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性與安全感
確定性與安全感
文/林玉鳳
周一晚上,政府宣佈開展一輪全民核檢,同時,一號風球掛起,氣象局宣佈可能在清晨改掛三號風球。晚上十時上完課,本想在校園內的核檢站做檢測,然而同樣想法的人太多,人龍看不到盡頭,便去了氹仔,街上出奇的人多車多。嗯,大概都是為了提前做核檢,因為大人要上班,因為明天不停學但小朋友不知道要不要上學,因為,清晨可能改掛三號風球。
很多人都學過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類需求金字塔,金字塔內由下至上,從生理需求開始,之後是安全需求、社會需求或愛與歸屬感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這些不同層次的需求,也是行為背後的動機,影響決策。好多年前聽一位資深廣告人的講座,他分享香港廣告業黃金時期的經典廣告,背後的故事其實是對這金字塔瞭如指掌,活學活用,令廣告都能激發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直接有明顯的促銷效果。
人類需求金字塔還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新冠肺炎最初因為死亡率高,大家害怕,為了滿足最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要生存,很多防疫措施公眾都會接受。可是,新冠病毒變種後,死亡率下降,不少地方都在抗疫疲勞的同時,不滿各種防疫措施,因為在生存沒有受到威脅時,人要滿足其他層次的需求。
繞了一大圈,是想說,上一波疫情,全民核檢可以比當局設定的兩天提早幾小時完成,是因為全澳靜默,只做核酸檢測。這次,當政府考慮不周,要大家上班上學又同時在一天內完成核檢,其實沒有任何先前成功的經驗。同一時間,還有颱風來襲,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不確定是安全感受到侵擾,所以大家會有不滿。希望政府的決策,可以考慮居民的正常需求。
文: 原載2022年11月3日澳門日報「亂世備忘」專欄
圖: https://images.stockfeel.com.tw/stockfeelimage/2020/03/DMS595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