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9 16:00:26

酮體報告(待印)

Ketosis(酮症)是什麼?可能多數人不是很清楚,由字面大概可知與「酮」有關,
而這些酮又是從那裡來的呢?

當我們每天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攝取不足時(少於50g),會使胰島素分泌降低,不能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使得體內最主要能量產生來源短缺,體內機制會轉向利用脂肪來產生能量,在這同時就會製造出一些稱為酮體的物質(乙醯醋酸、丙酮、β-羥基丁酸),這些酮類如果增加過多的話,血中酸的濃度增加、血pH值下降,就會演變為酮症,所謂的酮酸中毒。酮酸中毒,主要是原因為胰島素不足造成身體產生酮酸,酮酸再使血液變酸,造成病人呼吸加速。這是非常嚴重的情況,因為這些酸性物質經血液循環進入腦組織,使腦細胞受到嚴重損害,導致昏迷、甚至威脅生命。

在臨床上,酮酸中毒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被發現及診斷的起始表現。病患會有噁心、嘔吐的現象,偶爾也會腹痛十分劇烈,類似臟器穿孔或急性胰臟炎的表徵。此外,因血糖升高,也導致體液流失、心跳加速,甚至低血壓的發生;病患在呼吸上會變得急促,且呼出氣味呈丙酮味道,除了容易感到非常倦怠外,當嚴重時,病患的意識狀態會變差。

  在治療上,主要是倚靠水分的補充、電解質平衡的維持、胰島素的給與。醫師除仔細監控並經常評估患者的狀況,也會利用完整的流程表,定期記錄病患的血壓、心率、呼吸速率、液體的進出量、電解質及胰島素輸注量等,並定時追蹤血液酸鹼值、酮體量及病患意識狀態。值得注意的是,酮酸症的併發症—腦水腫,通常發生於孩童身上,目前致病原因不詳,在緩解過程裡,仍需留意水分的補充,但不宜過快過猛。

尿液中的酮體是用來評估是否因嚴重糖尿病引起的酮酸昏迷的指標,但饑餓時因身體缺乏糖份利用產生能量,因此會大量燃燒體脂肪,因而在尿液中可見到脂肪代謝物酮體。這種非糖尿病引起的異常不必過於擔心。

  隨著醫學的進步,此疾病的死亡率已下降至百分之五以下,且死亡原因通常與引發酮酸症的其他疾病有關。當酮酸中毒痊癒後,醫師仍須教育病患,以避免再次發生。特別是生病或進食有困難時,應特別留意:(1)經常測量血糖(2)當血糖高於300mg/dl時,測量尿中胴體(3)儘量攝取充足水分(4)持續性胰島素的治療,必要時增加劑量(5)當持續嘔吐,血糖升高難以控制或脫水時,儘速就醫。

酮酸症若能早期獲得治療,將能獲得很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