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意義
過年的意義
文/林玉鳳
“你訂咗團年飯未呀?訂咗邊度呀?”
“你仲未訂團年飯呀?有冇搞錯呀?”
“你訂咗啦?通知晒所有人未呀?要唔要我通知啊?”
“你要唔要蘿蔔糕呀?我買咗隻雞畀你啦!醃咗啦!”
“蘿蔔糕同雞都放咗喺你雪櫃!我仲醃咗鹹豬肉畀你送粥,啲嘢唔好食咁耐,快啲食晒佢!”
“你咁大個仲收我利市,你真係唔知醜呀!”
這幾天,媽媽離開後的第一個農曆新年要到來了,日子越近,腦海湧出這些話越多,好像整天都還聽到媽媽的嘮叨,也常常會突然害怕自己忘了把團年飯聚會組織好。想着想着,我才明白華人的新年,不僅是一個慶祝活動,還是一場家人共同準備迎新的儀式,我們所準備的,是大家都在一起的感覺。
小時候,年二十以後已經開始放假,我們一班小朋友幾乎會從年廿四開始,每天跟着爸和媽做事,像年廿四一起拜灶君,年廿八一起洗邋遢,期間還有一起做蘿蔔糕、年糕、包角仔、炸角仔。僅過年食物的準備以外,還有自己煮漿糊、貼揮春、買新衣服。長大以後,因為工作忙碌,早就不再參與家裡的年末祭祀與活動,每年對農曆新年的感覺,漸漸縮小為一家人圍坐一起的團年飯,和大年初一的家人團拜。
這幾天,耳際不斷迴響媽媽的話,她的焦急和責備,我才忽然明白,原來還有一種過年氣氛叫催促。像媽媽每天來電催促團年飯的準備,催促過年物品的準備,催促我回應過年時我家備一隻雞或是兩隻雞,催促我去取蘿蔔糕。到一切都取了,新年來了,她就會開始催促我要吃。年初一要吃什麼,初二要吃什麼,初三又該要吃什麼,仿佛一切一切都有時間表,我不做,就來不及了,又不可以在期限以前,把所有備好的東西吃掉。催促,因為一切都有期限。
可是,萬物有期愛無期,回憶可以留到永遠。新年的催促,是一種愛的氛圍!各位,新年快樂!
文: 原載2018年02月15日澳門日報「亂世備忘」專欄
圖: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taiwan/9702/image/9702-1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