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2 08:46:29小鳳
「美食之都」其實要對症下藥
「美食之都」其實要對症下藥
文/林玉鳳
澳門取了個「美食之都」的品牌,這幾天看到有國際美食的獎項要在澳門揭曉,看來是個美食加頒獎禮一類盛事的發展方向。可是,對澳門來說,想起「美食之都」這個招牌,首先想到的,其實常常是那些瀕臨結業的老店,像早前大排長龍的砵仔糕店。
其實澳門的老店,面對的首先是傳承問題,例如營地街市的瓦煲咖啡、砵仔糕,因為手藝後繼無人,如何傳承本身已是一個問題。而且,這些老店,如果只是單純的以資助模式去扶持,後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根據澳門過往的所有資助政策,政府資金一到,首先發生的常常是鋪租水漲船高,令家傳手藝式的小店更難生存。有些老店,位置偏僻,需要的支持可能是宣傳及帶動人流,反過來,有些每日接待能力有限的店鋪,客流太多,人手不足的問題反而更嚴重。人手不足,可以歸因於澳門工資成本高,也可以是因為年輕人不容易入行,此時,注意人才培訓,協助餐飲行業提升員工薪酬待遇以至年輕人的發展前景,都是需要引入的措施。
所以,發展美食之都,除了盛事,應該需要有更精準的政策定位和複合的扶持政策,分辨清楚哪些老店、需要哪類的幫助,政府需要的是細緻了解並分類不同的情況,對症下藥地去扶助特色食店。
文: 原載2018年03月22日力報副刊「議事論政」專欄
圖: 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