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5 09:33:40小鳳

文學裡的人

            文學裡的人
                 文/林玉鳳

    

               出席一個研討會,聽到在中學當老師的一位講者說,不少澳門學生從來沒聽說過澳門文學,有時還會反問“澳門有作家的嗎?”,聽到這個故事我有點驚訝。講者解釋,她覺得是因為澳門文學研究的文本分析不足,作品出來以後,在社會引不起討論。聽到這裡,我想起了曾幾何時,文學跟澳門社會的關係很大。

              我唸初中時,學校的黃曉峰和鄭卓立老師都是澳門的活躍詩人,因着他們的關係,我們幾個愛寫詩的同學,有機會參加當年剛剛萌芽的詩歌活動。最初的一次,是去澳門日報社參加的。當年的澳門日報社還在伯多祿局長街,我和文輝、頌陽在晚上七、八點左右到了報社大堂,幾個人戰戰兢兢坐電梯到了燈火不特別明亮的會議室。會議室中央是一張淺棕色的大長桌,當我們抵達時,大家都已坐下了,有好些人嘗試跟我說話,我不記得自己有沒有回話,只知道不一會兒,一位像主持人的長者宣佈會議開始,一位穿了短袖襯衫的男詩人,一手拿着稿紙,一手不停擺動地開始朗誦自己的詩。

              朗誦過後,大家開始提問,詩人會解釋自己的創作意圖、修辭手法以及是否重視節奏,有時答問之間夾有尖銳的批評,讓我們幾個少年人好長見識。後來知道,主持人叫胡曉風,詩人叫江思揚,那個活動叫“新詩月會”,在場的那一群人,是澳門上世紀八十年代最重要的詩人,當中包括當年東亞大學中文學會的骨幹成員。再過了很多年我才知道,澳門作家開始有自主意識,開始討論什麼叫澳門和澳門文學,都和那群人、澳門日報社的那個會議室,以及中文系的師生有很大關係。

              作為澳門人,因為要思考什麼是澳門文學,我也幾乎是在那時開始,會思考什麼是澳門,什麼是澳門人。文學與社會,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近。

: 原載20190905日澳門日報「亂世備忘」專欄

:https://mk0masterinsighayvuk.kinstacdn.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10049-928x522.jpg

 

#林玉鳳澳日專欄文章

上一篇:狼狽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