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02 11:55:48人間行腳
又談出家
最近不知怎麼回事,走到哪裡都下雨。到上海上海下雨,到南昌,南昌下到淹水,現在到香港,香港也天天甘露灑個不停。這多雨的南方,和乾燥的北方有著迥然不同的溫度和濕度。
一回到寺院,我那與生俱來、無可救藥的歡喜,不需造作刻意的,便浮上心頭,於是許多年前,師父對我說過的那句「你天生出家命」,又再度深刻了起來。不再去逃避這樣的自己,我深信自己曾當過多世的出家人,此生我身雖不出家,但那根深蒂固的業識種子卻總一再的現前。
一位年輕女孩問我,是不是出家人都很有才華文采?這跟佛門的環境有沒有關係?
「沒有絕對的關係,最根本的關係是性格。」我說。
「出家需要有出家的性格,沒有人文的精神和對生命真切的熱愛,很難體會宗教精神。菩薩為什麼稱覺有情,因為他深情,對生命有感同身受而平等的愛,不忍眾生苦,所以發願回到人間陪眾生走過生命的幽谷。」
「佛、菩薩、羅漢,不是指特定的一種形象樣貌,是某種生命情態的代名詞,他不是被高高供在寺院大殿中的佛像,而是生活在你我週遭具有某種不同生命態度人。所以普賢十大願中的禮敬諸佛,其義就是尊敬每一個生命。而我認識許多深具文人性格的出家人,他們對生命都有一種單純的理想和愛,不論外在如何變遷,他們始終不放棄心裡那份對生命善美的追求,在選擇走這條漫長而辛苦的修行路途上,文字成為他們最忠實而知心的朋友,因此在佛教文學中,你總能看到許多優美純淨的作品,在人類的精神史上放著光。」
「出家」,真正的意義是「出煩惱之枷」,用佛陀的教法來面對生活中的每個煩惱,從煩惱無明中學習智慧,所以用蓮花來形容般若智慧,用淤泥來形容煩惱,因此說「煩惱即菩提」,不論當下的環境是順境還是逆境,只要誠懇去面對,就能從中學習到生命的智慧,所以修行是一件用心誠懇的事,不是一件用說或用寫的專業技術。
「修行」,顧名思義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從禪定中認識自己,看見自己,接納自己,然後用法來引導修正自己不好的習性,用白話一點說就是自我教育、自我開發、自我引導。所以才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飛機一離開北京,就有人問我:「你是不是回來出家?」我只覺得,形式上的出家對我來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心出離煩惱了沒有?我知道許多人期待我出家,而我對自己卻沒有這方面的期待,還是那句話:「我只希望當一個平常人,能自在享有人的喜怒哀樂和情感的人。」
在香港機場,前來接機的朋友一起接了從新加坡來的浩霖老和尚,於是我與老和尚就有了一段同車因緣。
七十七歲的老和尚腿患風濕,行動有點不便,我問他:「老和尚,您怎麼沒有侍者陪您一起來?」
「我不用侍者,我習慣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煮飯、洗衣服。我出門自己搭車,不要人開車。」
我又問:「老和尚來香港辦事嗎?」
「我來看兩位老朋友,年紀大了,最近身體不太好。」他悠悠的嘆了口氣說:「能見一次是一次了。」
老和尚的話聽在我的心裡讓我感動不已,一個這麼大年紀的老人家,行動不方便,千里迢迢而來,只為見老朋友一面…..。
離開佛學院生活已十年了,來到香港,我掛單弘法精舍的香港佛學院,簡單的院舍寮房,彷彿日子又回到十年前,那嚴謹、整潔、安靜、清淨的單純日子,盥洗室和寮房區那大大的「禁語」警句,如是親切熟悉。
傍晚,獨自在盥洗室用心琢磨的刷洗著衣服,已經很久沒有這麼享受過洗衣服的感覺了。洗衣檯面對著社區中萬家燈火輝煌的高樓,似乎天上的星星都落入人間來,集中來到了香港,莊嚴著這一方歷史以來爭奪不斷的島嶼。
在如斯燦爛的夜空下,素樸的弘法寺如同躲在一旁兀自瀟灑的行者,日日望盡繁華起落的香港,卻始終不發一語的守著自己的一方寧靜。
洗好衣服晾好,站在窗前望向四周,想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詞,想起十年前在叢林學院,傍晚盥洗過後,在晒衣場晾過衣物,坐在晒衣場聽風吹過竹林的歌聲,浪漫感性的我,當時心中多麼感動而陶醉。
安靜的世界多麼美妙,因為閉上了愛說話的嘴巴、放下愛分別思考的念頭,所以才聽得見至美的大地語言,即便此時,我人在車聲不斷沸騰的香港,我卻仍聽見了「美」,只因為「心安靜了」。2002/11/27於香港弘法寺
一回到寺院,我那與生俱來、無可救藥的歡喜,不需造作刻意的,便浮上心頭,於是許多年前,師父對我說過的那句「你天生出家命」,又再度深刻了起來。不再去逃避這樣的自己,我深信自己曾當過多世的出家人,此生我身雖不出家,但那根深蒂固的業識種子卻總一再的現前。
一位年輕女孩問我,是不是出家人都很有才華文采?這跟佛門的環境有沒有關係?
「沒有絕對的關係,最根本的關係是性格。」我說。
「出家需要有出家的性格,沒有人文的精神和對生命真切的熱愛,很難體會宗教精神。菩薩為什麼稱覺有情,因為他深情,對生命有感同身受而平等的愛,不忍眾生苦,所以發願回到人間陪眾生走過生命的幽谷。」
「佛、菩薩、羅漢,不是指特定的一種形象樣貌,是某種生命情態的代名詞,他不是被高高供在寺院大殿中的佛像,而是生活在你我週遭具有某種不同生命態度人。所以普賢十大願中的禮敬諸佛,其義就是尊敬每一個生命。而我認識許多深具文人性格的出家人,他們對生命都有一種單純的理想和愛,不論外在如何變遷,他們始終不放棄心裡那份對生命善美的追求,在選擇走這條漫長而辛苦的修行路途上,文字成為他們最忠實而知心的朋友,因此在佛教文學中,你總能看到許多優美純淨的作品,在人類的精神史上放著光。」
「出家」,真正的意義是「出煩惱之枷」,用佛陀的教法來面對生活中的每個煩惱,從煩惱無明中學習智慧,所以用蓮花來形容般若智慧,用淤泥來形容煩惱,因此說「煩惱即菩提」,不論當下的環境是順境還是逆境,只要誠懇去面對,就能從中學習到生命的智慧,所以修行是一件用心誠懇的事,不是一件用說或用寫的專業技術。
「修行」,顧名思義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從禪定中認識自己,看見自己,接納自己,然後用法來引導修正自己不好的習性,用白話一點說就是自我教育、自我開發、自我引導。所以才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飛機一離開北京,就有人問我:「你是不是回來出家?」我只覺得,形式上的出家對我來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心出離煩惱了沒有?我知道許多人期待我出家,而我對自己卻沒有這方面的期待,還是那句話:「我只希望當一個平常人,能自在享有人的喜怒哀樂和情感的人。」
在香港機場,前來接機的朋友一起接了從新加坡來的浩霖老和尚,於是我與老和尚就有了一段同車因緣。
七十七歲的老和尚腿患風濕,行動有點不便,我問他:「老和尚,您怎麼沒有侍者陪您一起來?」
「我不用侍者,我習慣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煮飯、洗衣服。我出門自己搭車,不要人開車。」
我又問:「老和尚來香港辦事嗎?」
「我來看兩位老朋友,年紀大了,最近身體不太好。」他悠悠的嘆了口氣說:「能見一次是一次了。」
老和尚的話聽在我的心裡讓我感動不已,一個這麼大年紀的老人家,行動不方便,千里迢迢而來,只為見老朋友一面…..。
離開佛學院生活已十年了,來到香港,我掛單弘法精舍的香港佛學院,簡單的院舍寮房,彷彿日子又回到十年前,那嚴謹、整潔、安靜、清淨的單純日子,盥洗室和寮房區那大大的「禁語」警句,如是親切熟悉。
傍晚,獨自在盥洗室用心琢磨的刷洗著衣服,已經很久沒有這麼享受過洗衣服的感覺了。洗衣檯面對著社區中萬家燈火輝煌的高樓,似乎天上的星星都落入人間來,集中來到了香港,莊嚴著這一方歷史以來爭奪不斷的島嶼。
在如斯燦爛的夜空下,素樸的弘法寺如同躲在一旁兀自瀟灑的行者,日日望盡繁華起落的香港,卻始終不發一語的守著自己的一方寧靜。
洗好衣服晾好,站在窗前望向四周,想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詞,想起十年前在叢林學院,傍晚盥洗過後,在晒衣場晾過衣物,坐在晒衣場聽風吹過竹林的歌聲,浪漫感性的我,當時心中多麼感動而陶醉。
安靜的世界多麼美妙,因為閉上了愛說話的嘴巴、放下愛分別思考的念頭,所以才聽得見至美的大地語言,即便此時,我人在車聲不斷沸騰的香港,我卻仍聽見了「美」,只因為「心安靜了」。2002/11/27於香港弘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