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ng
Timing
文/林玉鳳
如果大家看澳門出品的電影時會笑,笑的原因不是因為你認識那個演員,甚至你明明認識那個演員,他或她在戲內卻變成另一個完全陌生的人,而你又不覺得很彆扭,我想,這會是澳門作品成功的一個最重要元素──終於從熟人的支持圈跳出來了。
看澳門本土電影《沙漏愛情》(Timing),終於有了這種感覺。導演和女主角都是我從前的學生,飾演女主角爸爸的是舊同事,飾演另一位女主角媽媽的是朋友,電影結束,不再有那種需要支持本土電影的感覺,覺得自己就在看電影,不需以關係來加分。這種感覺,應該是澳門作品開始成熟的一個標誌。
可是,不再有那種需要支持本土電影的感覺,並不是說我不支持,又或者說這不是本土電影,相反,我覺得這部電影很值得觀衆入場,特別是澳門的觀衆。理由不再是為澳門這個城市的景觀提供故事的想像場景,而是電影故事本身,很能觸動好幾代澳門人。好幾位文友都已撰文評論過當中的愛情與親情的主線情節,以及低下階層年輕人的夢想與現實困局,都是很澳門的,容易讓人產生共鳴。我特別喜歡電影中,貫穿了幾個要離開澳門發展,證明自己和留在澳門安穩生活的角色的對白:“澳門其實沒有變,她變的只是外面,裏面其實沒有變。”然後,加上一碗街邊檔口的雞絲翅,熱騰騰的那份細緻而草根的舊日澳門認同,出落自然而餘韻猶在,那是大家都會懷念的澳門情味,證明劇本和導演的功力俱在。
好的劇本,也讓好的演員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這次主演的梁建婷、歐夢秋和何永華,都是活躍澳門劇場的演員,也是本地公認的好演員,幾場母女和父女戲,把親情的深度交代得溫馨感人,看了,也許你也希望澳門的舞台更大,大得容得下專業演員的發展。
圖: http://1.bp.blogspot.com/-qcDDj7VGkwc/VaFAlLRr74I/AAAAAAADkME/OTViE4CIEzY/s1600/11406338_844078315680927_6343309965600034663_o.jpg
文:原載2015年7月16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