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1 15:20:26小鳳

回歸十八年

回歸十八年

/林玉鳳

 

    遇上澳門回歸紀念日交稿,很難避開回歸這個題目不寫。因為有辦雜誌的關係,坦白說,我幾乎每年回歸都會做同一件事,就是翻看當年雜誌試刊時做的一個專題,問當年的澳門大專生,想到澳門回歸,心中最關心的是什麼?

    當年的調查結果說的是:想起1999年,47%的被訪者最關心的問題是經濟問題,關心澳門治安和政治問題的受訪者各佔21%,文化排第四,只有4﹪的大專生表示關心。今年重讀這個結果,突然覺得對文化的關注也許是回歸以來最大的民心轉變。

    當年大概沒有多少人可以想像得到,十八年後的澳門,會有這麼強大的文化保育聲音,從回歸早期的藍屋仔到最近的荔枝碗,幾乎每個舊建築的拆建消息都會牽動人心。而且,一旦有任何事看來足以影響澳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遺產名錄的地位,都有機會上報章頭條。當年申請世遺的時候,政府需要配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推動澳門人關心澳門的文物,那時文化局開展了文物大使的培訓工作,培養了一批關心澳門文化遺產的中學生。那一群人,居然成立了自己的組織,培訓一批又一批的文物大使,還要每年都有數十人加入。這個宗旨只是向人推廣澳門文物的組織,居然比很多社團都有號召力。像澳門文化是什麼這樣的題目,回歸前後,很多人都覺得距離自己很遠,現在卻是從茶餐廳菜譜到澳門土生葡人小說到本土作家、本土劇場這些過往屬於非常小眾的東西,都有自己的穩定支持者。而且,這些內容,可以吸引澳門以至海外的學者研究,還出了不少碩士和博士論文。這一切,真是回歸前不敢想像的。

    澳門文化終於受到重視,某部份原因,當然與世界範圍內對文化產業的重視有關——先有文化才能用文化賺錢;可是,我更願意相信的是,很多澳門人對澳門文化的重視,完全沒有金錢的考量,純粹因為,在回歸路上尋找身份的過程裡,澳門的文化讓大家明白了什麼叫做澳門。


: 原載20171221日澳門日報「亂世備忘」專欄
圖: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