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健康:來自後山的安心好食材
食在健康:來自後山的安心好食材
這幾年來,許多健康食品都習慣冠上「無毒」字樣,追根溯源,最早起自「花蓮無毒」農產品品牌的建立,而背後的最大推手就是前花蓮縣農業局長杜麗華。
《食在健康》就是農民暱稱「阿姑」的杜局長,在卸下公職後的第一本精心力作,書中呈現她實際輔導、深入了解十多年的在地農戶們所用心生產近50種安心食材的故事,從蔬果、五穀到奶蛋魚肉、安全加工品,甚至台灣原生種的土肉桂、純手工黑糖、食用百合等特用作物皆有。文章生動有趣,每一篇專訪都是局長親入田野,和農戶零距離訪談的精彩內容。另外,《食在健康》不僅介紹這些安心食材的來源,還有多篇關於飲食健康的正確概念,讓大家在閱讀後對餐桌上的食材和產地有更多連結與瞭解,進而在自身的健康管理上有更多自主而明智的選擇。
關於作者:杜麗華
台灣大學農學碩士
曾歷任新竹市社會局長、建設局長
13年的花蓮縣農業局長
【作者序】:吃得幸福,食在健康
花蓮長久以來對外豎立了「好山好水好環境」的形象,觀光的盛名遠遠大過農業。然而花蓮卻有四分之一的住民,靠著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養家活口;不過我們的農產品在台灣的消費市場上卻是「小咖」,沒有哪一種產品是打著「從花蓮來的」名號。長期跟農民在一起,他們的心酸我太了解,常年須與變幻無常的大自然相搏,無法改變「颱風來了、東西沒了」、「產量大出、價格大跌」的自然恆律,養成「靠天吃飯」的宿命觀,讓人看了好心疼。
對我來說,心痛就要馬上行動,花蓮農業唯有走品牌概念與做出市場差異性,才有脫胎換骨機會。而事實證明,無毒農業的政策是對的,建立農業的口碑與產品品牌,也為產品加值,在競爭的市場中益形重要。
「無毒農業」是「有機農業」的雙胞胎姐妹,內涵相同,只是「無毒」以品牌的概念優先行銷花蓮。其實這些模式存在於早期的農業當中,現代食品工業發展後才銷聲匿跡。
古早的年代,我們不使用農藥,沒有化肥,作物生長慢,但人人吃得健康,沒有奇奇怪怪的毛病。大家可能不知道:台灣每年農藥的用量高達二百五十萬噸;而化肥的使用也衍生許多問題,比方現代農人對氮肥的高度依賴,導致過多的亞硝酸鹽殘留在葉菜類中。亞硝酸鹽進入人體,經消化酵素轉化為亞硝胺,就能致癌;而亞硝酸鹽的來源又不只此端,加工食品中的硝酸鹽就是其一。我們無法測知一天當中,自己到底吸收了多少亞硝酸鹽,把關的方法,就是儘量選擇自然健康的食材,而「有機」與「無毒」農法,相較之下亞硝酸鹽的含量是較低的。
因此,「老店新開」,只是重拾老祖先的智慧,回歸自然。盼自消費者的立場,重新建立健康自然的飲食觀念,架構他們與產地農民之間的聯繫,食物產出的資訊透明,讓大家吃得安心;從農民的立場,要農民「破舊立新」,從愛護土地、照顧大眾的健康出發,並突破拍賣市場「買方強勢」的傳統銷售模式,農民自己走到台前,與消費者面對面。當我們建立以農民為品牌的信賴管道,農民也因此產生榮譽感與價值感,而自我珍惜。
從「產地到餐桌」,是一條充滿故事與用心的食物生產旅程。農家的田園將成為「你家的菜圃」,「吃飯」重新被定義,成為重要而令人滿足的飲食活動。健康自然的理念、辛勤的農民、有益生態的耕作方式、美好食物等所帶來的幸福感,將在這個「田園食物鏈」裡頭生生不息,循環不已。
過去我一直認為紐西蘭能做出「好環境生產好產品」的全球口碑,花蓮也有這個條件。政府只要掌握要領,其實台灣有好多的好產品,也都能有機會成功「變臉」。正如美國當代先知溫德爾˙柏瑞所言:飲食就是一種農業活動、一種生態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政治活動。作為地球的一份子,來自好山好水的花蓮,我很榮幸能在飲食這個領域貢獻個人微薄心力,即便產生的僅是一點點的影響力,都能讓我雀躍不已、活力備增。最後祝福大家:吃得幸福,食在健康。
食在健康:來自後山的安心好食材
28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