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9 23:39:08謝敏

【太王四神記之四】高句麗(中)

 
<<太王談德>>

談德,高句麗第十九世君王,中國史書稱其為「高安」。生於西元374年,西元391年18歲時即位,西元412年39歲卒。談德即位起,便進入高句麗王朝鼎盛時期。他是高句麗史上非常偉大的君王,謚號全稱為《國崗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簡稱《好太王》,所以正確名稱應該是《好太王四神記》,不過這樣叫起來實在是太不威風凜凜,省掉「好」字,為《太王四神記》。

談德武功顯赫,一生都在征戰,開疆闢土,在長壽王為其父談德所立之《好太王碑》碑文中,也描述談德「恩澤洽於皇天,威武振被四海!」《太王四神記》ending時那一大段旁白,全部出自這塊碑文的文字。

《廣開土境》是至高無尚的尊稱,談德在位21年,替《高句麗》打下萬里江山,至今仍受人緬懷,他39歲就歸西,很有可能是過勞死。

《好太王碑》建立于東晉安帝義熙十年(西元414年),被發現於西元1877年,當時縣衙一位秘書於蔓草中發現了這個石柱,碑石高6米多,四面環刻文字共1775個,字體介於隸書與楷書之間的漢字,是《高句麗》保存至今最長也是最重要的一篇史料。他證明史書上《高句麗》的存在,以及他的文治武功還有文字。除了記載談德一生的戎馬生涯,還鐫刻了《好太王》存時教言與守墓制度等,對於研究《高句麗》的社會生活及王族喪葬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好太王碑》被後世稱為《東方第一碑》,現址在中國吉林省吉安市集安鎮。

如此說來,《火天會》總部《阿佛蘭寺》還有天帝之子桓雄的《神壇樹》也在吉林省吧!

談德即位後,先後打敗契丹、百濟、扶餘、靺鞨,並出兵幫助新羅驅逐了盤據半島南部的倭人,也就是日本人,聲威大震。然而,談德最大業績,是使《高句麗》終於佔據遼東,稱雄東北。因為這段史實,讓南韓到現在的歷史課本,都要恢復《高句麗》佔領遼東半島的昔日光輝為職志。其實也怪不了南韓,都什麼年代了,中國還以恢復大漢天威為職志勒。

談德時期,高句麗在朝鮮半島的面積已達到半島面積的四分之三,北部包括今中國東北大部份,東最遠延伸到俄羅斯濱海地區。劇中裴談德與契丹的談判中,他也談到要穿越契丹部落,去北方買賣鹽一說。

所以中國說韓劇《太王四神記》竄改歷史的說法是不對的,電視劇演的非常忠於好太王,只是還沒演到稱雄東北,裴談德就要先去解決跟火天會的千年恩怨,在一沱光圈中,也不知道是死是活。不過應該是活著的,不然就真的是竄改歷史了。

談德在位時期約是中國《東晉孝武帝》到《晉安帝》的年代,同時也是東晉和十六國並存的年代。當時與高句麗交手瀕繁的國家一是後燕、一是北魏,我們在裴談德的地圖上也經常看到這兩個國家的名字。不過當時控制遼東的慕容氏後燕的確比《高句麗》強大,談德的精力無力對付後燕,對其採取朝貢的形式,直到西元404年,談德與慕容氏進行殊死爭鬥,終於將遼東佔為己有。這一年,談德31歲,距離裴談德解除上天之力後三年。

所以當裴談德帶著玄武、青龍、白虎進入後燕,幫人家解決家務事這段劇情,八成就是胡謅的,《高句麗》當時沒那麼強大,電視劇這麼演,依照鮮卑族強悍的個性,肯定會找老韓算帳的,只是,鮮卑族,應該已經也是整個融入中國社會,分不清哪一族哪一部了。

這樣把史實不斷與電視劇劇情穿叉描述,會不會讓大家很錯亂。

慕容氏知道吧?鮮卑族,五胡亂華之首啊,鮮卑、匈奴、羯、氐、羌。鮮卑、慕容、後燕,想到什麼?對,《天龍八部》,北喬峰、南慕容。那一心一意要光復後燕,最後發瘋的慕容復,他的祖先就是跟《高句麗》數度對決的鮮卑慕容氏,一旁則是契丹族,喬峰的祖先呢,所以大家八百年前都是一家嘛,吵什麼!

<<高句麗的首都>>

《高句麗》的都城共有五處,其中三處在現今中國境內,二處在北韓境內,分別是:

1.紇升骨城:開國君王朱蒙建於西元前34年,漢元帝建昭二年,現今遼寧省桓仁縣境內的五女山城,歷時計37年,現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國內城:朱蒙之子琉璃明王於西元前3年,漢平帝元始三年,避外侮棄《紇升骨城》,遷都《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縣古城,歷時425年,現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國內城》鼎鼎大名,為談德與綺荷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長大的地方,壤王自盡、綺荷被冤枉、談德即位、青龍甦醒、秀芝妮的賭場酒坊、高句麗王宮、天地神堂、火天會、巴巽鐵匠舖、淵家黎府…,一切都非常《太王四神記》。

搞了半天,《國內城》在東三省啊!人嵾、貂皮、烏拉草,涼皮、亂燉、地三鮮(東北名菜:土豆、茄子、青椒)一家親。

3.丸都城:西元209年,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平安王在此建國內城的衛星城市,現址為吉林省集安縣北五裡山城子。戰事發生,丸都城暫取代國內城為臨時都城,現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4.平壤城:西元427年,北魏始光四年,長壽王,也就是談德的兒子,為躲避北魏的威脅遷都至此。記得吧,劇中淵虎凱還當過北魏大將軍,幫人家練過兵,後來淵虎凱掛點,想來餘毒尤在,打的談德的兒子幾十年後遷都現址為北韓平壤市東北六七公里處的大聖山城和安鶴宮城,歷時156年。

長壽王遷都《平壤城》對高句麗歷史來講是很重要的一遷,他的父親談德好不容易打下遼東半島,長壽王卻還是把都城南遷,非常明顯是放棄征戰中國,而加強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力,但高句麗直到覆亡,都未曾統一朝鮮半島。

5.長安城:西元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平原王遷都於此,即今北韓平壤市區,直至高句麗滅亡,歷時83年。

參考文獻:

朝鮮半島,維基百科。
高句麗,維基百科。
雅虎知識,台灣。
舊河順阿川第二個家:韓國的祖先並非高句麗http://tw.myblog.yahoo.com/jw!8_k4CzuTEhRg1mBj9z2r7NI2/article?mid=494&pk=%E9%AB%98%E5%8F%A5%E9%BA%97

待續…..

堂皇 2008-10-07 00:54:16

很好。簡直在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