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2 07:08:32小鳳
通車之後
通車之後
文/林玉鳳
整個2019年,澳門人的其中一個集體焦點,應該是猜測輕軌氹仔線可否在回歸20周年前開通。結果,通車了,第四屆政府才剛挽回了那一點點面子,輕軌就在20日內,三度出現突發狀況,分別是開通首日暫停列車要乘客轉乘,12月22日列車未在指定位置停車,車門未有開啟。12月29日下午列車更懷疑故障,在兩站之間突然停駛,20多名乘客被困,職員需要人手打開車門。之前大家以為輕軌可否通車是最大的問題,殊不知,通車了才發現,後面還有更大的問題。
首先,有意見質疑輕軌公司事前是否缺乏充分的測試準備,以致出現諸多問題。其次,輕軌通車首周載客量為68,800人次,平均每天兩萬多人次,但要知道,本年第三季全澳門巴士日均載客量為62萬至65萬人次,輕軌能夠分擔多少公共交通的需求,效益如何,也是社會上下要求回答的問題。加上,要使輕軌發揮真正作用,政府除了需要興建緊接的石排灣線、媽閣線、東線、澳門線外,對於輕軌在未來公共交通上發揮效益的預估,以及相應的規劃,也是不容忽視的。而且,對輕軌的乘載力,例如目前載客量尚有多少增長空間,到達了多少人次會開始飽和,這些數據,仍然未提上議事日程。
所以,輕軌氹仔線通車了,對政府而言,並不是「一天光哂」,通車以後的問題將會一一接踵而至。2020年,希望政府早作籌謀,多作事後檢討與事前評估,輕軌才有可能成為真正解決澳門交通問題的工具。
文: 原載2010年01月02日力報副刊「議事論政」專欄
圖: 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