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4 09:29:28演隆

多用「讚美」來代替「斥責」

多用「讚美」來代替「斥責」

作者:沈勝昂



愛看電影的朋友自家重新裝潢,邀請大夥兒到新屋聚餐熱鬧一下,順便一起欣賞奧斯卡頒獎典禮。



酒足飯飽後,一會兒頒獎典禮也開始上場,此時朋友上幼稚園的小兒子突然拿出一個大皮球,在客廳一角「咚!咚!」的玩了起來。



朋友忍不住的發聲了:「小毛不要吵!我們在看電視!」小朋友停了一下,不一會兒又兀自的打了起來。



「不准再吵!聽到了沒!」朋友雖語帶威脅,愛看電影的他眼睛卻仍盯著電視螢幕。



小毛又停了一下,看看爸爸,朋友露出微笑的面容,回看小毛一眼,轉頭又繼續看影片。「咚!咚!咚!」小毛又打起球來。朋友火大了,大叫:「小毛你太皮了!不准再打!聽到了沒!」小毛又停了下來。



我看看小毛,面無表情,似乎很習慣爸爸這樣的吼叫,老神在在地繼續拋球、撿球,等著爸爸下一次的叫喊。



「大人愈叫,孩子愈是繼續打球?」,要瞭解原因,先看看小毛的行為過程,「小毛打球 -> 爸爸叫停 -> 小毛繼續打球 -> 爸爸叫停……」。



小毛和爸爸的互動其實是一標準的行為強化程序,按照行為改變技術的觀點看來,姑且不管小毛打球動機為何,不論是為引起爸爸或我這不速之客的注意都好,從行為發生的程序看來,「爸爸叫停」事實上造就了小毛繼續打球,也就是說「爸爸叫停」強化小毛打球行為的維持。



許多父母和老師會發現,每天說「不要…」的次數多的不得了,每天喊著「不亂動…」、「不要講話…」,效果卻有限,甚至像小毛一樣愈演愈烈,大人愈喊,孩子愈做,天天吵、天天做,今天喊得筋疲力盡,明天同樣的情景又重演一遍。



如何才能停止這種惡性循環呢?父母不妨換個思考方式,不要在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時,做出固定的反應動作或說話,相反的,在孩子出現「好」的行為時,要立即的給予正面的讚賞或誇獎,例如:爸爸不要在小毛打球後吼叫,反而要在小毛停止打球時,給予好的回饋,如:「小毛現在不打球了,好乖乖喔!」。而小毛雖然一直打球,但總有偶爾中斷的時候,這時就是最佳的強化時機,適時的讚美,以「停打—讚美」代替「打—斥責」。



換句話說,改變行為反應要用「讚美」代替「斥責」,同時並改變使用的時間順序,這樣一來,不旦能達到將「壞行為」變成「好行為」,還可以為你贏得「好老師」、「好媽媽」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