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月色
菜園月色
文/林玉鳳
在一家中學參觀,校內的藝術角落,應節的掛起了一串串彩紙寫就的燈謎。讀着讀着,看到謎語之間有個彩色的小東西,湊近一看,是從前中秋節才會上市的俗稱豬籠餅的小膠燈籠。兒時的回憶,一下子就回來了。
小時候的中秋節,我們幾乎是和七夕、盂蘭兩個節一起過的。因為從七夕開始,仰望天空,是我們每天晚飯以後最重要的活動。
七夕的傳說,我們是在學校聽到的。家裡過節的時候,媽媽說那是“七姐誕”,我們的任務是把七彩衣紙摺好燒給七姐,於是,記憶中的第一個七夕,就是我們一幫姊妹整天在家中摺七彩衣紙的畫面。那時,姐姐會在媽媽不察的時候,和我們合力用已摺成長卷狀的衣紙,把想像中牛郎與織女相遇的鵲橋模擬出來。夜裡吃過飯後,我們會興奮地跑到露台,尋找銀河的方向,然後仰望繁星點點的天空,想像千年的童話會不會忽然出現眼前。
想像星空世界的習慣剛形成,盂蘭節就要來了。我們家祖籍潮州,沒有在七月十四過鬼節的習慣,以七月十五為正日,叫盂蘭,也叫鬼節。節日的重點是晚上的街祭,但我們的街祭,其實是在整個菜園進行。當天晚上拜神後,我們會在所有菜田的四角插上香,所有田疇之間,也會插上香,在家露台一看,彷彿最壯觀的星空都給移到菜園上了。此時,爸媽會在菜園中間焚化金銀衣紙等祭品,我們知道那是個要祭鬼魂的節日。之後,當我們看到天上那輪圓月,便知道吳剛、玉兔和嫦娥快要登場了。
在中秋節來臨之前,我們常常躺在露台上觀望星月,想像傳說。豬籠餅是給家裡最小的小孩的中秋禮物,我小時候好像只擁有過一次。之後則是看着弟弟妹妹手挽自己的小膠籠。然後,有一天,豬籠餅燈籠完全不見了,我們也長大了。
圖片:http://7.share.photo.xuite.net/vlookupflake/17f5b1d/13806465/722194076_m.jpg
文:原載2016年9月15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