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30 14:49:00小鳳

跑不掉的真相

跑不掉的真相

/林玉鳳


    美國大選很好看,因為美國的傳媒很努力,常常想出新意思,政治人物又多願意配合傳媒造勢,兩者加起來就常能創造歷史,像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首次美國總統選舉電視辯論——甘迺迪對尼克遜。懂得電視語言的甘迺迪,把原本在收音機廣播中表現得比自己好的尼克遜打敗,從此政治進入電視時代。

    2008年奧巴馬參加總統大選,應該很多人也記得,他把社交媒體變成自己的主戰場,成功籌款動員,更把大量傳統電視和報章接觸不到的年輕人和少數族裔拉進投票站。奧巴馬的成功,讓傳統傳媒有點措手不及,因為他把自己的臉書等帳號成為首要訊息發佈站,傳統媒體常常要像公眾粉絲一樣,在他的臉書上了解各種動向和回應,讓傳統傳媒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這種選舉中的作用。

    這次選舉,美國傳媒早已熟用各種網上渠道,幾乎所有大小媒體都在傳統渠道以外,加開社交網站的直播平台。這時,要突圍而出,就要有新意了。這次最特別的是,《紐約時報》等好幾個媒體,都在希拉莉和特朗普的首場電視辯論後,推出類似真相查核的“Fact Checking”文字和視頻專題。這種專題,雖然很可能是針對特朗普那種隨口噏的風格而創作,不過節目很好看。

      我看到的一輯,不但把候選人曾經在公開場合或接受傳媒訪問時說過的話一一記錄,還將他們在社交網站曾發表過的言論都爬梳好,然後將兩人在電視辯論說的都查核,標出他們說錯、隨口噏或改變了立場的內容。像特朗普說從父親那裏得到很少的金錢開展他的個人生意,視頻引出白紙黑字說明他父親給他的是一千四百萬美元;希拉莉則被揭出她改變了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的立場。

      以往都說政治人物一旦參選,就會一切言行皆暴露在公眾目光之下,現在有了大數據,公眾目光幾乎可以即時“回帶”重看總統候選人過去在任何地方發表的任何言論。真相,真的再也跑不掉了。

 

圖片: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9/2841_734477_179190.jpg

文:原載2016929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