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針對性協助經濟和社會復元
有針對性協助經濟和社會復元
文/林玉鳳
澳門人守了個多月的良好記錄,近日破局了。從外地的輸入性個案,短短一周就超越第一波疫情爆發時的總數,顥示全球擴散的程度比我們想像的廣與深,以為沒有風險的地方都危險重重。這樣一看,原以為3月底就可以因為內地疫情緩和而漸漸復元的社會和復甦的經濟,看來還是過於樂觀。「天鴿」等嚴重風災,雖然對城市摧毀嚴重,但颱風吹襲過後,社會即可馬上著手重整恢復,相對之下,是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由於充滿不確定性,加上防控的最主要手段是鼓勵區隔、「不聚集」以及各種減少人群大規模流動的措施,對博彩旅遊業這種依賴人流的產業是重要打擊,對本澳經濟更可能構成長期的「內傷」。政府早前公布的各種刺激經濟及稅務減免措施,對穩定民心、舒緩中小企壓力和恢復經濟有一定作用,可是,隨著疫情全球擴散,需要由旅客帶動消費的行業相信難以在短期內復甦;中小企境況不容樂觀,而受停課影響的,其實包括各種私立輔助教育機構業者,包括從前以時薪計算的各種興趣班導師的人群,而且,由於各類表演和活動估計需要耗時數月才得以恢復,與次相關的藝術文創工作生計也大受影響,因應市面停頓而手停口停的,還有其他自僱人士與自由工作者。所以,儘管政府早前推出各種消費券、稅費減免政策,但因為政策專注公平原則,對特定人群的額外需要無法照顧,所以不少人群並未能在這些措施下得到實質援助,本澳企業倒閉及失業狀況很大機會惡化。因此,希望政府在下一階段,有必要推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協助各行各業的朋友保持就業,維持生計。
文: 原載2020年3月26日力報副刊「議事論政」專欄
圖: 力報
上一篇: 兩次疫情
下一篇:經濟重要,疫情卻仍是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