘肅省之嘉峪關,長城平均高度為7.8米,平均底部闊6.5米,而頂部為5.8米。它每隔100米便設一座長方形石台作為瞭望之用。

長城的修築可上溯到公元前七世紀。當時割据一方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禦敵國的入侵,便在自己的領土上築起城牆,長度多為數十里至百里不等,因國而定,亦因城牆呈長形,故人稱長城。而最早築起城牆的諸侯國為楚國,而後來各諸侯國都相繼效法,築起長城,而秦、燕、趙等與北方匈奴等遊牧民族相鄰的諸侯國,常受其侵擾,財物人命都慘受災害,故他們都築起了規模很大的城嬙,而這些恰好就成了秦始皇起長城的基礎。

建造長城的材質主要為土、木、石、瓦件等,而歷代皇帝都以”因地形,用險制塞”作築城原則,利用地勢,如在兩山之間的狹口、河谷會合轉折處、平川往來必經之處等,這麼一來就能控制險要,又能節省人力材料。
八達嶺是萬里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居庸關的重要屏障。「八達嶺」指四通八達,另外一說為「把韃嶺」,即防禦韃靼之意。
這是「自月球上唯一可望見的地球建築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建築物,東起渤海灣的山海關,經過北京、黃河、沿著絲路的北邊而行至甘肅省的嘉峪關,全長六千公里。最早是在2500年前周朝末年為防止匈奴入侵而建,後來秦始皇動員30餘萬軍隊和數百萬農民,耗費無數的磚塊完成目前長城的雛形。後經歷王朝加以增強、補建至今。

這一帶在歷史上都成為軍事重地,早在戰國時期,這裡便構築了長城防禦工事,至今仍有牆垣、墩台等殘蹟。漢代時,這裡設置軍都和居庸兩座關城。居庸關為路級防區,扼守京北咽喉要道,八達嶺則地處要道北口,與南口相對。南北口之間有一處峽谷關溝,長廿公里,居庸關居於其中,而八達嶺則雄踞北端最高點,形勢十分險要。

有謂「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而不登的人可說是絕無僅有,但登上長城而不到盡頭的郤也大有人在!萬里長城素有「地扼襟喉趨溯漠,天留鎖鑰枕雄關」之譽,她始建於戰國時期,之後經過秦、漢、明等朝代不斷大力擴建,形成現存的規模。長城東起河北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六千多公里,是太空上能用肉眼看到的兩個人類工程之一。

山海關(又名榆關或渝關),本漢陽樂縣地,隋開皇三年(西元五八三年)城渝關,又名臨渝關,唐志稱臨閭關。南臨大海,北倚崇山,據長城之東頭,扼遼海之咽喉。明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徐達於渝關故址築城置衛,以其倚山面海,名曰山海關。成化間,進士蕭顯,書「天下第一關」額於東門城樓。萬歷七年(一五七九),戚繼光復增南海口入海邊牆,名曰老龍頭,甃石為壘,截入海中,高可三丈,長七丈餘,益增形勢之勝-常繫國家民族之安危。(見圖一)

明末堅守山海關,滿洲兵雖三人河北,深及山東,不敢據留;及吳三桂開關延敵,明祚遂覆。滿清定都燕京,山海關更為東北鎖鑰。康熙東巡山海關詩云:「重關稱第一,扼險守雄邊,地勢長城接,天空滄海連。漫云嚴封鎖,空自結山川。在德誠非易,臨風一慨然!」乾隆二年(一七三七),特置臨渝縣,又設山海關副都統總理關務,接辦原由北京兵部發給路票事宜,嚴禁漢人出關,而又任其荒曠,遂啟強鄰侵略之野心。俄初盡奪黑龍江以外土地,復乘庚子拳亂,席捲關東。日戰勝俄,更製造偽滿傀儡政罐,引發「七七」戰禍,造成我國近代之悲慘命運。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段,因有萬裡長城西起點--天下雄關--嘉峪關而得名。”嘉峪”意為”美好的山谷”,市域南靠祁連山,北倚馬鬃山,東接酒泉盆地,西為平坦的戈壁,地處河西走廊西段的最窄處。嘉峪關市總面積1298平方公裡,人口12萬,其中城市占30平方公裡,人口10萬。嘉峪關市與酒泉市相距僅12公裡,兩市毗鄰而立。在嘉峪關地區,自古以來就流傳著”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干。向前看戈壁灘,向後看鬼門關”的民謠。嘉峪關市與酒泉市同屬溫帶干旱氣候,年均氣溫7.7℃,其中1月最冷,為-15℃,7月最熱,為29℃。日
居庸關是萬里長城上最負盛名的雄關之一,明代碑記中就稱其為“天下第一關”。居庸關位於北京西北約60公里,南俯京師,北拒塞外,自古即為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居庸關兩側高山聳立,中間一條峽谷,縱深約20公里,俗稱“關溝”。居庸關關城即設於溝的正中。

城所在之山,屬太行余脈,是太行八徑中最北面的一徑。兩山夾峙,一水旁流,艱折萬狀,車馬難行。唐代詩人高適在描寫居庸關雄險時寫道“絕反水連下,群峰云共高”。明人李贄過居庸關時寫下“重門天險設居庸,百二山河勢轉雄”之句。正是因為這里的地勢險峻,決定了它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所以古人稱居庸之地是“控扼南北之古今巨防”。

居庸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呂氏春秋》中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記載。居庸設關始於漢代,但只是居庸縣和軍都縣兩縣之間的關日,還不是長城上的關口。據長城專家考証,居庸關修築長城是自北魏才開始的,到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自幽州北的夏口(今南口)至恆州(今山西大同)修了長900多里的長城,後來又從這裡往東修至山海關。這時居庸關才和長城有了聯繫,成為長城上的一處重要關口。  

居庸關曾屢易其名,三國時稱西關,魏時稱軍都關,北齊改稱納款關,唐朝稱薊門關、軍都關、居庸關。遼、金、元、明、清各代都稱居庸關。

元代時,居庸關是大都(北京)通往上都(今內蒙多倫)的重要交通大道。因皇帝經常過往,因而,在關內設有行宮、寺院、花園等建築。現存的云台就是元代修建的過街塔台基,當初上面建有三座喇嘛塔,元末明初時被毀。明正統四年(1439年)在上面重修佛殿,名泰安寺,寺於康熙年間焚毀,此後只剩云台保留至今。其券洞上雕刻的佛教圖像和梵、藏、西夏、維、八思巴、漢等六種文字的經文有學術價值,是研究元代佛教、古代文字和各民族間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史料,是現存元代雕刻藝術的精美傑作。

到了明代,居庸關進一步成為軍事重鎮。原因是:朱元璋滅元之後,元順帝雖然被趕出了大都,但仍想捲土重來,收復失地,恢復元朝統治。而居庸關是他南下的必經之路,所以加強居庸關的防御設施是必要的。洪武初年,朝廷派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修築居庸關城:“跨兩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自此後歷代都有修建,特別是景泰年間又將關城擴大加固,設水陸兩道門.南北關門外都築有瓮城,現南北關城券門上的匾額就是當年(明景泰十年)修居庸關的真跡。所以在明朝時居庸關城建筑設施達到了最為完備的程度。其關城防御體系自北而南由岔道城、居庸外鎮(即八達嶺)、上關城、中關城(即居庸關城)、南口五道防線組成,而居庸關則是指揮中心。負責關城守御的是隆慶衛,配有盔、甲、長槍、弓、箭等軍械和火器。不僅關城建築完備,還設有衙署、倉儲、書館、神機庫、廟字、儒學等各種相關設施,文化內涵極為深刻。元、明、清三代皇帝都從此關經過,作為政治地位和軍事要塞是獨一無二的,無以倫比的。居庸關不僅地勢險要,而且風景宜人,從南口進入關溝以後,兩側山巒重疊,溪水長流,春、夏、秋三季植被繁茂,山花野草郁郁蔥蔥,登高遠眺,好似碧波翠浪,早在金代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流傳古今。清乾隆親筆題寫“居庸疊翠”四字,並建了御筆碑,民間還流傳關溝72景之說,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交相輝映。
商人 2006-12-16 05:30:16

妳寫的資料都很仔細,不過站在萬里長城上也不見得就看得很遠,只是比較廣闊,只見山勢連綿,連來連去的,有時會讓你不知身在何方。

小美 2006-11-14 15:04:57

萬里長城我去過3次了,因為有親戚在大陸,去旅遊順道探親.

上萬里長城,就像遠足,空氣好,風大,走半個小時,身心都很有活力 ^_^

版主回應
我想站在萬里長城上一定可以看的很遠吧... 2006-11-16 11: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