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6 22:53:06小鳳

「逼爆」警號其實早已出現

 


 

文/林玉鳳

 

  去年曾經聽到一位市民在電台節目中的這樣質疑澳門的旅遊業:「發展旅遊業為的是什麼?是為了經濟改善澳門人安居樂業。如果發展到今天旅客多得我們覺得無法安居,那究竟是什麼發展?這是為發展而發展,根本就忘記了當日發展的初衷。」

 

  這種鏗鏘有力的發言,應該代表了不少澳門人的心聲吧!其實,澳門人對旅遊業開始有負面印象,不是從剛過去的農曆新年開始的。2010年初,香港無線電視台飲食節目「蘇Good」連續介紹澳門地道美食,介紹的也真的多是澳門人日常光顧的街坊小店,結果被節目主持人“阿蘇”點中的本地小店一夜成名,遊客紛至,不一會,Facebook上就出現了反「阿蘇」的群組,要求「阿蘇」不要再來澳門介紹食店,理由是「搞到好多遊客去,最後間野明明好食都因為手忙腳亂而變得好難食」。更令人印象難忘的,是當時真的有本地小店在報章刊登啟事,說不堪食客過多,人手不足,影響出品素質,需要暫時關門。

 

  不過,澳門人對旅遊業開始有負面印象,還是從自由行開始的。早在2005年,社會對博彩業開放仍然是雀躍多於一切的時候,因為賭場發始大量的以賭場專車──今天說的「發財車」從各個入境口岸接載旅客,其中一家賭場還在本地報章刊登頭版廣告,說賭場的專車“每日往返400次,次次方便自由行”。因為刊登廣告的賭場與澳門大學在同一個山頭,突如其來的“每日往返400次”令通往大學的馬路常常大塞車,行人道又沒有及時的配套,人車爭路險象環生,巴士又幾乎在同一時間,取消停靠大學站,不再往山上跑,學生要在山腳賭場酒店的巴士站下車候車,令大學生抗議,說:“怪不得要取消大學巴士站,原來不是安全問題,而是為了讓路給賭場的巴士!”

 

  所以,如果政府有足夠的敏感度,旅客是否過多這種警號,最早可以在2005年出現,那次是因為局部的交通問題。2010年的「阿蘇」事件,旅客已經開始影響澳門人的日常生活,但僅限於被節目介紹的小店。去年的「西灣湖夜市」事件,是另一次爆發,因為政府一開始說的夜市計劃是為了發展旅遊業,澳門人群起反對,害怕這個少有的澳門寧靜環境也要被開發,成為擠迫的景點。今年農曆新年的「逼爆」,其實是累積了多年的一次總爆發。因為,到了今年,澳門各處的人山人海,背後說的已經是一個從局部到總局的問題。根據我們的統計數字,從博彩業開放的2002年到2011年的近十年間,在居民和遊客的大量增長下,每天在澳門的人(包括居民和遊客)的人均土地面積,原來比十年前減少了四分之一(25%)

 

  少了四分之一的生存空間,怎會不覺得「逼爆」?如果這個警號還不足以讓政府重新思考澳門的整體承載力問題,思考澳門的旅遊業發展方向問題,確保發展不讓這裡的人在「逼爆」的氣氛中喘不過氣,不讓人多賺了錢仍然自覺不能安居樂業,要再發展下去的道路,只會更加艱難。





原載2013年4月號新生代雜誌