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5 13:04:02小鳳

牛雜澳門

牛雜澳門

   /林玉鳳

   

            暑假時接待一班內地大學生,見面的時候,是他們抵埗的第二天。問學生第一天去了哪裏?是大三巴嗎?結果全部人都搖搖頭。我再問:“難道真的是去了官也街?”多數人都點頭了。我當然要追問:“真的是去了吃牛雜嗎?”超過一半人都點頭了,一位同學補了一句:“還喝了奶茶!”我再問:“你們知道其實澳門是沒有牛的嗎?”大家都露出了吃驚的表情,有幾位女同學眼睛碌得大大的,面面相覷。

            那是一個關於地方文化與人口和產業關係的講座。我繼續說,其實畜牧業從來不是澳門的產業,僅有的一點點,可能從前的菜農在家中養一下豬和雞,台山那邊我小時候有看見過乳牛,有生產過自己的牛奶,但就不是生產牛肉牛雜的地方。而且,澳門自然資源不足,肉類,包括澳門的牛肉、牛雜,很多都是來自內地。大家又再露出驚喜的表情。我說不生產也沒有關係,澳門的牛雜是不是用了什麼特別的中西合璧烹調方法所以特別好吃?大家都聳聳肩。之後問同學是不是都聽了那個傳說,謂疫情三年,官也街那一家牛雜店的老闆娘,每天晚上關門時順道把整條街打掃一遍,疫情過去,生意大旺,大概是上天報答她的吧。同學搖頭說沒聽過。“那為什麼你們都要來澳門吃牛雜?”對啊,就是因為小紅書啊!

             小紅書的威力當然厲害,造就的就是那種一哄而上的打卡。有些店紅了旺了,澳門遊人多了,但做生意的卻一直抱怨這是旺丁不旺財,因為一哄而上也會一哄而散。跟學生說,旅遊業對一個旅遊目的地的影響比大家想像的大,十多年前澳門人會抱怨自己愛去的小店都不見了,變成賣藥和化妝品等做旅客生意的店。如果小紅書繼續推廣,澳門會不會有一天變成滿街牛雜店?這個新媒體影響旅遊業的浪潮過去,不知道澳門會變成什麼樣子了。 

 

原載2023105澳門日報「亂世備忘」專欄

: https://cdn.tdm.com.mo/uploads/attachment/2023-01/f057f779a96275dd153b00966fba0573.jpg_w800

上一篇:赤子的狀態

下一篇:照顧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